金海棠+番外(176)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琴声传到了西边墙外的阁楼上,站阁楼之上,可将她的西窗一眼看尽。

阁楼的出檐下挂着风铃,在冬风的吹拂中叮当作响,阁楼内烧着炭火,她站在阁楼外的廊道上,负手俯视,耳边是沥沥风雨声,心中则是底下传来的琴声。

“吉蠲为?,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唯获特例入内院的赵长山细心的将炭火添好,随后撑伞走出阁楼,“大人,楼外的雨大。”

赵长山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抚琴的人,也听到了雨中的琴声,不由的惊讶道:“天保?从未听过有人这样弹奏它,手法好生独特。”

“赵指挥使也懂音律?”卫曦问道。

“亡妻喜爱,便也耳濡目染些。”赵长山回道,眼里有些哀愁。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卫曦听后稍稍皱眉,随后伸出手,“借伞一用。”

赵长山不解,只见卫曦一手撑伞,一手背于后,从楼阁上一跃而下。

“大人…”赵长山惊吓的抬起手。

片刻功夫,却见卫曦已跃至院中围墙上,随后飞身进了旁侧的小院。

那个方向,正是抚琴人的西窗,至此,他的担心显得多余了,便转身入了阁。

一阵微风卷入窗内,带来了几滴细雨,受横杆所阻的窗户也随之略微扇动了几下。

阁楼上撑伞飞下的人轻巧的落在了长廊的朱漆栏杆上,一手背负,一手撑伞。

就像从天而降,风轻拂着她的衣角,琴声环绕在侧,宛若天人。

听琴的婢女看得呆了,回过神来本想对这不速之客说些什么,可见抚琴人毫无动作,便也知趣的从房间退开了。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她将抚琴的手收回,余音绕梁,听琴人仍立栏杆之上不动,她遂起身,缓缓道:“风雨如晦,还不进来?”

卫曦笑了笑,从栏杆上跳下,随后收起红伞进入屋内,“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深夜擅闯民宅,就不怕我父亲知道了驱赶你么?”萧念慈走上前将她打湿的外衣脱下,挂于衣架上用炭火烘烤着。

卫曦就像在自己家一般随意的坐下,笑眯眯道:“我来见我的妻子,有什么好怕的?”

萧念慈又端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到她跟前,卫曦端过茶,“再说了,不是三娘的琴声唤我来的吗?”

“这次,我可没有曲误,又怎会是我唤六郎来的?”萧念慈道。

“哦?”卫曦放下手中的热茶,起身道:“那我这就回去。”

“你敢。”萧念慈气道。

卫曦站定,随后转过身笑呵呵道:“你看我说什么,分明就是三娘你想我了,还不承认。”

萧念慈一把揪住她的耳朵,“如今仗着自己年轻,连本事都变大了?”

卫曦吃着痛,便往后躲闪,“疼疼疼…”

身后几步就是椅子,她一把坐在了椅子上,顺势伸手将萧念慈揽入怀中坐下。

萧念慈颤了颤手,心跳不由的加快了许多,“你不是挺能忍的吗?”语气里夹杂着些许的埋怨。

卫曦贴在她的肩后,双手紧紧抱着,“要是真能忍耐,就不会把都督府的选址定在这儿了。”

“这样的触碰,在我梦里出现了无数次,可再多,也不如亲身感受。”卫曦紧紧搂着她,手贴在她的小腹上,闻着她身上的淡香,“能亲身拥抱你的感觉,真好。”

---------------------------------

两日后

上思城破的消息传至金海,此时曹立率领的大军也顺利抵达南宁道。

“上思城苦守一天一夜,迟迟没有援兵,最终被叛军破城攻入,上思府知府殉国。”赵长山念着岭右来的消息,“这一次的叛军不简单,他们以田南道为大本营,向东边进军,攻伐上思,切断朝廷与南方的联系,有组织,有预谋,不知道领头的,究竟是什么人。”

卫曦看着桌上的羊皮地图,“就算领头人再强,也改变不了力量薄弱的本质,这是他们最大的缺陷。”

“可是朝廷只给了曹立三万人马。”赵长山担忧道,“还不如边境诸道的兵马多。”

“三万精锐,足已。”卫曦道,“我有一计,可在三日内解岭右之乱。”

赵长山楞住,“三日内?”

卫曦点头,“或许还不需要三日。”

“大人要亲自出手吗?”赵长山道。

卫曦罢了罢手,“这份功劳,我就不去跟他们出征的人争了,你派几个可靠的人,替我送一封信到安国公世子手中。”

“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