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19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吾,不为任何人卖命。”卫曦握紧缰绳,“这天下,终要凝一,但不会是宁国,也不会是盛国。”

“盛国以一小国与宁并立中原,靠的是君臣上下一心,与百姓的支持,你应该听闻过吧。”萧瑾问道。

“盛国有位太师,内仁外义,行蒲鞭之政,盛国由此而兴。”卫曦道,“吾倒是十分想见一见这位太师。”

“你若归降盛国,今后有的是机会见。”萧瑾道。

卫曦低头笑了笑,“吾,治世多年,眼里还从未有过归降二字。”

萧瑾见无法劝降,便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既如此,就休怪我无情。”

萧瑾驾马上前,二人遂缠斗在一起,一枪压下,卫曦遂提枪横挡,随后驾马分离。

挡下这一枪后,卫曦整个握枪的手都在颤抖,她驾着马回头,看着自己自己发抖的手,眼神变得十分凝重,因为萧瑾,身上还有旧伤。

“你竟能挡下我的奋力一击。”萧瑾调回头看着卫曦道,“宁国的将领,多为无能之将,能挡下我全力的,可不多。”

宁廷忙于内斗与争权,松懈了边防,军纪涣散,许多良将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内耗带来的损伤,更加严重。

萧瑾虽夸赞于她,但卫曦仍皱紧了眉头,这是她们第一次交手,正真体会到战场杀神的压迫感,那杆枪与那双手,杀过太多像她一样的人了。

卫曦紧握着枪,眼神也变得凶狠了起来,萧瑾座下的马忽然一惊,往后连退了好几步。

萧瑾制住坐骑,似乎发现了前方的不对劲,“看来,军师提醒的对。”

两匹马再次冲锋,兵器碰撞在一起,是力气的较量,也是身手。

几个回合下来,二人打的不相上下,连盛军的众将与士卒都看呆了。

“这个金海都督什么来头,竟能与大将军不相上下。”盛军的诸将议论道。

“这金海都督究竟是什么人。”

“单论力量,她明显不如大将军,可她的身法,竟比大将军要快上许多。”

与此同时,沧州这边的国东士卒士气高涨,纷纷跑到城楼上围观。

“看,那可是大魔王萧瑾啊,咱们大帅竟然能不落下风。”

萧瑾早已在军中扬名,而今宁国的主帅却能与之敌对,这无疑让两军的气势颠倒。

萧瑾不再是宁国军中那个可怕的存在了,这也是卫曦出城应战的目的。

“你低估了对手,盲目自信。”卫曦与萧瑾激战在一起,刀兵碰撞出花火。

“我确实是低估了你。”萧瑾道,“但你的身手与身形,都酷似我曾经见过的一个人。”

“这些都不重要了。”卫曦道。

“你有这样好的本事,为何要投靠宁廷呢?”萧瑾问道。

“将军有如此好的身手与如此高的威望,又为何不自立为王而甘愿为臣呢?”卫曦反问。

沧州城的打斗,以飞鸽传书,向南北两地后方传送。

--------------------------------

——盛京——

大殿内,朝廷重臣围着一座沙盘正在商讨南伐之策,前线军报每日都会由快马传递入京。

每三个时辰便有一份军报呈上,按照军报,兵部的官员调整旗帜与木人的摆放,他们皆将目光放于临海的沧州。

沧州城内插着卫字旗,而西北方向则是盛国大军所在。

“沧州临海,若要攻取国东,拿下沧州是最好的,只可惜那萧齐急功近利,夺城后不思防守。”兵部官员惋惜道,“如今卫军一到,再想攻取沧州就难了。”

“国东粮草充足,又是临海的通商口岸,装备精良,硬碰硬恐要吃亏啊。”有官员分析道。

“但如果我们不攻取国东,宁廷以此为后盾,运送粮草、武器,再与国东兵马夹击,我南伐军队岂不危矣,只要我们攻取了国东,切断了宁廷与海外了联系,拿下他们的粮仓,那么天下就尽在囊中了。”

“太师。”

“太师。”

众臣让道,纷纷弓腰拱手,“太师。”

李娴走到沙盘前,看着场上的局势变动,“萧齐南下,渡黄河而败,宁军乘胜追击,复夺沧州。”官员指着沙盘上的变化奏道。

“报!”

“前线战报。”一名身背旗帜的传信士卒骑马入城。

“今日辰时,大将军骑马至沧州城下,与宁廷主帅卫曦交战。”

战报是早上从沧州快马送入京的,而结果还在路上。

“竟敢与大将军单挑?”众臣惊讶道。

“这个金海都督,估计是从小地方来的无知小儿。”有官员笑道,“两军对垒,当着众将士的面,主帅单挑,败者一方士气必然受损。”

“宁廷的主帅如此无知,看来离攻取沧州城不远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