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197)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盛国建立之初,的确有私心,但那个人死后,大权就落在了卫赢与萧瑾手中。”李娴又道,“我似乎看到了重新光复卫宋一朝的希望,便也想以孱弱之身,为天下女子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哥死之前,姝姐姐本也是开朗的,心中有仁爱,也有明月,也会为女子打抱不平。”卫曦道。

李娴闭上眼,“我想了许多,也思考了很久,如果没有当年的事,官家一定会将大位传给你二哥,这样便不会有新政,也不会有女科,天下的女子依旧只能躲藏于后宅,那些通过女科林立朝堂的名臣,也就不会在史书上留名,又何来今日的当权、宰相、将军。”

“我们都希望天下可以变得更好,而不是逆流,所以才会聚集在一起反抗宁廷。”李娴又道,“只不过,没有想到的是…”

“你们都没想到我是宁国当权之女。”卫曦道。

“红牡丹与我说过,她坚信你一定也在这个世间。”李娴道,“所以这么多年,她一直在找你。”

卫曦闭上眼,“找到我,又能做什么呢,已经过去数百年了,我是卫曦,再不是卫桓。”

“或许,上天给了你现在这个身份,便是希望你能结束这场纷争,让这个国家重新回到正轨。”李娴道。

“这大概,也是我的幸运之处吧。”卫曦道,“能重新再见到故人,不留遗憾。”

“即使是使命,也是我应该肩负的,是我的出生,才使母亲决定迈向权力的顶端。”

“所以,当我知道之后,内心是复杂的,我相信红牡丹与念慈也是如此,只不过念慈与你心意相通,她的选择毋庸置疑。”李娴道,“红牡丹推动了战乱是想尽早结束战乱,我与她一样,希望国家可以得到正确的领导,便也希望,你能赢。”

“我必须要赢。”卫曦坚定道,“你们盛国的王,太年轻了,萧瑾有为将之勇,却无治世之能。”

李娴闭上眼,“萧瑾是个性子鲁莽的人,也十分的倔强。”

卫曦叹了一口气,“慈儿与萧瑾关系甚密,我不会下死手,但她能否过自己那一关,我便不得而知了。”

李娴喝完她的茶,随后起身,“我从盛京而来,便是想向你道一声谢,如今如愿以偿见了你,便也再无憾事了。”

“该说谢的,应该是我才是。”卫曦起身回道,“若没有姝姐姐的庇护,也不会有后来的圣祖皇帝。”

“你最要感谢的人其实是自己,”李娴道,“旁人能给你的微乎及微,能成为圣祖,创万世基业,这都是你努力而来的成果。”

卫曦送李娴出帐,“姝姐姐是盛国的太师,我没有办法挽留您,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天下大定,自会再相见。”李娴回道。

卫曦亲自将李娴送出城,并派人护送,临到城门口,李娴朝她福身道:“战场凶险,望君珍重。”

二人一路闲聊到城门口,甚为亲密的样子,引得一众士兵猜测与议论。

----------------------------------

是夜

一匹快马从定州以南的官道抵达定州城,守城的将士发现后第一时间拉起了警戒。

“边防重地,何人擅闯?”守城将呵斥道,一众士卒举着火铳。

“船王之女萧氏,有要事要求见大元帅。”萧念慈骑在马背上竭力大喊道。

恰逢都督府指挥使巡视城防,月光下,士卒放下一个灯笼,看清是否有敌人埋伏。

“大人,南门有个自称是船王之女的女人说有事要求见大元帅。”

指挥使听后连忙往南门赶,在看清城楼下马背上的人影时,他连忙挥手,“快快开城门。”

指挥使一路飞跑到楼下,亲自将萧念慈迎进了城。

在火把的照耀下,可以看到她与马都十分的疲倦,于是问道:“萧姑娘,您怎么来了。”

萧念慈座下的马累得就地躺了下来,她的脸和手都被寒风吹得冻僵了。

指挥使不敢怠慢,“大帅在营帐,我带您去。”

进入军帐时,篝火旁的士卒都在议论白天的事,都在猜测卫曦与李娴的关系,这些话恰好传进了她的耳中。

“你们说,咱们大元帅与白天那位女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大元帅亲自下马相迎,还亲自送她出城,这关系,不一般呐。”

“是啊,入城回城时,二人举止亲密,不像是刚认识的。”

“像离别已久的故人重逢。”

“对对对。”

“听说那个女子是盛国的太师呢,在盛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盛国的太师竟与咱们大元帅相识,关系还如此密切。”

指挥使听后,这才意识到萧念慈为何连夜入城,便朝那些议论的士卒吼道:“大半夜的嚷嚷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