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202)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够了!”小皇帝怒道,“皇考当初传位于朕时,临危受命于大将军,这些年她为盛国做的,诸位都有目共睹…”

“可萧瑾违抗的是圣旨!”大臣道,“我朝立国的根基如果毁于一旦,那么盛京就危矣。”

“司卿有何见解?”小皇帝转头问道群臣后列的年轻人。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新面孔,此前她并不在朝,故少有人认识,“这个女官又是何人?”

“回陛下。”司儒出列,“臣不懂军事,故也不知萧将军究竟作何想法,是否有赢敌之计,但臣知道,萧将军定不会做叛国之事,撤兵守国也终究是下策,但是萧将军毕竟带走了盛国全部的精锐,这样就造成了京都空虚,如今河北道已丢,若是速战速决还好,可若战争持续长久,就对我朝不利了,臣认为,是应召回。”

“可是现在萧瑾不肯撤兵!”有大臣怒道,“就因为她打了败仗,所以不肯撤离,非要与卫军死斗分个胜负,她身为主帅,手握重兵,岂能弃国家与君王于不顾。”

-------------------------------------

而卫军那边,卫曦深夜聚集了所有将领,并在事后单独召见了两位指挥使以上的将领,其中包括一名女将,于九月三日向晋地发起了总攻。

萧瑾率军迎,此次交战,卫军主帅于阵中指挥三军,两军厮杀时,卫军主帅负伤。

消息传至盛军,盛军以为喜,然自第一日交战卫曦负伤后便以养伤的名义于后方指挥,再未露面于阵前。

作者有话要说:

萧瑾的人设一开始就是勇、武,心眼子没那么多,执念深,内心背负着愧疚,为情所困。

而女主,前世几乎一生都在平权,为了女性累死累活,最后是活活累死的,就连萧都没有她那样的觉悟,萧只是为了延续爱人的心血。

这样的人,是将平权刻在了骨子里的,否则她作为帝王,享受着封建社会男尊的福利,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盯着这么大的浪潮去做这样的逆行之事,她从未忘记自己是女性的身份,也没有忘记女性在那个时代只能处于阴暗中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这样的觉悟,的确不止是女主才有,但只有女主去做了,实践了,成功了,换做是你们,你们会选择一个有经验的人,还是一个新人?)不排除有私心。

说女主这一世未必还能做到的,难道骨子里的东西也会丢掉,还是她是变成男的了?

文里从没提过盛国强大,得民心就是强大?而且文里说的都是两国间力量悬殊一个是大一统的王朝,一个是割据势力,宁国一直内斗,才没空搭理边境小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只是将战争写的一笔带过,但是实际的惨烈没有写出来。

第97章 暗度陈仓

卫军以车轮战进攻晋地且连续多日,主帅卫曦负伤后,却并没有真的在后方养伤。

而是独自一人乔庄打扮骑马北上就在进攻晋地的前一晚她暗中派遣将领率五万轻骑从河北道绕开盛军视线越阴山北上。

卫曦一夜奔袭数百里,终于追赶上队伍就在大军即将抵达时为盛京密探所发现。

一夜间,盛京城鸣钟示警驻起防线,还在熟睡的官员百姓皆被这钟声惊醒。

大殿内小皇帝焦急的在御座前来回打转,而殿堂中央,文官们纷纷指责领兵在外的萧瑾,甚至有的还破口大骂。

生死之际,原先盛廷的祥和不复存在“萧瑾抗旨不遵,非要在晋地与卫军僵持,这下可好敌人都绕到后方来了。”

司儒看着沙盘上的地形,“塞外地形复杂有山脉为阻且多地设防敌军是怎么绕过来的?”她看着众臣“难道我朝出现内鬼了?”

“什么?”

砰!

一声炮响打破了盛京城的宁静“报敌军围城。”

众臣大惊“是何人领的兵?”

“领头的戴一银色面具,不知是何人。”士卒回道。

“银色面具?”诸臣陷入恐慌。

“传闻那上天入地的金海棠便常戴一银色面具。”有人道。

在宁盛两国中,金海棠这个名字,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凭借一人之力,成为军方恐惧的存在。

攻城的大.炮在城墙上开了一个口子,因轻装行军,便只带了一门攻城炮。

然诺大的盛京城中守军不足两万,就算加上其他地方的守军,也不足五万,且非精兵。

一支羽箭射到了城楼的木房上,守城将士将箭上绑附的信取出送往禁中。

小皇帝着急的打开,发现是一封劝降书,她愤怒的将其撕碎,“敌军想劝朕开门投降,卿等有何看法?”

听到劝降,朝中有一大半官员便起了退缩的心思,“盛京防守薄弱,精锐之师又远在晋地,若赶回,最少也需要五日,那时,恐我们尸骨都凉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