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208)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队伍最前由禁军开道,卤簿仪仗,天子乘坐玉辂,而仪仗队的两侧,每隔几步都有穿着喜庆的红衣禁军护卫。

玉辂后面跟随的是文武百官,另有卫氏宗亲,天子登基后,百姓方知她是卫氏嫡长,然她却没有分封宗室爵禄,而只安功封赏了一些功臣与英烈。

天子娶亲的阵仗,比冬至与正旦的祭祀还要隆重,不仅亲迎,还携文武百官,可见皇帝对于萧氏的看重,这在历代也是没有的事。

亲迎的路上挤满了百姓,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围过来了,想要亲眼一睹这场旷古烁今的盛事。

久经战乱,饱受战火摧残的九州大陆,已经有数十年没有这样大的喜事了。

一统后,天子贤德,任人唯贤,体民间疾苦,常躬耕于田,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国家欣欣向荣,见此盛事百姓们喜极而泣,赞颂天子的颂歌在民间流传开来。

有些人,则在这一场盛事中看到了希望与光明,“陛下这一朝,不但盛世有望,恐今后,你我,亦能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临街的二楼,两名女子紧挨在一起同观这场盛事,看不见的窗户底下,说话的女子牵紧了身侧女子的手,并十指相扣。

梁国公府内,从一大早开始忙碌,一直到黄昏,天子亲迎,六局宫人多日前就已至国公府,如今正为萧念慈梳妆。

她并不陌生凤冠,即便背负了数十年,也从不觉得它轻,如今重新来过,她依然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赌注,她的眼里也没有了半分的犹豫,许是上天眷顾,命运给了她们重生,注定要再相逢。

换上凤冠与祎衣,宫人搬来一面镜子,纷纷惊叹,“殿下的气质卓然,这凤冠与祎衣,就像是专门为您而设的。”

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萧念慈轻呼了一口气,“我们的命运,就像是轮回,如果每一次都能够再相见,就算陷入无尽的轮回,我也愿意。”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首桃夭,在围观的百姓中响起,那是来自一群受官府抚养的孤童,他们因为叛军的作乱而失去父母亲人,天子平定战争后,便下令全国,由官府收养这些幼童,以及无所养的老人。

孩童们的歌声很是清脆,对帝后的祝福,也带动了一些百姓。

“帝后和睦,国祚永昌。”

玉辂停在了梁国公府门前,萧敬忠夫妇再次被天子的诚意所感触。

而此时,萧念慈已立于门后,皇帝身着衮服,头戴朝天冠,迈着稳重的步伐跨进了梁国公府。

两名宫人持羽扇交叉于皇后跟前,待天子走近,礼仪官道:“请陛下揭帘。”

羽扇缓缓打开,萧念慈端捧着双手抱于腹前,微一抬头,盛装的二人四目相对,回想初见,皇后容颜依旧,数百年过去,不曾有过一丝变化,唯独那双眼睛与彼时不同,此刻,充满了爱意。

作者有话要说:

某些东西在封建旧制不可能存在,所以本文纯属虚构。

所以抛开可行性,切勿考究~后文会甜甜。

第100章 永宁改制

卫曦被眼前人所惊艳足足盯着楞了好一会儿,直到有宫人提醒,她才缓缓伸出手情不自禁的开口道:“你好美。”

萧念慈将手轻轻搭在她的掌心里“六郎的手,还和当初一样温暖。”

帝后一同上了玉辂在喧闹的街道中没有禁军出来驱赶与禁止喧闹,百姓们一路相随欢呼雀跃。

“陛下万年,陛下万年。”

车内二人紧挨在一起端坐着,卫曦握紧了妻子的手,向车外接受臣民的祝福。

奉天殿前,帝后走上玉梯,文武身着朝服列殿阶左右由宰相宣读立后诏书,并于承天门前宣布大赦天下。

——干清宫——

柔和的春风徐徐吹来,整座紫禁城的上空都飘荡着海棠花的花瓣各个宫苑皆栽种了海棠,尤其是御苑满园春色。

起舞的花瓣飘进了干清宫的大殿里帝后的同牢礼在殿前举行左右无门夕阳便从梁下照进洒在二人身上。

宫人剪下她们各自的一缕秀发将之缠绕在一起放进了玉盒中。

又将对半开的瓢置于桌上花香与酒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

“请陛下饮。”宫人跪伏朝皇帝奉酒道。

卫曦便接过酒瓢饮半,另一宫人则将另一半盛酒的瓢奉上,“请皇后殿下饮。”

二人各自喝了手中的一半酒,随后互换,将剩余的酒饮尽,卫曦接过来的葫芦瓢上还有萧念慈留下的唇脂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