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22)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这一刻,卫曦才明白为何台上的戏剧会有那么多人演圣祖皇帝与萧皇后的故事。

提及圣祖,无人不称赞,“这份信赖与情深,莫说是放在无上权力的帝王家,就算是现在的寻常人家,恐怕都做不到吧。”

但看到最后史官为仁孝章德皇后单独所列的记传时,卫曦不免对这个女子产生了同情。

因女科尚未完善,朝中的顽固派依旧占大多数,无不时刻想着废黜,更是借新帝与先帝的不和来挑拨与推动。

还因不满先帝开设女科之举,群臣商议庙号时故以功过参半而论,最终初定宪宗。

圣祖驾崩后,独留皇后萧氏一人于世,新君为守旧一派,朝中又有党派争斗,萧皇后四面楚歌,为圣祖之业忍辱负重,最后借污蔑先帝之名铲除旧党,新君在登基不满一载而驾崩,少主年幼,太后曹氏让权,萧皇后便以太皇太后之位临朝听政。

圣祖之后,萧皇后执政长达二十余年,延续圣祖治国之策,使女科彻底完善。

宣化二十三年春,太皇太后驾崩,遵圣祖遗嘱,破例打开皇陵,与圣祖皇帝合葬于永兴陵。

萧氏贵为国母,陪葬梓宫之物唯圣祖所赠手炉而已。

在书的末尾,还有一段著书人所写的话,来自于广安最高学府。

元绪七年记:没有人知道皇后这二十余年来,是如何度过的,也许在漫长的黑夜里,维持她生命的,是思念带来的梦乡。

卫曦静靠在墙壁上,阳光从头顶的窗户透进,打在一排书架上。

杂记与史书上都提到了那个手炉,疑惑再次占据了卫曦的脑海。

因为那个梦,使她频繁的想起,可又会不断忘记,她将卫宋的所有史书都翻阅完也没有看见有记录圣祖皇帝的画像。

她将书放回书架上,决定去一趟梁城,作为卫宋时期的都城,哪里或许会有她想要的答案。

就在卫曦进入藏书阁不久,昨夜答应她的人,今日早早地就来了,见人不在,也问不到去向,便在她的房间里等着。

萧念慈仔细的打量着卫曦的房间,发现里面有不少摆物,还有一个刻着天干地支与五行的罗盘与一些陈年旧物。

来到她的床边,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与她身上的很相似。

吱~

门开后见屋内有别的气息,卫曦从怀中拿出手铳道:“什么人?”

萧念慈转过身,“怎么每次见面,你都要拿铳指着我一个弱女子呢。”

见是萧念慈,卫曦这才放松警惕,收起手铳道:“习惯了。”

“习惯?”萧念慈楞道,“这样的警觉,难不成你以前天天被人追杀么?”

面对萧念慈似玩笑的问话,卫曦坐下道:“这个世道,多警惕一些为好。”

萧念慈指着那些仪器问道:“这些东西,也是你朋友送的。”

卫曦给自己倒了一碗茶,顺着方向看去,“嗯。”

“我很好奇,你朋友是做什么的。”萧念慈随着坐下道。

“做什么的…”卫曦放下手仔细想了一下,回道:“劫富济贫,算是善人吗?”

萧念慈被她逗笑,“这都什么时候了,劫富济贫?”随后又道:“莫不是金海棠那种侠盗吧。”

卫曦没有回她的话,“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做什么的。”

“好了,”萧念慈打开药箱,“给你换药。”

“嗯。”卫曦顺从的点点头。

边上药的时候,卫曦说道:“你知道梁城吗?”

“知道呀。”萧念慈换药的动作十分温柔,“卫宋的皇都,东京城谁不知道。”

“我准备明天启程去梁城,所以之后的日子,大小姐不必每日都来替我换药了。”卫曦说道,“反正它现在也不疼了。”

萧念慈楞了一会儿,她忙完手里的事后问道:“你去梁城做什么?”

卫曦看了一眼窗外,随后又盯着一个老旧的物件想了许久,“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些事吧。”

“心事?”萧念慈不解。

卫曦摇头,“近段时间反覆做着同一个梦,我想,或许梁城才有我想要的答案。”

“我只在年幼的时候去过一次,虽然是古都,那里与书中记载的不太一样,明明才过了一百多年,卫宋的繁华就已经消失殆尽了。”提及梁城萧念慈满眼叹息,“因此我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书画里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美好的样子,但没有人和物是可以永恒的,就像龙涎香,岂有真的与日月共长久呢。”卫曦道。

萧念慈忽然心中一震,听着卫曦的话,喃喃细语道:“与日月共长久吗…”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民国题材中涉及许多违禁,所以大改了文章,将时代背景改为古代(架空)大致在清,没有办法,为了能续写转世,只能这样了,请大家多多见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