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莺娇+番外(51)

作者:鸾楚 阅读记录

与他周身淡漠完全不同。

手被他握了一下,却转瞬即逝,“夫人有心了。”

手背上有些灼热,只得他这么一句话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今日外头的风景实在是不错的,姜皎将车帘掀开一些,心情也愉悦不少。

坐在另一边,沈随砚看着姜皎的样子,气息不再似从前的冰冷,倒是多了些柔情。

入宫的路不远,马车只能在宫门口停下。

见两人从马车之上下来,皇后身边的公公上前来问好,“定宣王安好,王妃安好。”

依着礼节,姜皎颔首回礼,沈随砚也是如此,让人瞧不出一丝的破绽来。

公公眉开眼笑,“娘娘知晓您二位今日要来,特意吩咐奴才备好软轿在宫门口等着两位,生怕两人累着。”

“多谢......”姜皎话说一遍才想着要改口,“母后。”

公公招手,抬着软轿的太监就过来。

两人被扶着坐上软轿,宫中森严,高耸红墙一眼望不到头,

威严的宫殿伫立在其中,不时有太监与婢女走过长廊,看见软轿又行礼。

姜皎进过宫中,知晓宫规森严,不可胡来。

一路上规规矩矩地,帘子也没掀开半分。

不知走了多久,才渐渐到了一处宫殿。

姜皎有些晕乎地被人从软轿之上的扶下来,沈随砚也是如此。

公公上前道:“皇上与皇后娘娘都在坤宁宫,王爷与王妃随着奴才一道进去就好。”

姜皎突如其来地有些紧张,看向沈随砚,可他仍旧是那副不咸不淡的神情,好似什么事情都不能惊扰到他一般。

缓步走进,当今皇后是皇上的还尚未太子时的太子妃,多年来与皇上携手共进,坐到如今位置上。

且皇后为人和善,后宫中纷争也少,皇上也甚是喜欢。

她母家乃是国公,有一儿一女。

儿子是皇上的第一个儿子,是当朝太子。

女儿则较小,是乐宁公主,如今不过十四年华。

两人一道进入里头,坤宁宫中欢声笑语。

隔得老远都还能听见皇上低沉的笑声与皇后的娇声。

公公报:“定宣王,定宣王妃求见。”

里头的笑意瞬间停止,沈随砚微不可察地嗔一声,随后眉眼淡漠地看向里面。

皇上与皇后一并走出来,南谨帝看起来并不算十分的开心,“来了。”

皇后则是笑得开怀,“瞧瞧臣妾说的,砚儿与皎皎果真是一对璧人,站在一起如此相配,当初还好陛下答允赐婚,不然今日臣妾可看不到如此美的两个人。”

姜皎一听,原来是皇后帮着赐婚才成的。

她蹲个礼,“谢母后。”

皇后招手,“好孩子,过来。”

姜皎上前,走至皇后的面前,“姜丞相养的女儿果真是出众的,刘嬷嬷回来就说皎皎不错,如今一见果真是不凡的。”

说着她给姜皎的手上套了一只水头极好的玉镯,“玉镯是我刚入太子府时,先皇赐得,听闻是近些年难得的珍品,只有配皎皎这样的人儿才行。”

姜皎一听,现在推辞倒是显得有些不大好。

“谢母后。”姜皎心中对皇后的好感多了不少,扭头去看沈随砚的时候,却发现他并未有那般开怀。

皇后看了南谨帝一眼,南谨帝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往后砚儿要好生对王妃,方不辜负朕的心意。”

沈随砚拱手行礼,“儿臣知晓。”

南谨帝摆手,“罢了,去看看你母妃吧,也让她见见好开心一阵子,中午也不必过来用饭了,在你母妃那边用就好。”

“谢父皇。”沈随砚一直都没有什么表情,两人从坤宁宫中出来。

姜皎摸着手上的镯子,她也并不是个愚笨的人,可以看见沈随砚与南谨帝的关系并不好,看来传言不是假的。

见沈随砚如此不乐,她想了想一会儿要见元贵人的事。

或许见到母妃沈随砚就会高兴一些,皇子分院而住后,就不能常常见到母妃,如今能看见定然会更好。

她嗓音如黄莺婉转,跃上枝头,“听闻母妃曾经也是上京的美人,夫君你可知晓。”

沈随砚虽然心情不佳,但对姜皎的话倒是有问必答,“听说过。”

侧过脸,见光透过枝桠落在姜皎的面容上,沈随砚的嗓音中有股难以言说的柔情,不似他平日中的样子,“但我认为,萤萤最美。”

乳名从他口中喊出,格外悦耳,揉下耳根姜皎不免有些羞,“夫君也不知羞。”

沈随砚默许她话语,宫中甚大,可后宫却又显得小极了。

没走几步就到了元贵人所住的宫殿。

窄窄小小的四方院子,就将她给困在这里一辈子。

观墨上前叩门,肯定就有太监将门给打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