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她又又又想纳妃+番外(154)

作者:帅气的二油 阅读记录

星澜暗中吐血,权当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接济他,由他自己节衣缩食的折腾。

……

苏幕遮与其他新选派的官员都陆续到岗,朝中不少人都听到了消息,女帝给当初所有所有选秀入宫的后妃都封了官位,只是有的不要。

不少老臣都暗暗悔恨当初没有把儿子孙子的送入宫。

朝堂内,新老官员之间虽各有抱团,但远没有从前反皇派、保皇派与中立派矛盾激烈,还算相处有度。

然而令星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不用互相内斗后,这些老臣竟又把无穷的精力花到了她这位女帝身上。

他们居然隔三差五的谏言,请星澜注重子嗣,多多宠幸后妃,早日怀上龙胎……

最初星澜没有当回事,只用“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其他”来搪塞。

谁料这群臣子们又不知用什么办法打听到星澜每夜都是独自就寝,从未召见任何后妃侍寝,以为她不喜几位后妃,纷纷劝她再办选秀。

更有甚者直接在早朝上举荐高大聪明的某某才俊,险些将朝堂整成了相亲大会。

星澜见这架势,再不敢敷衍搪塞,虽没有实际行动,也陈恳的表了态,承诺会更重视子嗣一事。

她心里不是不明白,皇嗣也是立国之本。

若皇帝长期无后,则朝中易乱,一旦她发生什么“意外”,无人继位,整个梁国都会随之动荡。

也有臣子大胆在谏言中写到,诞下继承人,也能防住“北方”趁机作乱。

北方二字,说的隐晦,但说的并非是北方赵国,而是梁国靠北的军营。

指的,正是她的弟弟,星海。

弟弟到北地去已经已经五年了,这期间她也给弟弟寄过不少信,但从来没有收到过回音。

这些年梁国因为内斗不断,无暇顾及北地,再加上北营明面上一切正常,认为北营会出事的朝臣不多,星澜也不愿相信。

但无论如何,皇嗣这一关,她是迟早要过的。

即便可以趁自己年轻健康拖上一年半载,也绝非长久之计。

可是召后妃侍寝……

趁着闲暇没人的时候,星澜也不是没有偷偷想过这个问题。

如今宫中比起最顶峰时,后宫人已经少了许多。

尚严华已死,玉京秋离开,戟辉也被她派出去做苦力……

剩下的仅有苏幕遮、段泓、流萤和萧景言四人了。

召他们四个当中的任意一人来侍寝生孩子都是星澜想都想不出来的。

萧景言毕竟是卢国来的,生他的孩子朝臣肯定要反对的,先排除!

苏幕遮还没走出别的女子的阴影,排除!

流萤……这般纯粹又忠心的人,她难道下得去这个手吗?排除!

段泓,似乎只有他是情愿的,身世虽不算高贵,却也还可以。

星澜思索许久,嗯,找不到借口,也先排除!

这个问题先放着,拖一天算一天吧!

——这种时候,她又忍不住想到玉京秋。

如果他家没有发生那般惨祸,他还在自己身边,可能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了吧……

皇后之位也必然是他的,不会如现在这般悬置。

星澜不想让朝臣们整天把心思放在皇嗣上边,却也真等来了一件事,分散了朝廷上下的注意力。

——赵国的新皇向星澜送来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由一队百人赵国使臣不远千里专程护送到的梁国京城,随队而来的还有多件珍奇的珠宝首饰,赠予梁国女帝。

星澜收到信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诧异的。

如今的赵皇,也正是写这封信的人,名叫贺胜朝,是赵国曾经的二皇子。

此人据说生的虎背熊腰,又骁勇善战,经常亲上战场杀敌。

老赵皇逝世不过数月,他竟已能稳定前朝,还能派人来邻国外交了,可见绝非泛泛之辈。

而信的内容,更是一反从前的态度,说已惩治了过去和梁国前皇后尚严华勾结的官员,愿与梁国重修于好。

还说愿与梁国结成同盟,届时一统华夏,与梁女帝共治天下。

第141章 你我的联姻又算什么

赵国使臣并没有在京中多作停留来等待星澜的回信,只稍稍修整两日后便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星澜也礼貌性的送上几株梁国独有的观赏珊瑚作为回礼。

这封信没有在朝堂引起多少轩然大波,不过其中字句细细品来还是很令人玩味。

用萧景言的话来说,那不是“与梁国女帝同治天下”,而是“女帝嫁我啊,梁国就当嫁妆吧”。

——真正令朝臣感到紧张的,则是半个月后的又一封来信。

来自卢国,写信人正是卢皇,也就是萧景言的父亲。

两位邻国皇帝几乎是同一时间给女帝写信,绝不是什么好事的征兆。

上一篇:汴京春色 下一篇:莺莺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