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她又又又想纳妃+番外(194)

作者:帅气的二油 阅读记录

不过前两次田知章为她施针到中途的时候,她都突然醒了过来,但安静的接受了治疗,并没有暴起发难,也算是好兆头了。

星澜在朝政上也丝毫不敢放松。

赵国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的一族,当初在卢国的时候被她占了渔翁之利,不可能不找机会还击。

再加上最近他们和晋国往来密切,只等时机成熟,就会来找她梁国的麻烦。

这一点,星澜深信不疑。

即便暂时没有在军事上发难,在经贸往来上也处处限制星澜这边海产品的出口,既不说不要,也不压价,就是找各种歪理由拖延过境时间,导致大量渔民的货物在运送过程中腐烂发臭,亏空不已。

对此,星澜这边也出台了法案帮助渔民渡过难关,将更多的售卖往来与另一个领国卢国交易。

卢国在萧景言接手后,虽然内乱不断,但每次都有惊无险的压下来。

萧景言执政,对梁国自然是非常友好,双方物资互通量是过去的数十倍。

由于没了互相的尔虞我诈,贸易进行的顺利通畅,不仅帮梁国销售了大量的海产品,也给梁国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马匹和武器装备。

这一举叫梁国的军力发展飞快,叫耿信鸿等从不拍马屁的人都多次赞颂星澜决策英明。

要知道,耿信鸿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当初星澜将卢国拱手让给萧景言,他虽没有反对,但心中也是有遗憾的。

现在才觉星澜决策之英明。

若是当初强硬接管卢国,会两边顾不暇,再被卢、赵一反噬,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如现在这般稳妥得利。

而萧景言那边,梁国的大批货物需求也带动了卢国民间经济,不少胆大的商人一夜暴富,胆小的也跟着吃了不少红利,再加上萧景言收税征租少,百姓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对他的微词也少了不少。

唯一让星澜觉得烦恼的,是萧景言每隔半个月寄到梁国皇宫来的长信,说是要信息共通,共同商量下一步的举措。

但星澜对这些信的评价只有五个字:“字丑废话多。”

她每每收到信,看厚厚的信纸上歪歪扭扭的字,都恨不得找人替她重新誊写一遍再看,但又怕上面写的浑话被旁人看去笑话,不得已只能自己亲自看。

萧景言也是个机灵的,讲一件正事要夹杂着说三句情话,叫星澜不得已逐字逐句的看那些情话闲话,才能看全萧景言说的全部正事。

有些话,即便是一个人偷偷看,也叫人脸红。

不过近期萧景言的信里是抱怨居多,说朝臣都在催他立后纳妃,建立与士族的姻亲关系,稳固朝政,他懂这个道理,可就是不想娶旁的女子,只想着,某个人。

星澜看了信,感动的热泪盈眶,倒不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就是“某个人”,而是她也有几乎一样的苦楚。

终于有人懂她了!

梁国现在自给自足,但在这片华夏大地上,还远远称不上强国,她还有那么多的政务要去考虑……即便如此,那群老臣还是天天上书谏言,催她生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她是充耳不闻,所有劝她生孩子的谏言她都冷处理。

时间长了,老臣们就不仅仅是上书了,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提,还多人联名提,约好了在大殿里长跪不起,非逼的星澜就犯不可。

第172章 游园选秀

星澜也开始死皮不要脸,谁再当众提这事儿,她也当众给谁甩脸色。

反正她在其他方面做得让朝臣们无可挑剔,只有这一处胡闹,也没人敢骂她昏君。

女帝甩脸色可不是小事,有威慑力,也奏效了几日。

可没过几日大伙儿又发现,她只甩脸色,也不处罚人,也不扣俸禄,胆子又都大了起来。

再后来,终于有人良心发现了,指出来,女帝现在也不适合生孩子。

不是说她年纪小,而是如今后妃中的三人段泓、苏幕遮和流萤,身份都不高。

若先生下孩子,无论是对于未来的皇后,还是未来的太子,都有些尴尬。

还是先立后,再生下皇后的孩子比较好。

其实大伙儿都心知肚明,若除开玉京秋,星澜现在的后妃中,最适合登皇后位子的,是开国大将戟老将军的独子,戟辉。

身份过得去,“娘家”也不会势大影响到女帝。

只是戟辉现在还在边境执行任务,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星澜还没来得及感激涕零,这群人居然联合了前面那群老臣,一齐劝她再办选秀,再添新人,早日立后!

就连耿信鸿这类熟知她情况的近臣,也站在一旁乐呵呵的围观,一点儿也没有帮忙的意思!

对此她只想说!现在后宫只有三个人,她都快哄不过来了!

上一篇:汴京春色 下一篇:莺莺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