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她又又又想纳妃+番外(73)

作者:帅气的二油 阅读记录

似乎比起自己挣俸禄,他更喜欢从星澜手上“抢”东西。

也所幸凤鸾殿自前女帝时期来就资本深厚,还经得起他抢。

张先又按了按酒壶上凸起的装饰物,给自己斟了杯酒,突然道:“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靠发现的。只不过有些机会好,有些机会风险更大,有些机会……稍纵即逝。你……还不够敏锐。”

星澜依旧没有做声。

“你想到了什么吗?”张先又问。

——我想到了如何打烂你故作高深的脑袋。

“可能是学生看事情的角度太单一了。”星澜认真的反思道。

“越来越有自知之明了。”张先欣慰的点点头,“提示你一点吧。卖官这事,有买方,也有卖方。买方有买方的目的,卖方有卖方的需求,所以才能成交。想通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才能分析他们的计划,才能找出计划中的漏洞,才能利用这次……机会。”

星澜现在很确定张先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他不愿意告诉自己,或者说,他在逼自己判断如何去做。

她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这授的也太抽象了吧。

“站这儿也没用,回去好好想想吧。”张先摆摆手。

“学生知道了。”星澜默默的站起身,走出门去,脑中反复回响着这些话,乱乱的没什么头绪。

“你若有你母亲一半的头脑和手段,尚严华早被赶出京城了。”张先在身后突然道,“当年你母亲的情况,可比你危机的多。”

星澜没有转身,深吸了一口气:“我会做到的。”

其实不止是张先,许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把星澜同她母亲前女帝比较,谈论起来也基本都是星澜远不如母亲。

星澜心知同为女帝,有这种比较是很正常的,但她也有一直一股子劲在,哪怕是同自己的母亲,她也不愿输。

她是母亲的亲生女儿,没道理会比母亲差,只要她努力,多努力。

一定可以成为母亲一样百姓认可的明君,守护好梁国。

……

回到凤鸾殿后,星澜翻出一份整个华夏大陆的舆图。

目前的华夏大陆被分为七个国家,她的梁国便是其中之一。与其接壤的是赵国与卢国,而与另外四国近些年基本没有往来。

梁国沿海,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卢国人精明,商贸发达,百姓富庶;赵国靠北,人高马大,兵强马壮。

而在地理上,梁国与赵国接壤之处多为山脉,行路不便;但卢国与梁、赵皆以大江相隔,顺江而下,方便许多。

看到这里,星澜忍不住喃喃自语:“为何赵国要选择不远千里到咱们梁国的京城经商,而不去交通更为便利的卢国呢?”

霜月在一旁随口道:“赵国那些野蛮人,怕不是嫌卢国人太精了,不肯花银子买他们货,要靠抢的吧。”

听到这几句话,又想到张先的提示,星澜脑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

“你说得对。”她拍了拍霜月。

或许这就是张先想让自己发现的地方。

从行动背后发现行动人真正的动机。

若如她所料,赵国买官,并不是为了瓦解梁国——至少暂时不是——他们的目标,从始至终,就是卢国。

她立刻修书一封,要霜月托可靠之人带给戟老将军,请他帮忙派手下人调查一些情报。

……

戟老将军这三朝老陈、开国功臣可都不是白叫的,本以为这情报不好调查,没想到几日后,他便派人带了回信给星澜。

她的判断果真没有出错。信上说,赵国和卢国都在江岸边清点士兵,随时准备开战了!

这一消息可能捂的紧,还没有传到京城来,估计连军机大臣都还没有不知情,不然梁国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

——要知道,战争对于华夏大陆而言,是无比惨痛的记忆。

但其实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了。

十年前,七国为了争夺领土,长期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尤其是将士和百姓,谈起战争,都是恐惧又痛恨的。

所以如果他国开战,梁国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后来自星澜母亲,也就是前女帝收复梁国失地之后,一统大梁以后,各国都心照不宣的宣布停战,休养生息,平安度过了十年。

可照如今的趋势来看来,赵国亡他国之心依旧不死。

赵国兵力强盛,卢国十有八九不是对手,到时只怕会向邻国的梁国求助,而赵国买官之举更是让梁国不能也不敢相助。

甚至能借边境城池的兵力对卢国进行夹击。

真是一箭双雕之举。既制约了梁国,又能打击卢国。

星澜烧掉回信,尽力消化着这些信息,思考着下一步的举措。

上一篇:汴京春色 下一篇:莺莺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