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君后失宠了(86)

作者:太紫重玄 阅读记录

季恪:!!!

季恪:!!!!!!

季恪:!!!!!!!!!

如果说靠近睡着的姜宣那时他是心动,那么现在,他的心已经几乎跳得炸开、冲破,完全不受控制了。

第70章

重阳佳节, 停仙门因着福地洞天,既有春日的和婉,又有秋时的飒爽, 气候十分宜人。

小山儿站在后山一片如茵的草地上, 手执雕花弓,身背木箭筒,正认认真真地练习。

近日的目标是把箭射到河边那块大石头底下, 现在还差大约一步半,准头也偏了将近一尺,得加把劲儿了, 否则……

“山儿!”

“爹爹!”

小山儿回头, 看到姜宣正在一边招手一边冲他走来, 便也快步跑过去。

“哎呀,又是一脸汗,又忘了自己擦擦?”

姜宣从袖中取出手帕,先去河里打湿,回来从小家伙汗湿的发际开始仔细擦, 小山儿仰着脸闭着眼睛绷着表情配合,老老实实地解释——

“爹爹我来的时候原本记得要自己擦,还特意带了两块手帕, 可是一练习起来就忘了!”

“你呀, 可算是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嘿嘿。”

小山儿开心地笑, 又问:“爹爹你来喊我吃饭吗?可我还想再练一会儿, 我觉得我越练越好了,如果现在回去吃饭, 然后午睡,起来再练的话, 说不定就会忘了那个感觉!”

姜宣疼爱地摸了摸小山儿的脑顶:“爹爹早猜到你不想回,所以带了包子来和你一起吃!节省时间吧?你还可以一边吃一边给爹爹讲心得,这样不仅不会忘记手感,反而能加深理解!”

“哇!爹爹真好!而且爹爹好聪明!”

父子俩来到潺潺流淌清澈见底的河边席地而坐,掬水洗了手,姜宣把水袋放在草地上,铺开揣在怀里的油纸包,露出白腾腾带褶儿的大包子和黄灿灿炸得焦酥的蔬菜丸子。

小山儿先咕嘟咕嘟地喝水,然后用小手捏起大包子,一口一口认真地咬,表情十分满足。

姜宣在一旁瞧着,内心渐渐地溢满幸福。

“你说说,近来练习的心得是什么?”

“噢。”小山儿把包子咽下去,眨动的大眼睛闪着光芒,“之前季恪教我用腰和大腿用力,我总是不会,最近好像会了,就是要把腰和腿绷紧,但又不能完全绷紧,要鼓足气力,又不能憋气,如果这样做得好了,就能轻轻松松地把箭射得很远!只不过我现在还不能每次都做到,嗯……大约五次里能做到三次!”

姜宣笑着说:“所谓熟能生巧,山儿领略到这些便是因此,之后继续练习,次次做好是迟早的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我等不了那么久了!”小山儿的表情严肃起来。

姜宣一愣。

小山儿道:“季恪不是就快来参加那个‘正道大会’了吗?我想在他来的时候练好,给他表演一下,然后让他再教我一些新的!相反如果他来了我却没练好,他是不是就会失望?觉得我一点儿也不厉害,或是偷懒了没有认真练,哎。”

小山儿放下包子捧起脸郁闷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尽情畅想:“好想快点儿学好射箭呀,什么时候才能像季恪一样厉害呢?他真地好厉害啊,打仗的那时候,骑在奔跑的马上,有那么那么多人,而且隔了那么远,他却‘嗖’地一箭就射倒了敌军的王旗!敌军一下子就溃败了!”

随着小山儿的描述,姜宣也陷入回忆,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不久前边关的大战。

他提出同去,又说了那些或许还挺……感人的话,季恪自然动容,自然不会再拒绝他,更十分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先后两次因他得救,自己的命就是他的,没有得到他的允许,自己一定好好活、拼命活,绝不敢出事。

两日后,部署好守关内的一切,季恪带着他和小山儿起驾前往北境姜守的驻地,会合后立刻制定出兵交赤的计划,加上操练士兵、各处巡查,季恪更要处理京中送来的重要奏报,一时忙得脚不沾地,但仍是分出了时间如约教小山儿射箭。

姜宣偶尔也去听他们讨论军务,说说见解,但更多的则是做起本行,根据近来的天气变化为军中将士准备预防疾病强健体魄的药方、和军医一起为受伤生病的士兵治疗。

天子坐镇军前,君后深入士卒,才四岁半的小皇子也不怕吃苦日日操练跃跃欲试,将士们看在眼里,士气自然大涨。

又得知姜宣还曾为边关百姓义诊,与百姓同住同食,更因此被交赤国掳走,命悬一线,将士们对他更是钦佩,纷纷义愤填膺,誓要护国卫君安民,打出漂亮的一仗。

反观交赤,国君设计刺杀邻国主帅,结果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害得自己一命呜呼,国中与军中一片愁云,王室贵族与朝中重臣又陷入大位之争,各个心怀鬼胎谋取私利,自然很难应对蓄势待发的大宁重兵。

先是姜守麾下的先锋将军数路并进,顺利打下据点,如此点连成线,为最终的大战做足铺垫。

记得那日进发沙下,面对交赤最重要的守关,季恪亲自领军冲锋,与交赤新王候选图里苏的大军正面会战。

姜守带兵在成掎角之势的另一边,对手是亲自督军的前交赤王幼子。

很明显,谁能抵挡住大宁,谁就是交赤新王,他们必须拼命。

这一战比从前的所有时候都更加艰苦,双方焦灼了足足三个多时辰,最终季恪一箭射折交赤王旗,适时天起大风,狂风涌向沙下关,交赤军心彻底溃散,大宁兵马高呼天子之威,势如破竹地冲进了关门。

姜宣与小山儿在后军高地上将这一切看得分明。

姜宣说不清自己当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大约是什么都没有想,顾不上想,只有绷紧了一根弦的紧张,几乎冲出胸口的心跳,和……

一直定在那个人身上的目光。

最终,前朝丢失的沙下关一带时隔百年后被大宁,被季恪与姜守带领将士们夺回,交赤向大宁称臣,订立属国盟约,季恪率军凯旋。

姜宣和小山儿也在队伍里,一路上百姓夹道欢呼,到了青州,既是故乡,姜宣盘桓了数日,然后与季恪分道扬镳,回归师门。

那个时候季恪什么都没有说,欣然接受,照旧为他们打点一切,只是送他们上马车时,眼里流露出了浅浅的不舍。

小山儿的不舍却是非常明显,还更纠结,因为他既舍不得季恪,也想念师门,同时也想念才分开没多久的阿守伯伯,以及分开已经好一段日子的阿宁伯伯和弟弟妹妹,私下里闷闷地对爹爹说,如果大家都能在一块儿就好了。

姜宣便温柔地揉他脑袋,说世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圆满呢?人生难免缺憾,关键在于好好珍惜在意的人和事,用美好的时刻去对抗缺憾。

小山儿没有太听懂,但还是说“噢”,先记下来,对于他来说,眼下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练习射箭!

“对了爹爹,那个‘正道大会’又是什么呀?听起来和‘问道大会’好像,不会再出现一个凌阳坏老头吧?”

河边,小山儿思绪发散,好奇地问。

姜宣止住回忆道:“不会不会,你尽管放心,所谓‘正道大会’,就是因为前次出了凌阳坏老头的事,季恪觉得咱们道门虽然处于世外,但也需适当约束,所以和隐青山众门派商议,定个盟约,选个大伙儿都敬服的人出来管理。先从隐青山开始,然后渐渐推开,渐渐地让天下道门都有规则、有归处。”

听老师说,这想法季恪早就提出了,后来不断和老师书信往来,讨论其中宽严的细节,毕竟朝廷想插手道门事务,限度需把握得当。

后来老师牵头,与各门派掌门、长老议了数次,终于有了结果,召开“正道大会”便是宣布这些,道门领头人受朝廷加封,又是首次,季恪自然要亲自到场以表尊崇重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