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我被救助以后(67)

作者:我钱我钱我钱呢 阅读记录

突然感觉得后脖颈的肉一紧,陶乐一惊,意识回笼,才发现自己无意识的竟然走到了悬崖的边上,再往前走两步,就会直接掉下悬崖。

陶乐一阵后怕,自己刚刚像是被美色迷了眼睛了一样,根本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危险,幸亏向北还保持清醒,及时咬住了自己。

陶乐向后退了几步,靠着向北的身上,注视着眼前的美景,汩汩的水流里充满了生机,像是总也看不够一样。

“向北,我们住在这里可以吗?”陶乐转身询问向北。

“不能住太久。”向北远远的看了眼雪山,山顶还没有明显的消融的痕迹。

陶乐没有在北极过春和过夏的经历,当时救助这头棕熊来北极的时候,已经是北极夏末的时间了,当时专家说的是北极马上就会进入冬季,冬季的北极食物丰富,更适合北极熊放生。

陶乐和向北在这个地方呆了三天,整天的不是玩雪嬉戏,就是一起趴在悬崖边上看着下面的景色,这个地方没有直通冰层的区域,所以捕猎比较困难,陶乐不知道向北从哪里带回来几只雪兔,一只肥嘟嘟的雪狐,还有一只没有鹿角的鹿,这些动物无一例外,全是白色的毛绒绒的,如果不是一直看着,一头扎进雪里,根本就找不到。

本来陶乐还准备和向北学习一下捕猎这些动物的技巧,方便平时海豹吃腻了,换换口味。

尝过这几种动物的肉以后,陶乐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和海豹相比,这几种动物的肉质,差的太远了。

海豹大概不会有吃腻的时候了。

第三天开始的时候,向北开始催促陶乐赶紧下山了,理由是这座雪山很快就要融化了,到时候万一跑慢了,要被雪山埋进去了。

陶乐看着附近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的,丝毫没有向北所说的雪山融化的迹象。而且雪山融化应该也是最外层慢慢的化开才对。

虽然陶乐存在很多的疑虑,但是还是选择相信向北的判断,在这里,人类的知识不会比动物的经验更有用的。

刚刚下山的时候,陶乐还没啥感觉,虽然途中,向北会多次催促陶乐快点走,但是每每陶乐转头看看远处的雪山时,就觉得向北在杞熊忧天。

走走停停的,大概感觉走了快一半,陶乐觉得有点累了,刚想叫向北停下休息休息,忽然后面“轰隆隆”一阵响,陶乐转头看过去,是不远处的一个单独的雪峰,上一秒看它还感觉无比坚固,雪峰顶部尖尖的指向天上。

下一秒转头一看,哪里还有那座雪山的身影,雪山像是内部被掏空一样,突然整体向下坠去,下面的雪花溅起来,形成一阵雪雾,有的甚至溅到陶乐这边。

陶乐低头仔细一看,这哪里是雪花?这分明已经算是水珠了,严格来说是雪花和水花的结合了。

再抬头看向慢慢平静下来的那座雪峰,和刚刚相比整整矮了一大半,峰顶尖尖的雪峰也消失不见了。

陶乐第一次亲眼目睹了雪山的融化,原来雪山融化是从下面直接塌陷的啊,看起来白雪皑皑的雪山,内部早就融化了。

看来北极的春天是真的来了。

第70章 带你去看北极的春。

爱你,就是想把我觉得好看的风景都带你看一遍。

陶乐现在对于向北的话再不敢提出什么异议,接下来的时间里,向北说跑就跑,说停就停,说干饭就干饭,说休息就休息。中途哪怕是跑累了,也不敢停下脚步。

下山的途中,陶乐又陆续看到几座雪山的坍塌,没有任何预兆,轰的一声就塌了下去,开始还能看到塌完以后的雪堆,过个一两天,雪堆也消失不见了,彻底融化,化成涌进那条水流裂缝的一条小溪了。

大自然像是有它自己的节奏一样,外表还看不出什么,内里早已悄然发生变化。

每天下山跑路的节奏很快,向北每次都要站在边上,四处观察半天,然后选中一个方向继续前进,陶乐也能感觉到这种紧张的氛围,向北这两天甚至没有时间和陶乐解释选择路线的原因。

每次往前跑一段路,陶乐就会忍不住的转头看看身后的变化,几乎半天就有一个新变化。

上午这座雪山塌了,下午那座雪山融化了,晚上休息了一会,一觉起来,隔壁的雪山突然不见了。

快到山底的那一天,前面领路的向北突然急躁起来,跑到陶乐的身后,几乎是脑袋顶着陶乐的屁股往下跑,陶乐也知道应该是有危险了,爪子抡的快冒烟了,连滚带爬的朝着下面火速奔跑。

小半天的时间,陶乐都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就这样被向北顶着一直跑到下面的冰面上,感觉到后面顶着自己的向北松了力道,陶乐这才放缓脚步。

又跑了一段路,陶乐实在跑不动了,感觉心脏突突突突突的跳,四爪也有点无力,每抬一下爪子,都像灌了铅一样,陶乐终于听到身后的向北发号指令:“好了,休息一下吧。”

向北的休息指令发布的一瞬间,陶乐立马爪子一软,直接原地趴在冰面上,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过了好一会,感觉总算是缓过来了,陶乐这才有功夫看看身后的变化。

刚刚跑下来的雪山已经完全坍塌,露出雪山下面的本质。陶乐这才发现,原来这些雪山都是依托在后面这座石山长起来的,随着山上覆盖的积雪逐渐坍塌,消融,积雪下面的石山显露出来。

当时在山顶时,看到的两个冰面间的那条奔涌的水流,原来是两座相邻的山上积雪融化而来。

现在跑到了山底,再来仰望这座石山,和来时相比,分明已经是两个模样了。

陶乐站在冰面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努力回想来时的风景,短短几天,风景早已变了模样。

“冰面也会都化掉吗?”陶乐好奇的询问,如果第一步是雪山消融,那第二步是不是就是冰面融化啊。

“会的,过几天会有很多海鸟飞到这里,这山上的峭壁上生小鸟。”向北之前来过这里一次,当时没有经验,差点被融化的雪山埋住,脱险以后,在这里逗留过一段时间,从海鸟筑巢,到小鸟出生,到时候冰面会慢慢的融化,就像雪山融化一样,外面看不出什么,但是深海地下的冰块早已融化,只剩上面一层浮冰。那时的向北没想到会这样,一直等到最上面的冰面开始融化才意识到不对,那时出生的小鸟都可以从悬崖上跳下来学习游泳和捕猎了。

没有浮冰的海面,对于北极熊的生存和捕猎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那段时间,向北为了找到海面的浮冰,在海里游了很久很久,连平时不吃的海鱼,掉毛掉成灰色的雪兔,雪狐都吃了。

现在带着陶乐,肯定不能像当时一样了,陶乐的体力不好,不能长时间的游泳,如果没有浮冰,陶乐在海里是会被淹死的。

向北虽然很想让陶乐看看海鸟在悬崖上做巢的景象,但是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向北决定今年带着陶乐早点出发。

听了向北的描述,陶乐也很想留下来看看,但是想到前几天,就是因为自己想在山上看美景,所以下山的路上才会这么匆忙,动物在野外,遇到的危机是来自各方面的,有天敌,有环境,有饥饿,一个不慎,就会死亡。

陶乐决定跟着向北早点离开。

虽说没看到海鸟筑巢的场景,但是一路离开的景色也很是吸引陶乐的目光,陶乐像是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看到什么都好奇。

这座石山的悬崖峭壁上挂着的积雪有时候会突然掉落下来,砸在下面的冰面上,轻飘飘的积雪竟然能把冰面直接砸一个洞出来,陶乐看过一次以后,就意识到积雪掉落的危害,再不敢沿着悬崖底端走了。

也有些动物傻乎乎的,陶乐见过一窝被积雪砸中的雪兔,积雪直接把雪兔的窝砸了一个稀烂,窝里的兔子也被埋在掉下的雪堆里,陶乐是在看到雪堆边缘疯狂蹬着的兔子腿,才辨认出来,原来这白乎乎的一团不是雪,是兔子。

上一篇:妄困青茗 下一篇:养狼为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