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129)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只有朱胤仍然大马金刀地坐在位上,指着身前的一张空椅子道:“这位官爷请坐。”

那军官把众人扫视了一遍,摇了摇头,说道:“军务在身,不敢耽搁,请问是哪位请我过来?”

朱胤见他不坐,这才徐徐站了起来,把手一拱,说道:“是在下,小姓朱,请问官爷高姓,敢问贵军到青龙港有何贵干?”

那军官拿眼睛打量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朱官人,在下姓耿,奉命领兵巡视海防,这里有甚么异常没有?”

这军官正是新晋的平海军一团甲哨哨长,耿四。

朱胤道:“异常倒是没有,只是请问,贵军是只巡这一天哩,还是今后都有巡视?”

耿四知道他们这些商客想问甚么,出行之前陆鸿还特意向他叮嘱了,如果青龙港的客商有问话,他需得尽量答复,因为这些客商们是最早遭遇过海匪的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情报。

于是他客客气气地答道:“奉咱们陆指挥使的的军令,从今日起,平海军不间断巡防,诸位若有海匪方面的消息,请派人到指挥所找我们的范录事,凡是提供可用情报者,皆有重赏!”

他话一出口,小会馆里顿时群情激奋起来,看来边军这回是要动真格儿的了!

当即便有人叫道:“耿大人,情报咱们有的是,这里几位朋友都有船出过海。也不用重赏,只要咱们大军能平了这股匪患,小人白送情报不说,还要另捐钱货劳军,要钱要物,大人开一句口,三五百贯绝不还价!”

众人纷纷附和,那白三爷跟着说道:“老陈说的不错,咱们这些做买卖的,没地位没脸面,穷得只剩钱,如果大军能平了海匪,我青州白家豁了出去,也掏一千贯!”

各人当即一千二千地争相表态,而且价格越喊越高,将耿四都听得傻了。乖乖,这些商人眼里钱都不是钱?

唯独朱胤半晌没有发话,他站在吵吵嚷嚷的人群当中,等到议论声小了一些,这才把手一挥,沉声道:“不用乱叫嚷!”小会馆里顿时静止下来,他转向耿四说,“耿大人,你们陆将军当真要打海匪?”

耿四一听便不高兴了,瞪着眼睛说:“咱们大人说了打,那当然就打!别说是小小海匪,就算南唐侉子再来,咱们大人也再把他们打回去!”

朱胤点头道:“那就好办,今日来的商会朋友不多,人微力薄。但只要平海军肯出兵打海匪,我朱某负责筹措军费,二万贯送到贵军大寨;打成了再加三万!少一个子儿叫我朱家从此拜不到财神爷!”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萧宛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耿四还没反应过来,便听朱胤又道:“还请大人说个章程,何时打,怎样打,倘若人手不凑,我朱家儿郎也有几百,大小海船数十,悉归调遣。倘若有为国捐躯的,不用朝廷花一文钱抚恤,朱某自行承担!”

耿四咽了口唾沫,半晌才为难地说:“打肯定要打,至于甚么时辰、甚么打法,这个在下说了不算,咱们将军说了也未必管用。这不,陆大人今个一早便出发上青州了,就是为了找大都督商议这事儿,听说东莱守捉的守捉使大人也去,顺利的话三五天便会有个结果。”

朱胤道:“好,相烦大人向上头通个气,五日后朱某亲自登门拜见陆将军,听候差遣。”

耿四直到走出大门时,还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自己头一回带兵巡海,就给平海军巡出了五万贯!这话拿回去说会有人信?

他满腔的喜悦都挂在了脸上,他不能不高兴,因为谁都知道如今平海军需要钱、陆大人需要钱。

毕竟前头刘德海那帮人留下了太大的窟窿,他甚至听人说,陆大人为了填补亏空的事情,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直到那位新来的杜佐使上任之后才轻松了些。

如今他为自己办了件大好事而骄傲,当然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是陆大人决心剿匪的结果!

就在他兴兴头头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等在外面的兄弟们时,那个领他进去的朱家管事追了上来,并且小心翼翼地向他打听:认不认识他们平海军一个叫朱青的。

朱青?

太认识了!

于是耿四三两步跑了出去,指着队伍中一个年轻的边军叫道:“小朱过来,有人找你!”

朱青已经约莫猜到了甚么事,他挎着刀低着头,在同袍们疑惑的目光之中从队伍里走出来,到了耿四身边,向那管事的说道:“朱福,我爹来了?”

那个名叫朱福的管事见了他,连忙打了一躬,眉开眼笑地说:“二少爷,您这一身新军袍可靓得紧呐,小人上回来瞧您的时候,只穿着一身破旧袍子,忒腌臜,还是如今瞧来精神!”

朱青回头一瞧,见大家都在看着他,便向耿四尴尬地道:“耿哨,你们先走成不成,回头我追上来。”

耿四往朱福身上看了两眼,当即会意,点了点头说:“成,你去忙你的,给你一刻钟够不?”

“够了够了,你们快走吧,别误了巡防。”

耿四便按着刀,将手一招,带着队伍绕过青龙港甲字仓,继续往南面巡视过去。

这朱青原来是保海县朱家的二公子,去年年初时因为与人争斗,失手将一名外地客商打瞎了眼,被洪县令判徒一千里发配。后来朱家使出“鬼推磨”大法,给县里捐了三座桥、五十里乡道外加五十里水渠,这才将徒一千里改到了平海军。

正因为吃了这件官司,原本朱家小姐、也就是朱青的妹妹新成的婚事也告吹了,对方是本县一位有名的才子。去年初时在十里八乡传得沸沸扬扬的“朱家小姐被退婚”的州闻,也正是说的这件事。

不过兴许是因祸得福,朱家小姐去年冬天,被新县令岑维元下聘嫁给了岑家的大公子。因为岑大公子身子一直不大好,这也是为了冲喜而仓促办下的亲事。

那时陆鸿正从青州行营回家,刚巧打六乘驿麻驿丁口中听说的,也就是这桩新婚。

而我们的陆指挥使,此刻将将从保海县城出来不久,前方就是曾经几度盘桓的六乘驿……

陆鸿正骑着迟行,带着三流子和小金子两人,在官道上一路疾驰,小五子带了几个新招的亲兵,押着一辆马车紧随其后,很快便经过了六乘驿的大门。

这个老驿站此时已经不似去年来时那样热闹,甚至显得有些萧条。

驿站门口也没有穿着制服的驿丁站着迎客,或许是年关未过,出门的人不多;也可能是因为去年发生的一桩杀人大案,导致六乘驿的人气也急剧跌落下来。

我们还记得陆鸿的第一任亲兵,张如镜,当日为了一个教坊女金容而出手杀死几名京城公子哥儿的事情,这件案子至今仍然悬而未解,也成了保海县近年来头一桩重大的悬案。

不过陆鸿除了感慨一番以外,并没有多么记挂这事,而且他还了解到,张如镜现在应该已经跟着老后军的部分府兵,留在了都畿道的某个折冲府里。

这个六乘驿让陆鸿有些回忆的,还是潇洒不羁的陈石,和风流神秀的陈州王……

不过即使是这两位人物,也并没有让陆鸿过多追思,他现在心里最最紧张的,只有海匪祸患的事情。

他在来之前对于整个的作战方案已经打了好几份腹稿,比如平海军强渡海匪驻扎的小岛,与敌人正面作战,请东莱守捉的水师在外部巡逻围剿,抓捕弃岛逃窜的余犯;又比如将海匪吸引上岸,平海军在陆地阻杀,让东莱守捉趁机攻取老巢,让海匪首尾不能相顾……

不过他毕竟从未接触过海战,这些方案也都只是一些想当然的计划,是暂时草拟的大概框架,具体还是要与东莱守捉的守捉使坐下来好生商议,听听专业水师的意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