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150)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陆鸿“哎唷”一声,这才想起来,前几天在青龙港遇到一位胡商,那人手上有一套极好的马具,一水的小牛皮制,鞍桥鞍板也都是上好的桦木,既轻便又结实,陆鸿试过一回马鞍,对双腿和胯下的摩擦比普通的鞍具小得多,最适合长途驰骋。

因此陆鸿一眼就瞧中了,打算买下来送给李嫣。

不过整个儿一套加起来要卖三百贯,那胡商半个字儿也不肯少,并且约好了明日就在青龙港转手交货……

“坏事了!快去洪大人那看看我账上还有多少钱!”陆鸿急得跳了起来。

“不用看了!”小金子没好气地道,“刚好三百贯。”

陆鸿叫道:“快把范翔给我追回来,这钱老子不借了!”

小金子撇撇嘴,说:“要去你自个儿去,俺可没脸干这事儿!”

“咦……”陆鸿惊疑一声,忽然反倒不急了,他重新坐回椅子里,拿眼神在小金子身上直转,看的小金子浑身不自在,这才好整以暇地开口说道:“我瞧你小子有些不大对头啊!”

小金子有些心虚,嘴里嗫嚅几声,故作轻松地说:“俺有啥不对头,很正常啊……”说着便向门外走去。

“站着了!”陆鸿叫住他,而且觉得这事开始有点意思了,“老实交代,你到底想甚么呢?”

小金子咬了下嘴唇,仿佛下定了决心似得,转过头来说道:“俺是瞧五哥都要成亲了,你啥时候弄?李校尉那样好的人,你就不能上上心?”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太奇怪了!

陆鸿被他惊得瞠目结舌,李嫣现在已经这么得人心了吗?

不过他现在必须考虑的是,从哪去弄到五十贯来填补账上马具的亏空……

他自打参军以来,所有的军饷、战利品、赏赐,加在一起也有好几百贯了,每季还有一千六百多百亩田地的收成——这次勋阶升了一级,又加了二百多亩,看起来小金库里应该十分客观。

只可惜他进账多,花销也大——基本上是送人的花销,黄宝、赵四家婆娘、小五子、范翔,还有孝敬胡顺他们的,这一下便剩不下多少了,甚至就在刚才,他的账上已经出现了赤字……

所以就在下操一结束,文武们陆陆续续到齐的时候,陆鸿当着大家的面先问了一句:“谁能借我五十贯钱——不白借,等三月底领了勋田的帐连本带利还你们五十贯又十个钱……”他一说完,兴许是觉得十个钱的利息有些过于吝啬了,便加了一把价钱,“不,五十贯又二十个钱,有钱的快点借,这样的好买卖可不容易找!”

堂下发出了一阵冷笑之声——笑话,二十个钱?按照常贷一成的年利,借五十贯每年得五贯利息,少于一季按一季算,那便是一千二百五十个钱!

也就是说,真要借五十贯的话,到三月底得还五十一贯又二百五十个钱!谁要真有这五十贯闲钱,随便拿出去放一季的贷好不好,何必做这笔赔钱生意……

仓曹佐使杜康耐心地把这些地解释给了陆鸿。

陆大将军脸上火烧似得,尴尬极了!他天真地以为,在这个金钱流通并不方便、整体商业市场也并不发达的年代,借贷的利率会与后世银行的存款利率差不多……

当然了,比他更尴尬的是坐在底下的范翔,他以为陆大人在当众说他的笑话……

这时主抓财政大权的洪成开口了,他先奇怪了问了陆鸿一句:“大人,你借钱是要做甚么?”

陆鸿两手一摊:“买东西啊,不然还能干啥?”

洪成翻开手里的书簿,指着上头密密麻麻的小字说:“那你何必借钱,上回剿海匪得的战利品还没分哩!除却各家商户遭抢的货物、钱财,还有来历不明的制钱总共三千多缗,按照军中的老规矩,主帅占一成,就是三百多缗,加上你账上二百多,还不够吗?”

“够了够了够了!”陆鸿喜得眉开眼笑,搓着手说,“我能分这样多吗?我当是平分哩!”

这时赵大成嗤笑一声,说道:“你要拿出来平分咱们都没啥意见!”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

众人说笑了一番,便正式进入了议题。

这次会议主要就是两个精神:一、接待好督查司的几位大人和监军巡察使,整治军容军貌,大扫除,大检查;二、造茅厕、水渠、打井,修兵道,建设骑军,平海军彻底革新升级!

会议并没有开多长时间,除了将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下去,并且简单地讨论了一番、解答了各位的疑问之外,便给大家布置了“家庭作业”。

陆鸿命令曹司统计整理平海军账上现存的所有钱物,洪成与冯纲互相协调,将今年上半年的训练、农事日程表排一份出来,经过下次会议讨论之后张贴公告。

杜康负责安排修建茅厕,并将水渠、打井、兵道所需的费用造册呈报。

指挥副使江庆则带领几位团校尉拟定一份《平海军操典》。

诸般事务发布下去之后,陆鸿便解散了会议,带着江庆和杜康“勘察施工场地”去了。

平海军大寨背山面海,修建在与姥姥山山脚连着山脚、东南方的一个小矮山之上。

按理说这军寨应该在后方姥姥山上择地而建,既能扼守水源,又能居高临下,当初负责修建的官员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就在姥姥山的山顶上,至今还保存着一个能容千余人的破烂寨子——猪猡寨。

据说那处猪猡寨才是最初的“平海军大寨”,但是当年方案效果呈报上去之后,却引得武帝勃然大怒,那座老寨子甚至被武帝讥讽为:打盹都伸不直脚的猪猡寨!

皇帝金口一开,这座老寨从此便有了名字。

至于如今这座平海军大寨,就是后来的监工官员痛定思痛,重新造下的,规模是“猪猡寨”的十倍,这才勉勉强强验收合格……

既然平海军大寨地势也高于周遭,那就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水,没水就没法冲厕所,没法冲厕所就得靠人力搬运下去择地堆放,人力搬运的话,就难免会造成,与辕门几百步之隔的指挥所常常会受到污秽之物散发臭气的“熏陶”……

江庆他们听了他这番论调,全都傻眼了。平海军每日往外头运粪的原因难道不是茅厕是积粪坑,所以无法外排吗?

当然了,这两种思路其实都对,之所以引起两种理解上的误差,其实是因为他们这些人还并没有“化粪池”和“污水管道”的概念,而陆鸿说的,显然就是这种想法。

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水是必不可少的流通介质……

所以陆鸿才认为根源都在水上。

他让江庆把昨天那张草图拿出来,对照着草图勾勒出一整个“排污系统”。

主要思路就是寨中建厕所,山下挖积坑,一方面省去了挑粪恶臭的烦恼,一方面山下积肥,便于附近农田取用。同时从姥姥山引泉水,直接到通平海军大寨,这就要修渠……

另外在寨中取合适地点钻井,作两手准备。

江庆和杜康这才明白,原来说了半天,造茅厕和修渠、打井是一个“配套工程”……

“我主要还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这件事的,一个合格的兵寨,不能没有水源!”陆鸿最后丢下这样一句话,便转身回指挥所了。

江庆和杜康面面相觑,是的,平海军的确没有可用的水源。虽然多年前曾经在指挥所和厨房门口各打了一眼井,但是由于井壁做的不好,井水早就混沌不堪,现在平海军一切吃用的水都是从山下挑上来的。

两人想了想都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由自主地凑到一起再度研究起那个草图来。

不过,那个草图还是画得太“抽象派”了,两人在充分交流了各自的理解之后,还是决定先选址,至于细节方面到时候再去请教一下陆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