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167)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这时半个身子已经进入城门的孔良突然回过脑袋,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句:“陆将军,救救妫州!”跟着听见一声闷响,孔良的叫声戛然而止。

左虎刚刚砍翻几个卫兵,带着一队人马抢先冲入门洞,却听空然一声,城门已经从里面死死地关上了!

平海军根本没想到会遭遇这种变故,因此别说攻城锤、撞木,就是攻城斧也没准备一柄,左虎带着士兵连番冲撞,那坚厚的大门除了落下几缕灰尘之外,几乎纹丝不动!

正当他们彷徨无地的时候,门里突然间响起了一阵乒乒乓乓兵刃交击的声音,还有一连串死亡前凄厉的惨叫、守门军士的惊声怒吼,不一会大门“嘎吱”一声再度打开,早已堵在门洞中的二团士兵顿时便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冲进了城里,一名满脸是血的边军军官挤了出来叫道:“哪位是青州来的陆将军?”

原先还在门洞里的二团边军纷纷让开一条道路,陆鸿骑着马上前,说道:“我就是。”

那人将手一拱,说话中带着几分急切的腔调:“陆将军,在下清灵军指挥副使梁海,请带兵随我来!”

此时二团已经尽数入城,并且开始正面接敌,城外的古超兴也在一声声下令张盾开弓,显然也遭到了城墙上守军的攻击!

现在两头奋战,由不得他多想,当机立断地下令全军跟随梁海前进。

“给他一匹马!”陆鸿边说便进城,手下当即从后面牵了一匹无主战马过来。

进到城里时,只见孔良面色黝黑之中透着苍白,正歪倒在一边,胸口微微起伏,身边几个边军护着,都是如同梁海一般的装束,看来也是清灵军的人。

这时只听左虎扬声叫道:“大人,有甚么打算须得快些,那边有大队人马来了!”

梁海神色一黯,咬牙切齿地道:“咱们十二团的兄弟完了……”说着掉转马头,一脸戚色地说,“陆将军,咱们城里已经没有接应的弟兄了,如今只有出城取了清灵军再做打算!”

陆鸿刚刚进城又要出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来不及多说废话,向身后大声喝令:“全军次第出城!”

平海军又如同退潮一般从门洞之中撤退出来,几名清灵军边军架着孔良,裹挟在大军之中艰难退却。

平海军一直退了两里地,这才停下了修整,好在妫州城只是重新合上了城门,并没有派兵出来追赶。

陆鸿正要询问如今的形势,却见左虎突然怒气冲冲地走过来,一把揪住梁海的衣领,口沫横飞地骂道:“你他娘的在城墙下面磨磨唧唧个甚么玩意儿?一会儿进一会儿出,老子二团一百多个兄弟因为你白白丢在这狗日的妫州城里了!”

那梁海闻言满面羞惭愧疚,突然间竟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这时原本看护着孔刺史的一名边军军官走上来,向平海军众人深深作了一揖,脸上挂着深沉的悲凉之色,痛苦地说道:“对不住各位兄弟,且听在下解释缘由,再罚不迟!”

陆鸿向左虎使个眼色,让他放开梁海。

左虎不敢违拗,只得恨恨地啐了一口,不甘心地松了手,退到一旁。

赵大成走了过来,甚么话也没说,只是搂住他的肩膀,紧紧地抱了一下。江庆也伸手在他肩头拍了拍,以示安慰。

刚才说话的那名清灵军尽都看在眼里,长叹一声说道:“前些天广边军吃了败仗,退进妫州城,想必众位都听说了。可是大伙儿不知,广边军原有三万人,退进妫州城的有二万九,那毕老贼怯战,白白将一座扼守进出关键的要塞丢给了敌军。

“这老贼情知万一事情败露,他是死罪难逃,因此当即劫持了孔大人,再派人将咱们雷指挥使诓进城里拘押起来!咱们清灵军原本伏了二千人在城中,准备今日发难救人,谁知贵军突然到来。毕老贼便以满城百姓的性命要挟,让孔大人出来诓骗贵军进城,其实早已埋伏了大军在城中,只等贵军到了大妙坊便四面围攻,谁知这番伎俩竟在城门口便被陆将军识破——听闻贵军在城外动手,咱们也藏身不住,一来事起仓促,二来为了分兵相救孔大人,二千弟兄一败涂地,没几个活着了……”

这人说到后面已经声音哽噎。

陆鸿没想到这其中还有如此变故,他对眼前这些人的恼怒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重,于是他沉声问道:“敢问阁下是何人?”

那人正低了头擦拭着眼泪,此时听到陆鸿问话,当即挺胸立正,行了个军礼道:“回将军的话,职下清灵军十一团校尉赵清德。”

赵大成在边上嘟囔了一句:“倒是老子本家儿!”

陆鸿冲赵清德点点头,转向梁海道:“梁副使,你有甚么打算?”

梁海拱手道:“陆将军的大名职下是早有耳闻的,既然将军在此,清灵军但凭调用!”

陆鸿早有计较,当即说道:“好,现在就去取了清灵军,妫州城先放一边,咱们打下广边军大寨要紧——范录事,修书一封给蓟门关,通知朝廷广边军变节,命他们守好关隘,不得轻易开关!”

范翔答应一声,当即修书用印,命人快马驰回蓟门关。

那梁海听他竟不打算攻打妫州,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遵命下来。

平海军当即整束人马,绕过妫州城往西,向清灵军大寨进发。

清灵军大寨与妫州城相隔只有六里,依托桑干河而建,一寨一城互为掎角之势,原是易守难攻的好布置,谁知竟落到如今这般惨淡光景。

平海军一到清灵军大寨,陆鸿便在梁海的帮助下取得了指挥权,除了陷在城中的十一至十四团,剩余三十二团都默默地接受了他的节制。

陆鸿当即下令将两军成一军,重编整合,百人一哨、千人一团、五千人一旅,共一个骑旅三个步旅,自任军指挥,梁海、江庆为副,赵大成、古超兴、赵清德与原清灵军一团校尉李霖各率一旅,两个时辰之后便整编完毕。

到了傍晚时分,四名新旅帅与二十名新任团校尉便已齐聚帐中。

这些人虽然遭逢变故,但是陡然之间都升了官职,手中的兵权大大提升,因此都对陆鸿的改编表示拥护。

况且他们如今群龙无首,人心涣散,正需要一个足够官职和足够能力的人来领导。

而陆鸿的出现显然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如今他们的新指挥使就坐在中军帐原先雷将军的位置上,高大的身影在烛光下忽明忽暗,仿佛一尊石像凝然端坐,却不知在思考着甚么。

梁海此时已经洗净了头脸上的血污,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与那个年轻的江副使对面而坐。

他恍惚间有些走神,只觉得这位江副使也过于年轻了些,这帐中坐着的,哪个不是四十岁朝上的老军旅,没有这么多年的经验资历做底气,谁敢老气横秋地坐在这堆六七品的军官中间?

可是面前这位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新同僚,却穿着一身从六品深绿色戎常袍,衣领襟口笔挺利落,气定神闲地坐着,丝毫瞧不出是个新上战场的雏儿,倒像是当了十年兵的老军一般。

他不禁在心里啧啧赞叹,这小子也不知是谁家的后生,又或是有甚么样的背景,论气度倒把好些个在坐的军官比了下去!

可是他似乎忘了,有一位也是这般年纪,却穿着浅绯色戎常袍的正经将军,此刻就坐在他左手上方……

这不是因为梁海有意忽视了他,而是在这些人见到陆鸿第一面起,都觉得以这般威风,如此豪杰,穿着这身衣袍简直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都在静静地坐着,几乎大气也不敢多出,可是陆鸿迟迟没有做出任何指示,反而似乎在等待着甚么。

这时门口脚步声响,小金子掀了帘门进来,先向各位行了一礼,然后向坐在上首的陆鸿禀报说:“大人,您料得不错,毕大维果然派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