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178)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梁海仔细一想,赵清德确实是对自己说过的,但是当时只说“将军都没起身,不是敌人”,这种没头没尾的话让他如何分辨?

“那些友军是甚么来头?”陆鸿问道。

赵清德说:“是神策卫的。”

陆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没再多问,反正明天一早大家起了来,自然就能当面问个清楚,晾赵清德这种闷嘴葫芦也不会先问出多少料来给他。

不过刚才赵清德一句“神机妙算”的马屁倒也提醒了他,自己似乎确实很久没有亲自操刀上阵了……

打广边军大寨,他没动手;相救神武卫,他也没动手;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奚人部族,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基本上都是几个旅帅自己就干了。

今天这一仗他甚至连帐篷都没出,只隔着篷布问了两句,睡着大觉就打完仗了。

这么一想,他好像还真有点当智将的潜力呢!

嘿,至于这个智将是不是和“躺将”、“懒将”划上等号,那就另说啦。

怪不得前两天小五子夸自己稳重了,当时他有些莫名其妙,原来是这么个道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那部神策卫的领军校尉便趁着大军还没动身来拜访陆鸿——其实距离赵清德他们杀敌回来还不到半个时辰。

此时正值斥候营换班的时候,陆鸿正大马金刀地往折凳上一坐,手里捧着一碗热面饼子菜汤呼哧哗啦地喝着,前头说的那种爱吃硬饼子的人当中,就有他一个。

在这方面他跟赵清德可以算得上是“臭味相投”,而赵清德这时候就蹲在他的马扎边上,手里捧着的海碗不比他的小,吸溜面饼和菜叶的声音也不比他低,两人就像竞赛似得,风卷残云一般将一碗面饼子菜汤倒进肚子里去了!

他们的中间放着一口铁锅,里头还飘着半碗这种样式的好吃食,小金子伺候在边上,一面咋舌一面用汤勺给他们盛舀着。

本来天光尚未全亮,草原上是不敢生火的,但是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十几个兵扛着铁锹将那座小山包硬生生刨出了一个洞口,拾了干柴草架在洞里点着,洞口外面用帐篷拦着,便不虞被瞧见火光了。

只要再勤快些将冒出头的烟驱散了,那便万无一失。

陆鸿他们就首先享受到了好处,没睡好总得吃好不是?

此时他就端着还剩半碗的热汤,举着手热情地向归营的斥候兵们打招呼。这是他第二碗了,底下还捞了些碎牛肉干煮的渣子,总算是有点荤腥味道,因此不舍得像前头那般几口就喝了。

这时那位段校尉便来拜见了他。

这个段校尉的来头陆鸿并不多么佩服,但是对于段校尉的老子,陆鸿是十分景仰的——宏武馆的段总教头!

几乎每一个从宏武馆科班出来的军官们都对段总教头尊敬有加,这位老爷子六十八岁高龄,还在宏武馆里督导着好几门的功课:刀术、弓术、策论、操演,因此凡是大周武科出身的基本上都受过段总教头的教导。

比如花源、江庆、陈森……

因此老爷子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的诡计

陆鸿不是正经科班出身的军官,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大周军中两棵常青树之一的段总教头的景仰。

除了段总教头,另一位就是威震西北数十年的裴征裴老帅,这两位老爷子之所以被称作大周军中的两棵常青树,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几样共同点:年纪大、资历深、门生故旧遍天下,受过两位老爷子恩惠的后生也是数不胜数!

于是陆鸿很客气地站了起来,郑重地与段校尉还礼。

段校尉这人虽然本身能力并不高,但是因着老爷子的关系,在军中二十几年混下来也是顺风顺水,全然没受过半点排挤不说,官衔也轻轻松松升到了正六品,而且这次禁军特地把他带到草原来,也有送些功劳扶上五品的意思。

在周唐,上五品称作“通贵”,因为文官至此而称大夫,武官称将军,各种实际的俸禄补贴好处也要高出一大截,而象征尊贵门户的爵位,起点也正是五品。

“陆将军你好!”段校尉显然是个直爽仗义的人,从他连珠炮般的说话便能看得出来,“昨晚多谢贵军的收留啦,险些被那帮狗腿子给剿了!请问贵军这是往哪去啊?要是合意哩,我们就凑一道儿作伴走;要是不合意,或者贵军瞧不上我们这几条丧家犬哩,那就拍拍屁股分道扬镳罢了!来日回到中原假如有幸朝面,我老段再请你吃酒感谢。”

陆鸿觉得这人可比前头神武卫那帮子藏头露尾的强多了,于是连忙让小金子盛一碗汤来招待,同时表示欢迎:“我们打算去濡河谷东口看看是甚么境况,段校尉不嫌弃的话可以和咱们结伴,多个朋友也多分热闹。”

段校尉对小金子送来的面饼子菜汤并没有多加推辞,接过来便吸溜溜干了半碗,“哈——”地长吐了一口气,咂吧着嘴说:“那承将军的情。放心罢,我老段反正也不大会打仗,将军说怎样我们便怎样——不过哩,濡河谷东口还是不必去啦,那里还堵着四万多契丹军,去了怕是走不脱!”他把一碗汤喝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商量着道,“贵军能不能匀一些粮食出来,我们还有三百来个弟兄没饭吃……”

陆鸿一惊,没想到这些人看起来生龙活虎的,其实已经断炊了。

他往神策卫所待的地方看了一眼,果然见那些兵都伸长了脖子朝这边看,同时吃力地咽着口水,于是赶忙让赵清德去找范翔,匀一顿口粮出来给神策卫的人。

他们八千多人,一顿口粮就够这三百多人吃上七八天了!

“围攻濡河谷的敌人不是已经散出来了吗?”陆鸿亲自给他舀了一勺,嘴里问道。

“没有,只散了一部分!”段校尉伸出碗接了他递过来的两勺汤,由于饱经风沙而坑坑洼洼的脸上闪过一抹后怕的神色,接着前头的话说,“两胡主力还聚集在东口,西口有两万,别的都散到这左近了。”

“大军还在谷中?不是已经断粮突围了?”

“没有的事啊……”段校尉不知道他从哪得到的小道消息,“大军完完整整地在濡河谷,辎重粮草也都在,攻防器械都有,再支撑十几天没甚么问题!”

陆鸿的汤勺悬在了半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段校尉自顾自地继续说道:“王大将军命令我们神策卫和神武卫化整为零,分批翻过山头突围,然后到各处去求援。前两天约莫是被胡狗发觉了,便散了四五万兵马出来清缴,我们这一团的口粮就是逃跑时丢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胡狗子们不仅大范围地清缴,而且已经集结了几千人开始对北口守捉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另外有三万去打广边军大寨了——听说本来已经打下来的,又被边军抢回了,原来就是你们干的!”

陆鸿一惊:“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只有十万,怎么还能分兵三万去打广边寨?”

段校尉给他问的有些莫名其妙,而且感觉他的情报都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于是奇怪地道:“谁告诉你只有十万的?整整十五万!”他伸出两只手翻来覆去也没数够了十五个数,只得胡乱比划一下,说道,“奚人五部、契丹八部总共是十万兵马不假,可是他们还有无数小的部族啊,随便征了两万,又借了三万室韦军,可不是十五万嘛?”

陆鸿将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在脚地里来来回回地踱着脚步,口中喃喃地说:“不可能……他为甚么要骗我……他为甚么要骗我?”

他的心中没来由地慌乱起来,甚至隐隐约约预感到一个极为可怖的事情!

他不愿意去相信,也不敢相信!

段校尉见他这般异常的样子,忙问:“陆将军你咋啦?”

陆鸿忽然瞪着他问:“神武卫的迟重迟校尉明明告诉我说敌军只有十万,怎么就变成了十五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