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09)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至少一上来就给这座城池的重建和升级定下了方向和基调!

如今平定坊以南已经建起了四个坊,包括岩州衙门和集安县衙,以及第一座官医馆和州学的所在。很显然,城北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岩州政治文化中心地段的雏形。

不过按照陆鸿他们所走的方向,目标显然并不是在城北这一块儿,而是一路往南。

在城南一片新立的坊中,那里原先鳞次栉比的茅草屋,已经大面积拆迁完毕,并且逐步建成了一套市坊的轮廓,曾经聚集在内城外围的商肆店铺已经有三分之一搬到了这里。

一见到南市二丈高的新立牌楼,和热闹非凡的街市,朱胤原本有些愁容的脸上便立即漾开了几分喜色。

刚刚入驻的店铺都按照统一要求,在“茶”、“酒”、“肉”、“布”、“米”等等各色各样的招牌前头,清一色地带着两个醒目的前缀——“朱氏”!

穿着具有明显高丽土人特色丰庆的买家们,怀着几分新鲜劲儿在两边稀稀落落的店铺之间左顾右盼。

年关将近,他们怀揣着打击傉萨土豪们分得的,为数不多的钱财,一边在心中暗自考量着,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这些钱置办更多的年货,一边默默地记下货架上的价格,然后偷偷地计算比对着……

如今的市集上按照陆鸿的要求,所有的商铺都必须在货架之上对商品明码标价,用最简单的数字标出市价——当然了,假如顾客与店家都有意向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标示出来的市价,再进行合理的讨还。

实际上,对于这些刚刚接受了改朝换代的百姓来说,刨去置办新房的钱,他们身上就再没剩下多少可以支配的了……

因此大部分人都是瞧完了行市,便恋恋不舍地从布铺、肉铺面前离开,甚至走了十几步都还要不断地回头,向那些一刀刀新鲜的肉条和一匹匹漂亮的彩布流连张望。

当然了,即便是如此窘迫的生活,也能让这些要求低得可怜的百姓们万分满足了。

想想几个月前罢,他们还在为下一顿饭而担忧,还在生怕一不小心惹恼了傉萨或者他老人家的打手们,而遭到断粮的报复……

陆鸿从城北逛到城南,看着一路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原本郁闷的心情已经渐渐平复过来。

岩州城目前取得的成绩,其实与新上任的岩州司马白居易还没有多少关系,一直在埋头做着这些事情的,还是我们的集安县令、曾经为了给洪成挪位子而被陆鸿安排到岩州来的贺纶。

要问集安县和岩州有甚么关系,岩州城取得的成绩又跟贺纶有甚么相干?

其实前头已经说过了,在陆鸿最早提出推广州县制的时候,便新设了一个集安县,作为当时还叫仓岩州的治所。

因此,岩州城其实就是集安县城——就好像青州城其实也就是益都县城罢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

一行人走了一段,刚刚转过一条街巷,前方一个酒楼中突然冲出来一名掌柜打扮的人,拉着朱胤便叫道:“大当家,果真是您老人家!”

这人脸圆肚肥,说话时一双小眼中既焦急又欣喜,仿佛是一个遇到了极大困难的人,突然找到救星一般。

朱胤被他拽着衣袖,眉头微微一皱,刚刚想要甩脱,却又忍了下来。他强行按捺住脾性,略带了几分不满的口吻说:“是我,到底出甚么事了?”

他见这掌柜的神情,便知有事,加上对方的目光一直往店里头瞟,心里便估摸着,怕是店子里出事了。

面前这人他倒认得,过去是在淄州他名下的一间酒楼里当二掌柜,能力也就平平,因为安东这边大面积撒网,正是急缺人手的时候,便将此人调了过来应付场子。

说起来,他偌大的朱氏商号和安东都护府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

两家现阶段可以说都在创业守业、大铺摊子,因此都不得不面临两个极为重大的问题:缺人才,缺钱财。

其中人才尤为关键,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钱这种东西,此处没有可以上别处腾挪,而且今日勒紧腰带花出去三分,明日便能收回四分,只要市面仍然在流转着,总是有办法弄到手。

但是人才却等不及现生,况且即便生出来就能干活儿,也得等着怀胎十月不是?

等到十个月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正因着这种人才十分紧张的情况,朱大东家便只能先派一些二三流的脚色到安东来。

没办法,他不能撂下中原的老本,把精锐都填到安东来!

安东这边可以由得这些人犯错儿、并在犯错之中长进,因为朱氏在此绝无对手。

但是中原那边,除了庞家这个劲敌之外,还有关中和陇西等几个商会,都对他的崛起虎视眈眈,半分也疏忽不得。

饶是如此,他也已经不得不放慢了在中原扩张的脚步,改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了……

因此上,朱大当家对安东这批人不中意的多,瞧得上的少——仿佛眼前这个郝掌柜,虽然四十多岁的人了,除了嘴皮子还利索点儿,做生意还是嫩得很。

不过说来也可以理解,毕竟这郝掌柜从商的时间也不长,也就半年的时间。

这人从前不是做买卖的,而是管着驿站的驿丞……

他问那郝掌柜出了甚么事,岂料对方根本没做理会,而是把两只眼睛瞧得直愣愣的,盯在前面的陆鸿身上打量。

朱胤实在是气不打一处来,刚刚才好转了一点儿的心情立即又沉入谷底,当即严声喝道:“不得无礼!”

郝掌柜身子一颤,总算从怔忪当中回过神来,指着陆鸿迟疑地说道:“这位相公,咱们怕是相过面儿?”

朱胤铁青着脸,正要发作,却见陆副都护忽然笑道:“怎么,郝驿丞,另谋了高就,便贵人多忘事,不认得区区在下了?”

郝掌柜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两眼瞪得好似铜铃一般,不可置信地指着他说:“您大人莫不是……平海军的那位大将军?”

此时陆鸿也穿着便装,浑身除了一套直板板的棉裤加上最新的“短款”棉袍,便在外罩了一件藏青色的厚实长衫,除了脚底下踏的一双鹿皮靴还能略略显出的不同寻常的身份外,旁的行头半点儿也不出奇。

因此时隔如此之久,这郝驿丞还能认出他来,也算是不易了。

说起来,这郝驿丞也就是当日陆鸿从神都赴任平海军,在章丘歇脚时,那个蒲姑驿的驿丞郝年,外号叫做“耗子”的那位。

当时陆鸿恰好在被萧婉的驮队引起了注意,这郝驿丞还曾奉他的命令,一路往神都去打听过这支驮队的行程,也着实吃了不少辛苦……

只是没想到,今日却在安东遇见了他,还改头换面,成了朱氏的一名掌柜。

这可真是世事难料了!

“呵呵,是我,不过我现在不在平海军做事了,跑到安东来混日子。”陆鸿笑呵呵地说,他乍见故人,心情也随之开朗了些,随口便开了个玩笑。

一旁的朱胤见他二人一个是天边的人物,一个是地上的贱民,居然相识,不禁大为讶异。

他与白三对望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不便再叱喝那郝掌柜了。

郝年听闻陆鸿这么个说法,以为他犯事儿吃了官司,暂时赋闲了。

也正常嘛,这年轻人带兵的架势霸气是霸气,不过脾气太冲了些,见风就是雨的,当年为了一支驮队把大伙儿都折腾得够呛,原是容易犯事儿……

他便点了点头,好言安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就好似你老哥我,树挪死人挪活,不也做了掌柜,比原先风光多啦!你又认得咱们大东家,那可是顶了天的机缘,还愁没事做吗?”

他刚才还大人长大人短的,如今却要做人老哥了,顺带着给朱胤也拍了一记马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