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20)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而这个南唐王子的背后,肯定还隐藏一个更加神秘的南唐藩王李嗣原!

他也终于明白,契丹与奚这两胡近年来不厌其烦地与中原抗衡,原来背后一直有人在蓄意地推手。而且,说不定这个阴谋,已经酝酿了二十年之久……

正在此时,身后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两人的思绪。

回头望去,只见一人一骑正飞快地疾奔而来,马上的骑士手中高举着一只竹筒蜡封的密信,正冲着二人大声喝道:“快闪开,斥候十万火急!”

陆鸿和汤柏连忙勒马让到桥边,那骑士一阵风一般便绕过天枢,从左掖门径直冲入皇城之中……

“好像是朝廷密探的急报……”汤柏看着那人消失的背影,皱着眉头说道。

两人心中都惴惴然,颇觉不安,并且感到外边必有大事发生!

如今内外皆乱,大周真是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啊……

眼见着天色已然不早,两人来不及感叹,便急急忙忙进了皇城,然后下了马,在早已等候多时的小太监的带领下,穿过重重衙门庭院,打重光门进入了东宫。

可是,他们刚刚走进太子妃安排的宴厅,却被广平郡主独个儿迎住了,并且告诉他们说:“两胡出了大事,太子妃已经陪着太子进宫去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

“甚么事这样急?”陆鸿随着广平来到暖融融的宴厅之中,随手便脱了外袍,交到下人的手上,开口便问。

许是宴会郑重的原因,今日广平穿了件汉式对襟,腰间彩绦围束,将平日里袒露的锁骨和半截胸膛遮掩了起来,不过依旧未能掩盖住她散发着妖娆魅力的动人曲线。

那张可堪绝世的脸庞上,未施半点粉黛,整个人显得恬静素雅,倒与她过去的形象大相径庭。

这位无数后生老官们明追和暗恋的尤物,一年不见,气质上仿佛发生了一些说不出的变化。

陆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在这个充满着坚强和理想的女子身上,仿佛少了一些甚么,又多了一些甚么。

她曾经那双勾人魂魄的剪水双瞳,此时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只那么慵慵懒懒地在榻上一坐,柔柔弱弱地向陆鸿和汤柏伸出素手相请,竟别有一番韵味。

等到三人都落了座,广平才摇了摇头,茫然说道:“使者来时含糊其辞,只说两胡生变……本来该由母亲太子妃亲自宴请两位贵客,不过太子的身子,你们是知道的,此番进宫去,太子妃得陪在身边……”

她说话间眼神之中透着满满的忧愁意味,太子毕竟是她的父亲,如今身子骨时好时坏的,已经持续将近一年之久,怎么不叫人心忧?

不仅是她,就连整个东宫,都笼罩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气氛。

或许东宫这一隅之地,就是整个大周的缩影罢……

储君乃是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

汤柏听了连忙欠身道:“不碍的,太子的身体要紧,太子妃可是辛苦了。”

广平“嗯”了一声,点了点头,并未多做表示。

见了这般情状,陆鸿心中突然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瞧汤胖子这模样,以及广平如此随意的态度,莫非这家伙已经偷偷靠上了东宫?

他带着疑问的眼神向汤柏望去,对方显然感觉到了他的目光,偏过头来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等于是承认了陆鸿的猜想……

好哇!闹了半天,就老子一个算是外人!

陆鸿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他并没有责怪汤柏欺骗了他,反而给予了深深的理解和敬佩。

如今东宫的光景任谁都能瞧出几分端倪,很多过去亲向太子的人都陆陆续续地敬而远之,甚至投向临泉王那边了!

汤胖子在这个时候还敢趟下这道浑水,旗帜鲜明地站到东宫残缺不全的阵营里来,显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念的!

——虽然陆鸿并不知道促使汤柏这么做的原因。

不过,他猜想着东宫这次请他赴宴的目的——可能想要拉拢自己这位边疆大将?

他敲敲桌面,谢过了侍女奉上的茶汤,举目向广平望去,忽然问道:“圣君只招了殿下?”

广平听了神色一阵慌乱,她当然明白陆鸿问这话的言外之意:遇到这种大事,皇帝有没有招临泉王!

“还有临泉王,也一并招去的……”她垂下了细长的睫毛,似乎连她自己也觉得,这件事的意头非常不好。

实际上,陆鸿并不知道,皇帝找二郎议政,在最近一个月中,已经是常态了……

此时门外有人轻轻地敲了一下门,一名侍卫在外低声禀报:“郡主,崔相来了。”

听了这话陆鸿悚然一惊,怎么还请了崔景芝?

同时他立刻意识到,太子和临泉王的争斗,已经这么明朗化了吗?!

此时广平与汤柏都已经相继站了起来,面带着几分恭敬的表情,望着半掩的门口。

陆鸿也只得随之而起,垂手肃立。

“请崔相进来。”广平温柔的声音响了起来,大门便应声而开。

只见门外一名相貌清癯的老者面带着几分沉着的微笑,朴素之中见风度,缓步走了进来。

此人进门之后便朝广平郡主施了一礼,然后向执礼躬身的陆鸿和汤柏点了点头,径自在对面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呵呵,来晚了。”崔相带着两分歉意,向广平郡主颔首道。

说完他的眼神不经意地扫过陆鸿身上,也不知在想些甚么。

这个他曾经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的后生,近两个月倒是给了他不少的惊讶。

从他的东床快婿孔良的信中,崔相才慢慢了解,原来这位年纪轻轻的陆副都护,绝对不止是一个只懂得厮杀的莽撞军汉!

而且,随着他的了解越多,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年轻人让他吃惊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最近他每每看到孔良新寄回来的信,其中关于这个陆副都护的叙述,都让他暗中感觉,假如此子早生十年的话,大周政坛绝不是如今的格局!

只可惜……

“崔相事忙,不碍的。”广平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轻描淡写地将这事带了过去,“殿下进宫去了,咱们便开始罢。”

崔景芝显然早已得到了急报进宫的消息,因此并没有表现出惊讶的神情,而是平静地道:“无妨,太子自有军国大事要参断,此间就由老夫代劳罢了。”

这话听得陆鸿莫名其妙,这崔相要代劳甚么事情?难道太子真的找他有事?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对面的崔景芝忽然向他看了过来,眼神定定地在他身上打量了两圈,朗声笑道:“这位便是陆将军罢,鄙婿对你可是颇为推崇啊!”

陆鸿客客气气地欠了欠身,谦恭地道:“那都是过奖之言,孔长史才高德显,职下与他同僚,获益匪浅。”他一面谨慎作答,一面暗自揣摩着崔相对他的称呼。

按常理来说,崔相在公面上应该称他的官职为“陆副都护”,假若关系亲近一些,又是私下相谈,甚至可以长辈的身份称他为“见渔”,或者“陆贤侄”,但是这“陆将军”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他没有察觉到的是,此时的汤柏,已经深深地垂下了脑袋;而广平郡主美艳的面庞之上,也闪过一丝戚色。

“哈哈哈……”崔相大笑了两声,忽然问道,“陆将军准备在神都忙碌到几时啊,若有闲情,不妨至老夫府上一叙。”

陆鸿微微皱眉,本能的直觉告诉他,这崔老请他过府一叙甚么的,不过是客套话,其真正的目的,却是问他在神都逗留的时间……

“约莫一个月罢!”陆鸿估摸着说道,“此来事务繁多,安东诸般人事、物资都十分匮乏,急需向朝廷申请一大批增援过去。此事涉及到户部、吏部和兵部等好几个衙门,扯起皮来恐怕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不过您就兼任着户部尚书,钱的事情应当好办了,呵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