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68)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况且,他还是大周与契丹联盟的中间人,结盟的仪式怎能将中间人辟除在外,岂非无知?

最重要的是,他是如今大周三军统帅,直接掌握着大周命运的那个人,就连曹梓现在站到他的面前,也要尊称一声“陆帅”,大周能够苟延残喘,还能令外族臣服,并且举办这祭天大典,大抵也是他的功劳!

可是如此重要的一项大典,注定要录入史册之中的仪式,却将他拦在门外,这简直无耻之尤!

就在谯岩仍然为了没能尽兴而惋惜的时候,却陡然感到一股让人心惊胆寒的煞气扑面而来,他吓得打了个激灵,连忙抬眼望向对面的陆鸿,顿时脸色大变。

此时陆鸿的脸上完全没有半点儿愤怒、狰狞的表情,甚至可以说就没有表情!

但是谯岩分明感觉到那股煞气之中夹杂着无数狂躁暴怒之意,令他只在一瞬之间,便好像被暴雨侵袭了一般,汗透重衣,脸色也骤然变得煞白,甚至连双腿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可是他眼前的陆帅分明甚么也没做,他就好像看到了一座山,正威严地俯视着自己,仿佛只要自己稍有不恭,便会立即被碾成齑粉!

“陆……陆帅,小陆!”

谯岩穷尽了所有的力气和勇气,才叫出了这一声,然后那股令他动弹不得的巨大威压便蓦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顿时感到浑身虚脱,瘫软在了椅子当中。

一怒之威,竟至于斯!

谯岩暗想着,努力地喘了口长气,好歹算是活泛过来。

陆鸿没想到自己一怒之下,便将甫清先生吓成了这般模样,他连忙上前扶住,带着歉意说道:“先生,对不住,您没事罢?”

谯岩额头上淌下两道冷汗,渐渐恢复了些,虚弱地摆摆手道:“不妨不妨,老了……你为何如此?”

陆鸿微怔,却没答他,而是问道:“方才那些话,真的是陈州王亲口对你说的?”

谯岩想了一会儿,才记起自己带的话,便咽了一口唾沫,摇头道:“倒不是,殿下见过契丹王之后,便同宗正寺的两位大人继续讨论祭天大典的事情,听说因为事起仓促,大典的仪式很多细节都不完善,殿下要加紧赶工。”

这话说得陆鸿一头雾水,奇道:“那你说是殿下派你来转告我的?”

谯岩道:“不,我并未见到殿下,这话是令弟效庭说的,他担心你这兄长的伤势,让你少劳累些。殿下吩咐过,他不在时,效庭可代他说话……”

陆鸿心中大为震惊,更甚刚才,甚至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

甫清先生临走时身体还有些虚弱,全靠小金子他们搀扶着,才走出了营地。

就在离开军帐之前,他还十分感慨地叹道:“如今这天下,是越来越瞧不清了,虽说殿下行这仁人勇士之举,我这把老骨头必须奉陪到底。但是我们这些老弟兄,还是更加喜欢当年在桃李园说念唐诗、追忆贞观的怡然时光……”

这句话也不知是对陆鸿说的,还是他在自言自语,总之说完之后,便摇摇头,在侍卫们的搀扶下,缓缓消失在了帘门之外。

陆鸿还在因为胡效庭的那个“建议”而感到恍惚,并没有留意甫清先生话中的那些特别的字眼。

过了一会儿,外面动静渐消,帘门掀处,胡小五走了进来。

陆鸿有些愣怔地瞧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只是默然想着刚才的那些事情。

“鸿哥。”胡小五说道,“你相信效庭是真心为你的伤势考虑吗?”

陆鸿一愕,似乎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只是淡然问道:“你想说甚么?”

胡小五沉默了一会儿,道:“其实你知道我是甚么意思,对不对?你应该小心一点效庭,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孩子了!”

“你见着他了?”陆鸿问道。

“嗯,我陪小金子去陈州王那里送信的时候,见到了。他对我还算客气……”

胡小五说着,脸上没有半点儿表情。

陆鸿有点儿魂不守舍的样子,闻言点点头道:“哦,那就好。”

“好啥?”胡小五皱起了眉头,似乎对他鸿哥的迟钝感到十分不满,“客气是客气,但是一点儿也不亲热,叫我‘胡校尉’,你说他妈的气人不?”

“效庭现在应该是陈州王的幕僚,他前年就在神都为陈州王秘密收集情报了,没想到两年不到,在陈州王亲事府已经如此说得上了……”

胡小五没理会他的感慨,又道:“还有,你难道不觉得刚才谯岩说的那句话很奇怪吗?”

陆鸿奇道:“他刚才说甚么了?”

胡小五已经懒得理他,翻了个白眼,转身掀开帘门便走了出去。

……

……

当天下午,陆鸿的军营之中有八千兵马离开驻地,向河西城出发,另有四千向郃阳城而去,这是陆鸿交割给陈州王的第一批兵马,已经尽数开往王兖指挥的前线去了。

至于第二批、第三批何时交割,陆鸿没有再提这茬,甚至还会不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至今都是未知之数……

到了吃夜饭的时候,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有人专门赶到军营里来,找到相熟的士兵或将校,来分享今日城内的“新闻”。

当然了,这些巴巴地赶来传话的人所说的消息,也都是“听说”的。

消息很杂,但是主要的有两个——其一是,契丹王萧婉答应嫁给陈州王的长子,荥阳郡王;其二便是,陈州王的亲事府新到了一位很年轻的幕僚……

其实亲事府当中多了一位幕僚并不算甚么了不得的新闻,至少与前一条相比,那简直就不算是新闻!

但是这幕僚的身份,和所做的事情,却万万不简单。

传话的人们都“听说”,这位幕僚十分年轻,年轻得有些不像话!

有多年轻?

陆帅年轻不?这位幕僚比陆帅还要年轻好几岁——因为他就是陆帅的亲弟弟,也是陆帅身边那位胡校尉的嫡亲堂弟!

听闻这种说法,有些人觉得很新鲜,但是也有人立时反应过来,并且很奇怪地问:他既然是陆帅的亲弟弟,又跟胡校尉是嫡亲堂兄弟,那他到底姓陆,还是姓胡?

传言的人当即答道:姓胡!

至于为甚么会发生亲兄弟姓氏不一样这种事情,传话的人显然也说不上来。

但是他们要传言的内容和这位胡幕僚的姓氏根本没有半个钱的关系,所以显然最先传出这些话的人并没有做过细致的考究。

他们真正想说的是:这位胡幕僚在陈州王亲事府说话很有分量,听说他小小年纪,就为陈州王出谋划策,立过不少大功!但是今天却被陈州王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于是旁人便要问了,这位胡幕僚既然为陈州王立过大功,又是陆帅的亲弟弟,那么陈州王至少也该给他几分面子,为何要当众训斥?

听到这个问题,传话的人们便松了一口气,终于顺利地引出关键问题了……

“因为胡幕僚念着陆帅的腿伤,怕他辛劳,就把陆帅从祭天大典的名单中划去了。谁知这件事做得不大稳妥,这胡幕僚也是关心则乱,没意识到祭天大典有多么重要,这可犯了大错儿了!陈州王听说这事之后,才将胡幕僚训斥了一顿。”

那个传话的人说。

听他说话的是左虎,这两人是巨野老乡,前不久在一次交接当中叙上了乡党情义,没事的时候一来二去喝过两次小酒,关系虽然算不上极好,可也算是个能说说话的人。

“那后来呢?”左虎笑眯着眼,看似很感兴趣地问道。

可他的乡党却有些奇怪,说:“甚么后来?”

实在是他要传的话就是这些,而且最关键的内容已经传到位了——陈州王为了陆帅,把自己最亲信的幕僚都训斥了一顿,可见这同袍情深、患难义重,陈州王不愧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大公无私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