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72)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难道权力真的可以使人产生如此无法自拔?

他琢磨着,等到回去绛州之时,是不是应该劝劝他的老上司——权力固然重要,固然能够实现男儿抱负,但是也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要给陆鸿举几个例子,比如伍子胥,比如韩信……

他以为陆帅的见识自然要比自己多得多,那么造成如今这个偏颇的,应当便是常言所说的“当局者迷”了罢。

对,江庆认为自己应该最那个“旁观者清”的人,来给陆帅这个当局者一点儿提醒。

而且他相信,自己并不需要点得太透,如陆帅这么机敏的人,自然能够明白他的用意!

江庆打定了主意,方才因为惧怕陈州王而忐忑纠结的心情也渐渐平复过来。他向后催促了两句,便驾着坐骑加紧速度向绛州赶去。

……

……

陆鸿在绛州并没有一刻闲着,因为他的对手姜炎,也没有一刻闲着。

就在江庆赶回绛州城的时候,陆鸿早已经不在军营之中,甚至连侯义与孙山那两个旅都已经随之消失了。

陆鸿率军去了太平县。

太平县是绛州八县之中最北端的一个,再往北三四十里,便是赵大成与左虎驻扎的太平关,也就是绛州抵御太原军的第一道要塞。

这个县城看上去很普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它曾经是南唐猛将尉迟恭的封地。

尉迟恭封号鄂国公,太平县当地便有一个鄂公堡,不过经历两百年的变迁,这鄂公堡已经全然不复当年模样,而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集镇存在着。

所以陆鸿此行的目的地并不是曾经在晋汾一带大名鼎鼎的鄂公堡,而是从太平县城到太平关之间那数十里的广阔原野——昨天传来的消息,说是在这片沃野之间,有人发现零零星星南唐斥候的行迹!

因为河道密集、水量丰沛的原因,太平关向东北至晋州襄陵县、南达太平县这一片广袤的土地,皆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膏腴之地,曾经这一片人口繁盛,粮产丰富,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誉。

因此太平县在丰庆六年的户部统计之中,连续四十年被定为望县,户数超过四千六百,口两万七千三百余。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如今的太平县人口不足当年十之二三,在与太平关之间的土地之上,出现了大量的抛荒,以及数十里渺无人烟的境地。

陆鸿在最初得到唐军斥候的消息时,便课外的重视。

因为这种荒野地形之中,极易藏人,如果让姜炎有机可乘,或者找到突破太平关的软肋,那对于整个大周的战局来说,未始不是一处致命的弱点……

因此他决定亲自前往,搜集第一手的确切资料。

当然,另一个使他格外重视太平县的原因是,陈三流数日前传来消息,太平对面的晋州襄陵县,曾经有大量军队活动的痕迹……

他准备探查完那片野地之后,便用侯义与孙山的步军,接手太平关的赵、左二骑旅的防务,然后由他亲自率领骑军出关,往襄陵县去摸摸底!

太平县曾经的沃野之上,抛荒的情形比陆鸿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他们这一部近五千人马,在赶了一天半的行军之后,终于抵达了他们预先设置的目的地。

陆鸿骑在马上,放眼望去,在一片连绵起伏的枯黄草海之中,只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那些都是在战争中来不及逃亡,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留在了故乡的人们,继续同土地奋斗的结果。

这些人是幸运的,他们能够多收一季的作物,在战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保命和存续的资本。

陆鸿看着那些少得可怜,却让人心中宽慰的绿色,不禁在心中暗暗想着:战争,不该发生在这种地方,至少今天之后,他不允许再在这里发生……

头一批三百位斥候已经全数散布出去,他们要在寻找敌军斥候的同时,要寻找或发现敌人可能逗留、经过的迹象。

陆鸿想要的结果只有四个字:时间、数量。

他要唐军斥候闯入这片原野的时间,以及闯入者的数量!

他要从这些内容之中判断,姜炎到底想要做甚么。

侯义的军队也在随时待命,不过他不负责搜索,而是负责逮捕、拦截和追杀。

他手下有二十四个哨,每一哨各自负责一个稍大的方向,而哨再分十个什,以什为单位各自行动,各部之间互相协同,互相配合,以暗号完成联络。

这就是陆鸿在平海军时对平海军的重组思路——着重哨、什这两个建制的训练和使用,以百人、十人为单位针对性地提高战斗力。

如今这种最新的兵制在陆鸿的首创、平海军的试行,以及汤柏在兵部的积极倡导之下,已经在大周军中完成了绝大部分的组合,特别是通过这场战争,已经多次验证过了这种制度相比于原先那种庞杂混乱的军制的优越性。

随着一声尖利的哨声打破了荒野之间的平静,在某一处的草海之中,突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紧接着,原野四面哨声大作,此起彼伏,骤然惊起了无数扑腾着逃向空中的飞鸟。

整个草原之中顿时便好似一锅大粥,在滚烫的火苗之上剧烈地翻滚着气泡。

随着厮杀声与惨叫声从远近各处响了起来,夹杂在哨声之中,愈发显得凄厉、可怖!

这片暗藏杀机的草原,开始猎猎燃烧……

(这两天更新慢,多担待。)

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

天边的晚霞将那火焰搬的光色铺洒下大地,整个原野都被染成了一片昏黄的景象。

喜子跟在陆鸿边上,奇怪地叫道:“这可神了,咱们虽说是来捉人的,可刚到地界就能逮到唐军的斥候?”

陆鸿没有鸟他,不过心中却对这小子的见解十分赞同,这原野方圆千余里,到处都是藏人的地方,怎么会这般巧法,让他们在最边缘的地方就能遇上?

便在这时,前方那片十分混乱之处,长草突然极速地向北倒伏,生成了数道笔直的沟壑,就好像一柄巨大的梳子,从浓密的长草之中划过!

陆鸿坐在马上,伸长了脖子,只见那些飞快向远处乱窜的黑影,撅着满是黑长茸毛的臀部,细短的尾巴在上下甩动,四只黑蹄没命似地狂奔……

他瞧清了样子,忽然笑道:“他妈的,是一群野猪……”

原本在边上严阵以待的侯义听了,一身紧绷的肌肉顿时放松下来。他忍不住啐了一口,嘟囔着咒骂几声,然后笑着道:“这帮混球,逮猪都那般大呼小叫的,以为遇上了敌人!”

这些野猪原本在荒弃的田野之中觅食,却在阴差阳错之间成了别人的食材。

派出去的三百名斥候总共捉了十几头野猪回来,剥洗干净之后便炖了一大锅,令众军分食。

捉捕野猪的斥候之中,有数人受了一些皮肉轻伤,另外一人伤势较重,也只是被竹签扎穿了脚掌。

至于那竹签究竟为甚么这么锋利,又是谁设在此处的,众人倒没有过分深究,一直认为是猎户设下用来捕兽的机关。

当夜无事,陆鸿虽然心中总有些毛毛躁躁的,但还是耐不住连日奔波的辛苦,早早便洗罢了身子,打算睡了。

谁知便在此时,小金子来报说,孙山孙旅帅来了。

陆鸿只得踢着木屐,又从草榻上爬起身来,说:“让他进来罢,天寒露重的。”

不一会孙山穿着齐整的军袍走进帐来,低着头,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

陆鸿一边系上腰带一边问道:“保田,这是怎么了?”

孙山见了他的模样,先是一愣,接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人,职下不知您已休息了……实在叨扰……”

陆鸿笑着摆摆手道:“不妨,左右无事,的确是准备歇了。不过既然你来了,那便说说话。”

孙山点点头,在陆鸿指给他的凳子上坐了半边,忽然愁眉不展地道:“大人,职下次来,是想说说今日受伤的斥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