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98)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好啦,你也甭管是谁的诬告,没这回事就好!”陆鸿很“道貌岸然”地说,“那你对人姑娘家到底是个甚么意思?”

“甚么甚么意思?”陈三流这回却是明知故问了,而且目光躲闪,几乎不敢向陆鸿看去。

“你装甚么蒜?”陆鸿见他犯怂,底气又足了起来,义正言辞地训斥道:“男子汉大丈夫,成与不成总得撂下一句干脆话来,可不敢耽误了香姑娘!”

陈三流无辜地辩白道:“冤枉啊!刚才请她出来,就是说这个事情哩。我让她好好找个汉子嫁了,我和她不合适……”

陆鸿感觉自己就是个白痴。

所以他“哦”了一声,装出一副很感慨的样子,说:“那……算你们有缘无分罢。”

……

元香的屋里。

李嫣甚么问题也没问,甚么话也没说,甚至根本没有跟香姑娘作任何交谈。

自打她一进门,元香就扑在她的怀里,一直哭到了现在……

她轻轻摩挲着香姑娘柔软的后背,幽然叹了一声长气。

如此岁月淡淡,时光流转,不知不觉便又过了半个月。

陆鸿的伤势倒是好得差不多了, 只是胸腔之间总感觉有股气提不上来,这股沉碍滞涩之感,让他十分不畅。

他也以伤势未愈为由,始终不曾参加朝会,也谢绝除了几位熟人的一应拜访。

好在同僚们都知道陆府的门槛高,也不来讨没趣。家中办红白大事的,虽说总少不了陆府的请帖,不过陆鸿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只教莫管家备了礼,客客气气送去了事。

实际上,他在这半个月间,根本就没回过修业坊的陆府,也没有去过城北的大宅院——他甚至根本没有进城。

是的,他一直就在李嫣的庄子里住着。

可是半个月后,也就是腊月初三的这天,陆鸿终于决定回城了,他要进宫一趟,当面陛辞丰庆帝,希望尽早离开神都,回青州过年。

当然了,他还有另外两件事:见一见胡效庭;告别老师。

见三个人,他打算用三天时间。面君这件事可以放到最后来办,然后就直接离京返乡。

这次李嫣也跟着他一道儿进城,一来她也打算进宫见见几位娘娘、太子妃、广平,二来她打算到时同陆鸿一起回青州过年。

于是几辆马车、数十骑士,便告别了南郊的庄子,浩浩荡荡地回到神都洛阳城。

陆鸿的马车刚刚驶到修业坊大直巷,却见巷口人头攒动,不论是布衣麻袍还是绫罗厚袄的都有,全都人挤着人,争先恐后地往巷内观瞧,一时间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

见了如此情状,陆鸿一声令下,陈三流当即带领侍卫赶将上去,连拉带劝,总算把巷口的人群给驱散了。

往里一看,却见花家二房除了花源之外的所有男丁,在一个中年人的带领下,正披麻戴孝,等在陆府门前。

那带头的中年人陆鸿依稀认得,是花大爷的长子,也就是花家孙辈嫡传之人,花承裕,外表与他的父亲花大爷倒有六分酷肖。

陆鸿连忙从马车上下来,正要向花承裕行晚辈之礼,花家众人已经哄然做出反应,一齐拜倒在他的面前。

“这……这是做甚么!花大叔,快请大伙儿起来!”陆鸿一面急忙去扶,一面加紧给陈三流使眼色。

实际上他心中一清二楚,花家这番阵仗,完全是因为他恪守承诺,果然杀死王睿的缘故。

上次来请托他的,是花大爷,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阵容,盖因请托事大,非要相应的大面子不可;这次因为专程来拜谢,却又再不可出动花大爷这辈的人物,一则太过,二则让花大爷向陆鸿行拜礼,陆鸿一定不能接受,看似隆重,反而不足诚意。

因此作为积善坊花家孙辈嫡传的花承裕亲自赶来,也算是极尽推敲了、恰到好处了!

而且多半还有私下谢意,那便需花大爷出面邀请,或打招呼了。

陈三流得了他的示意,便将人手分成两拨,一面加紧催赶围观众人,一面将花家上了辈分的先扶起来。

果然,等侍卫们硬生生架起了几个脸颊涨得通红的花家人,花承裕便不好再行坚持,口中朗声道:“花氏永感陆公恩德!”

便在陆鸿半扶半拉之下,站了起来。

余众见状,也说了同样称谢的话,这才按着辈分大小,站了起来。

陆鸿等大伙儿都站直了,才把脸色沉了下来,向花承裕责怪地说:“花大叔,这般搅得哪一出啊,您这是骂我了!”

花承裕的岁数实则五十有六了,沉稳内敛,一派君子风度,听了这话一脸正色地答道:“陆帅,该当此礼——若非吾弟花判英年早逝,原该他来作首。今日二房凋零,长兄服其劳,原是天经地义!”

陆鸿无话可说,只得再拜还礼,跟着便请花承裕及花家众人进府稍坐。

谁知花承裕以身戴重孝、诸般不便为由,只是不肯进门。告辞之前果然带了花老太爷的口信,约陆鸿但有空闲,便来花家一聚,老爷子亲自陪酒再谢……

陆鸿只得唯唯诺诺,答应下来,并且表示明后天准到。

花承裕带人告辞,人头攒动的大直巷这才重归清净

花家如此重的礼数,叫陆鸿一阵唏嘘不已。

当日安顿了一切,陆鸿便派人进宫递了奏疏,以告假回乡过年为由,请求陛见。

其实告假这种事情,放在一般官员身上的话,不一定非要如此隆重地陛辞。不过一来陆鸿既没有该管上司——或者说,他的上司只有丰庆帝本人——也没有主管衙门,更无别处请假;二来陆鸿的两重身份,决定他要离京,则必须亲自陛辞!

第一重身份自然是宰相。

宰相离京,不论公干、休假,皆是大事,必须皇帝本人首肯。若逢危急、事忙之季,甚至需要朝会公议。

有的人出任宰相之后,除非告老致仕,否则此生未必能够离京半步,也算是极大的牺牲了。

第二重身份更加重要,乃是京都留守大将!

每朝每代,京都永远当是守备最重之地,必有一二员真正大将镇守。

大周过往年岁,镇守神都大将数十员:首推“天下兵道居其半”的上柱国裴征、十六卫大将军、禁军五军大将军,加上其他未曾外放之散官、勋将,不设定员,因此少则二十二员,多则二十五六,却不似今日这般凋零。

如今神都之中称得上“大将”的,似乎并不足多少数目,十六卫残缺不全,硕果仅存的四位大将军,陆鸿自己便占其一,另外三位手下无兵无权,可以说是大周高祖则天帝以降,最是凄清之时。

在这般形势之下,陆鸿这位留守大将,更显得弥足重要。

因此他要请假,非陛见不可!

晚饭前胡小五进宫递的牌子,晚饭没吃完,便带来回话:请陆鸿明日进宫,在万象神宫——也就是明堂之中接见。

当夜无事,陆鸿一早便驱车赶到左掖门外,递了丰庆帝的手诏,以及自己的腰牌。

其实他只要说一声“进宫”,又有谁敢拦了?

不过他也不敢落下个“跋扈”之名,必然要公事公办,流程照走。

更何况,在他自己内心来说,并没有认为自己有享受特权的资格。

这一次守门的卫军几乎完全没有盘问,便大行军礼,神情肃穆地送他进了皇城,与当年被江庆带人一阵盘查,另有一番光景。

进了左掖门之后,陆鸿倒来得及往里走,便远远瞧见一个熟人从宫城方向急匆匆地赶来。

那人一身藻蓝直袄的制服,干净整洁,步履也十分轻快,只是形色之间略显匆忙了些,正是丰庆帝身边的办事太监邱索。

“陆帅!”邱太监老远便瞧见了他,连连举手招呼。

邱索这一声招呼,称他“陆帅”而非“陆相”,陆鸿心中便已明白,今日和丰庆帝谈休假,必然是绕不过“留守大将”这一层因素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