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408)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他见张镒如此模样,精神已然不大健旺,便先问个清楚,等会到了席间也好客随主便。

谁知顾综爽然笑道:“我这叔父,每餐必饮。清晨六钱,晌午、晚宴各饮三两,足量足数!”

这时守在门边的张二郎抬起头来说道:“好教陆经略、敬宗兄晓得,父亲致仕之后,不必上朝,清晨的六钱,已添作三两了。”

“哦?”顾综急忙向张镒确认。

那老人谈到酒时,眼皮微微撑开了一些,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此时听顾综询问,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哈哈哈!”顾综抚掌大笑,说道:“好,此事当浮一大白!大人,您说是不是啊?”

陆鸿笑吟吟地点点头,心里却渐渐生出一丝不耐烦来。

倒不是因为张府招呼不周,而是因为这张镒的冷淡,加上顾综的虚伪矫作,以及身在客境的危机感,渐渐磨去了他心里的耐性!

在他看来,整个张府的人和物,都与自己的心性格格不入。

或者说,整个南唐崖岸自高、浮夸虚枉的风气,就让他打心底里无法接受,甚至反感!

张镒与顾综,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

“听闻陆经略,走遍了建邺十县?”

笑声之中,忽听张镒那苍老而平淡的声音响了起来。

顾综与张二郎都是一愣。

若在平时,谈到酒兴上面,老头子少不得要搭个腔,说上两句“酒话”,可是今日却有些反常,主动提到了甚么“建邺十县”,和传遍了全城的“陆经略使出访”。

陆鸿听他谈到正事,稍稍松了一口气,点头道:“是,走了一趟。”说着笑了笑,“总算领略了一回江南风物。”

张镒一张枯瘦的右手在大腿上轻轻敲着,约莫是此老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对陆鸿的话,不置可否地说道:“嗯,景致并没有甚么——时节还早。陆经略若有兴致,三四月的时候,到苏州来看看,总是不错的!”

陆鸿道:“三四月时若一切顺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他这是话里有话,意思是:到时候要真没有狗屁倒灶的烂事才去,至少局面得维持的住——你老若真心请我,那就得出个手,帮我摆平摆平。否则就是虚伪造作。

张镒显然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嗯”了一声,模棱两可地说道:“江南人明白事理的多,总不至于太乱。”

陆鸿笑了笑,说道:“那未必。”

从刚才便一直静静陪听的顾综,此时心中咯噔一跳,连忙去看张镒的脸色。

好在张镒面色如常,仍旧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只是花白的扫帚眉微微扬了一下,说道:“哦?怎么未必?”

陆鸿仔细地看了对方一眼,见他的一对瞳仁浑浊不堪,迷迷蒙蒙好似罩上了一层云雾,愈发使得这位老人意态昏沉。

陆鸿想了想,决定直言不讳:“弊病甚深,沉疴将发!”

他这话已经算是很不客气了。

毕竟在一年之前,南唐的一切政务,都还掌握在面前的这位老人手中,此时批评南唐的弊政,等于在变相地批评张镒,对他的施政措施予以否定!

因此顾综与张二郎都有些变色。

顾综是怪他失言,同时连使眼色。

张二郎则是带着几分愠怒,以及愤愤不平的神情。

他觉得,这陆经略虽然权柄甚大,但是水平未见得与其官职相称——以他这初出茅庐的模样,不提谦虚请教也就罢了,竟公然到张府门上,来批评老爷子的施政,那不是大言不惭、狂妄之至么?

他觉得,只看老爷子刚刚致仕,朝廷便倒台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父亲是如何的高明、朝廷的支撑全靠他父亲一力维持!

所以他很不满于这位陆经略妄议前辈、睁眼说瞎话!

但是他不敢反驳,因为张家的规矩,老爷子会客,没有他插嘴放肆的余地。

谁知张镒听了,非但没有像二人一般的神情变化,反而点了点头,道:“不错,大唐已经烂了几十年,江南更是积重难返。是老夫无能,挽救不了大唐的弊病,否则也不至于刚刚离开,便遭到大厦倾覆的下场!”

顾综与张二郎同时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而张镒虽然直承己过,陆鸿却是明白:这老头实在精明得很,知道无力回天,便觑准时机,急流勇退,保住了晚节。

所以他意有所指地道:“季权公果然深谋远虑。”

顾综正奇怪于他拍马屁拍得不着四六,这“深谋远虑”从何谈起?

张镒心中却十分明白,这是在说他早早看清了局势,退班致仕的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一退,不仅躲开了亡国之耻,而且博得一身美名,造就了一个旁人无法超越的“栋梁”神话。

张镒一双浑浊的眼眸倏然睁开,凌厉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收敛得无影无踪。

就在他想要说些甚么的时候,突然听见外边一声肆意放纵的长笑,径闯大门而来!

张镒看了门外一眼,脸上闪过一抹厌恶,显然对那人的到来很不愉快。

张二郎的脸上却骇然变色,不待老父吩咐,便一个箭步冲了出去阻拦,步履之矫健,看上去丝毫不像是个五十岁的中年。

不一会儿,只听院中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二舅哥,何以如此推搡!骨肉亲情不要了吗,上门是客的道理也不讲了吗?”

对方说话并没有刻意提高嗓门,但是一字一句,仍然清清楚楚地传进屋内。

“你!”

只听张二郎怒喝一声,眼前一道人影一闪,从中门大摇大摆地进了来。

陆鸿凝神看去,只见一个道人打扮的中年,黄袍黄冠,须发鬓角皆是一丝不苟,油光发亮,面皮白嫩,俊朗非凡,只是眉眼、唇角之间无不带着桀骜不驯不逊的神气!

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

张镒见二郎拦他不住,到底教他进了门来,便眯着眼,冷冷地说了一声:“玑真人,有何见教啊?”

陆鸿看着那道人心想:原来此人道号叫做“玑真人”,似乎与张家不对付,却不知是甚么来头。

这人方才却又说甚么骨肉亲情,莫非是张家的子弟?

心中想着,不禁凝神望去。

只见那玑真人一扫阴翳之色,笑嘻嘻地向张镒弯腰稽首,直起身来抱怨道:“我的好岳丈,几日不曾上门拜见,愈发生分了!您瞧我这二舅哥,伸手便来打人,这难道也是张家的教养吗?”

陆鸿暗暗咋舌,完全没想到张镒和此人竟是翁婿之宜。他只觉此人油腔滑调,说话之时活脱脱的一副无赖样子,叫人望之生厌,白白浪费了这张好面皮!

只是这么一来,他就对这玑真人愈发好奇了。

那顾综显然是知道其中曲折的,瞪着那玑真人,只是冷笑不语。

张二郎却很是焦急,眼睛直往陆鸿身上瞟,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陆经略的身份又非同一般,再给这厮闹下去,今后张氏还有甚么脸面?

他情急之下,便捏紧了拳头,想要上去厮打!

张镒适时地咳嗽了一声,将张二郎吓得又退了回去。

“二郎,叫你兄长取五百贯的飞钱。”张镒说罢便挥挥手,将脾气暴躁的张二郎驱了出去。

玑真人听了喜上眉梢,随即眼珠转动,打了个哈哈说道:“今日岳丈恁的慷慨,只不过——”他拖长了声调,拇指肚捻着食中二指,笑道:“这回小婿玩儿得大了些,几百贯未必打得住……”

若在平日,任他软磨硬泡,最后能饶到百十贯走人已是幸运,没想到今天还没开口,这老爷子挥挥手便拿出五百贯,着实叫他喜出望外。

不过他也猜得出来,张老爷子如此大方,一定为了催促他快快走人,那是必有情由的!

因此眼角余光一瞥,果见堂上坐了个生人,心下大是了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