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99)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数万人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出了定鼎门,又过了半个时辰,这才在西苑大校场上安顿下来。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一个个往来奔走,拿着名册座次核定人员,都忙得满头大汗,在这正月初一的寒冷天里头上都蒸蒸冒着热气。

整个北苑校场用布幕围挡起来,好不容易各人都安排坐定,观礼的座位排成北、东、西三面,只留下南面一个缺口,丰庆帝陪着皇太后、皇后坐在北面正中搭起的一人高平台上方,黄伞遮蔽,十六卫大将军肃立身后。

太子与太子妃、广平郡主领衔李氏诸王坐在台下左手边相陪,武氏诸王在右手,公卿宰相官员等依次左右排座,围出来一个方圆五里的空地。

这时只听丰庆帝苍劲深沉的声音道:“曹卿何在?”他一说话,校场中的喧哗声便立即收敛下来,跟着便见宰相之中一位五十来岁、相貌儒雅的文官越众而出,大步流星地经过皇太子及李氏诸王身边,在王台前躬身下拜:“臣曹梓在,参见圣君。”

丰庆帝十分和蔼地摆摆手,居高临下地笑道:“呵呵,罢了。本来嘛,演武该带上禁军才好看,但是朕念在曹卿的面子上,今日将禁军都丢在了家里,省的抢了贵婿的风头。”

曹梓捋了一把长须,拱手道:“禁军向来是皇上亲自训导教授,自然天下无敌,这是不必说的。小婿的这几个兵,勉强称得上天下第二那便是了。”

丰庆帝指着他向老太后道:“母后,您瞧,您常常在儿子面前夸奖曹卿‘谦恭谨慎’,今日看来您也有瞧走眼的时候。”

这老太后还算健旺,今日也是盛装出席,听完白了他一眼,笑着嗔道:“莫往哀家身上攀诬,都是你圣训之下调教出来的臣子。”

左右众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这太后与丰庆帝并非亲生母子,大周武帝和文帝都是出自武氏,娶的都是李氏皇后,只可惜文帝一生几个皇子接连早夭,最后不得不遵循“李武一氏”的祖训,从李皇后的亲族当中过继了一位继承皇位,也就是如今的丰庆帝。

不过这丰庆帝倒是个大大的孝子,圣文先帝驾崩后一直好生服侍皇太后,太后也将其视为己出,政令方面十分支持,这才使得政事堂一手扶起的丰庆帝平稳渡过“桃李园案”风波和后边的数年光景。

而最近一年当中,丰庆帝也终于渐渐摆脱政事堂的影响,开始崭露头角。

这边大家一说一笑,身后十六位扈从的大将军也没那么拘谨了,其中一个站出来禀道:“皇上、太后,曹大人的话臣有些不服,咱们卫军之中也尽是雄兵,怎么比还未比,就一不小心变成天下第三、第四了?”

众人又笑了起来,皇帝点点头,道:“朕以为确实该比,回头卫署和兵部写个章程下来,从各卫、军抽调马鞠队比一场。”

群臣齐道:“臣等遵旨。”

丰庆帝挥挥手,在御座之中挪动了一下略显臃肿的身子,显然前头一阵闹腾,已有些乏了。

此时典仪官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走到场地中心,曹梓便退回原班而去。这时只听典仪官宣:“陛前演武!”

早已准备好的李毅越众而出,大声道:“臣,遵旨!”从腰间取出两枚令旗高举交叉,大校场四角立即四号长鸣,跟着一通鼓响,人群外万马奔腾,地皮微微震颤,李毅拉着典仪官避到一旁。

只见司马巽一马当先,从左侧疾驱而入,身后无数铁骑装甲严整,步调统一,以锋矢之势径向高台冲刺而来,司马巽便是锋矢之尖锐,手中铁矛高高平举,闪着熠熠寒光!

皇帝身后十六卫将军齐声喝止,纷纷抢到皇帝身前护卫。丰庆帝虽然心中也有些打不住底,表面上却是一派镇定,挥手驱退了众将,斩钉截铁地道:“朕的天师岂能伤我!”

果然,司马巽驰到台前五十步处,忽然矛尖一颤,朔然横在身前,胯下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嘶吼,身后众军都在疾驰之中突然止住马匹,全军队形一晃,竟不散乱分毫!

数千马蹄原地一踏,发出蓬然一声巨响,顿时激得尘土飞扬,所有人的心头都栗栗而颤。

“青州行营左军拜见圣君,大周永镇,吾皇万岁!”司马巽坐在马上朗声念道。

身后众军齐声和应:“大周永镇,吾皇万岁!”一声响彻云霄。

(下午一更)

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

丰庆帝刚才吓得心脏嚯嚯直跳,尚未做出反应,便听右侧又是一阵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响,这回是沭河军的旗号!

只见皮休一身铁铸铠甲,领军以曲线蛇形冲来,叫人摸不清方向,到了台前也是一般的原地止马,发出一声踏响,跟着便向皇帝行礼。

沭河军与左军并排而立,中间空出一片一里宽的空地,紧接着鼓声急骤,一员矮胖将军领着二千五百步卒,列成方阵踩着鼓点吼叫着按刀疾步,冲入场来,却并不走到台前,而是在两个骑军阵后中间的空地停下脚步,同时抽刀斜劈,大吼一声“杀!”

这时只听“呛啷”一声,原来是一个西域使节吓得撞翻了酒盏。但是此时没人会去嘲笑他,因为所有人都被这场景震撼住了。

只有兵部尚书徐夏威神情复杂地朝李毅的方向瞧了一眼。他此刻满腔的愤怒,同时意识到整个兵部都被李毅摆了一道,因为如今的演武开场与兵部定下的程序早已是大相径庭!

他妈的李毅……

他决定明天去找季泽好好地聊聊,本来兵部已经释放出息事宁人的讯号了,连汤柏半夜找到他家门哭诉羞辱之事,他也给安抚了下去,可是这个李毅,到处树敌不计后果,简直恁的嚣张!

此刻丰庆帝也察觉程序与兵部呈上来的《大周丰庆七年元旦大演武章程》颇有不同,但是此刻见到场地中品字形立阵的三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自己早已经是热血沸腾,根本没心思管顾这些细节。

校场边号声一变,两部骑军同时从鞍鞯下取出白木套头,将所有的长矛全都封刃,正当丰庆帝疑惑不解时,但见两军左右掉转,矛头齐刷刷指向对方,同时褚垓挥舞旗帜,后军排着整齐的队形缓缓向后退却,连刀带鞘举着掠阵。

观众席上左边末尾的吴卫此时正站在折凳上,奇道:“老陆,你瞧,司马将军和皮将军这是要对冲?”

陆鸿虽然没参与大演武的排演,但是连日来后军的训练都是由他一肩挑起,因此细节上褚垓早已多多少少透露了一些,知道确实有对冲这一节,跟着便是三军混战一番,收兵完事儿。

他们这处地势最低,索性也不去观瞧,左军和沭河军的斤两他大致清楚,骑兵冲锋也没多少花样,想都想得出来。他现在唯一吃不准的,就是褚垓的体力。

虽说这老褚已经闭门休息了两日,今天瞧他进场的步伐也还算稳健,但是陆鸿心里总是隐隐有些担心。这事说到底还是得怪李毅,如果他肯让褚垓留在青州的驿馆里好好休养的话,说不定今日已经大好了!

不过他不能在别人面前说这些牢骚,毕竟正是褚垓拖着病弱的身体,才让李毅有足够的理由将他排除在大演武的名单之外,他如果为这事说了李毅的坏话,那么别人很可能便会以为,他只是为没能参加大演武而发牢骚诋毁上官罢了……

事实上,不论是甚么样的原因,陆鸿也绝不会去说李毅的不是。因为两度将他提拔起来率领后军作战的,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督帅……

他自认为不大看得懂这位行事乖张的督帅,而且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此刻不禁又想起赵四对他说过的那封信,咱们的李督心里,究竟藏着些甚么秘密呢?

正当他的思绪越飞越远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铠甲在被人拉扯着,跟着便听到吴卫咋咋呼呼地大喊:“快瞧,第四冲了!皮将军险些被挑下马……欸?怎么停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