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125)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吓得石斌赶紧勒住缰绳,“该死的畜生!”

蒲健、姚襄怪异的眼神望了过来,被他警觉,不悦道:“看本王作甚?那黑云贼分明是想趁机劫持本王,本王岂会上当?”

“殿下英明!”姚襄拍了个马屁。

蒲健眼神一动,“黑云贼乃乞活军一支,行此忤逆之事,难道司空不知?莫非……”

“莫非司空默许?”张贺度聪明的接过了话头。

洛州的两场惨败,让张贺度等一众羯将对李农意见很大,一度传出流言,梁犊打出晋朝征东将军的名号,李农心怀故土,是以故意战败。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两场惨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无论李农对羯赵对石虎有多忠心,都不是真正的“国人”,出了问题,肯定要往他身上推。

李农身为前任都督内外诸军事,自然责无旁贷。

“行了,休要造谣生事,乞活军一向桀骜不驯,派系众多,司空也只是名义上的统领而已。”石斌主动为李农辩解。

张贺度斜眼扫了一下一声不吭的石闵,“贼军如此张狂,当遣一军渡河攻之,挫其锐气!”

石斌望向身边诸将,姚襄、蒲健全都低下头,唯有石闵昂然而立,“棘奴英勇无敌,正可渡河击之,挫敌锐气。”

这么大的坑,石闵心知肚明,“我军士气已沮,连日血战,士卒劳累,黑云军士气高昂,虚实未定,不可击也!”

过去容易,回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张贺度有石斌撑腰,胆子也大了许多,“未想修成侯亦有畏……!”

但石闵一个眼神投来,张贺度剩下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依末将之见,殿下都督中外诸军事,黑云军前来迎接,虚张声势而已,大可出其不意,渡河而去,有末将在,定然能护殿下周全!”

石斌脸色阴晴不定。

望着对面耀武扬威的黑云军,心中一百个不愿意。

但若是后退,釜底抽薪之计也就失败了。

“贼军猖獗,此时渡河,若事不谐,绝难退回,我等皆为贼所擒也!”姚襄的话说进了石斌心坎里,不是所有人都如石闵一般勇往直前……

“两军交战,岂能畏首畏尾?贼之虚实,渡河便知!”石闵冷哼一声。

问题就出在渡河上。

这时蒲健道:“殿下既然疑虑,不妨就地扎营,再召司空、征西将军等将前来,静观其变,数日之后,待其他诸军汇集,贼可擒也!”

“建业之言是也!”石斌无论如何都不敢渡河。

对峙就成了最佳选择。

河西。

李跃望着对面,胡人明显胆怯了,但就是不走。

“要不杀过河去!”魏山杀气腾腾的提着骨朵。

徐成拱手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士气正高,河北乞活军皆俯首听令,若裹足于此,两军陷入对峙,只怕这些人摇摆不定。”

李跃扫了一眼士卒,一个个亢奋到了极点,早已忘记了疲惫。

石斌的兵力有五六万之众,东岸的两万人马绝不是他的全部兵力,一大部分在打扫战场。

对峙几天,他的人马只会越聚越多。

而他的都督内外诸军事之权,还可以调遣刘国、张遇等人的大军前来支援。

而自己这边有李农在后面,万一弄出什么幺蛾子,就要腹背受敌。

形势随时都在变动。

李跃朗声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石斌以为某不敢动他,今日某就偏偏渡河!”

想要吓住别人,就要有敢打的决心!

石斌或许色厉内荏,但他身边绝对有明眼之人。

走到如今这一步,李跃绝不可能后退。

既然狭路相逢,那就看谁是勇者。

石斌既然不来,也不走,那自己就找他!

事到如今也不差最后一哆嗦,主动进攻往往能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此时渡河,还能杀诸胡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拖延下去,累计起来的声势、威望,会一点一点消散!

“诸将听令,魏山率前锋甲士渡河击其中军!徐成领骁骑自上游渡河,务必一战而灭羌骑!某自领其他诸军在后策应!”

“领命!”魏山、徐成大喜。

忽然之间,漫山遍野狂呼声大起:“恭迎燕王入城!”

魏山一马当先,冲入须水之中,汛期还要一个月才来,须水正处于枯水期,斥候早已探明,最深处也就齐胸。

前锋重甲士穿着沉重的铁甲,不必担心被河水冲走。

七八百重甲士卒踏入河中,宛如沸腾一般,浪花飞溅。

“恭迎燕王入城!”

暮色之中,吼声越来越大,惊天动地。

后方薄武、陈端燃起了大火,黑烟滚滚,仿佛要淹没天边的暮色。

而这火光更助长了黑云军的气势。

鼓声、角声、战马、驴骡的嘶鸣声混在一起,声势滔天。

而在这漫天的呼喊声中,左右的羌人、氐人全都不动如山,安守本阵,然而,石斌的羯人中军却动了。

不是下河阻击,而是步步后退……

“迎接燕王!”杀气腾腾的声音在暮色更为狰狞。

李跃见对方阵脚后移动,机会难得,振臂而呼,“渡河!”

黑云军连同后面的乞活军纷纷下水。

马上就入夜,正适合混战。

然而就在此时,河东的中军牙纛却开始缓缓后退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背水

石斌的牙纛一后退,就将左右两翼的羌人、氐人暴露出来。

沈沙决水,半渡而击。

韩信曾用此谋,于潍水大破龙且二十万齐楚联军,断霸王项羽一臂。

须水虽浅,但至少也是一条防线,只要一支人马沿河布阵,黑云军想要上岸,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然而左右两翼的羌氐都无动于衷。

致使黑云军快速上岸,并在河东落下阵脚。

那一百多头牛也被驱赶凫水过河。

“恭迎燕王!”士卒们越喊越是兴奋。

一支支火箭划过暮色深沉的天空,落在清翠的荒草中,偶尔能点燃几蓬枯死的灌木。

火光在夜风中摇动,照亮蒲洪的脸。

“燕王有令,着车骑将军率部抵挡!”骑在马背的羯骑趾高气扬。

虽然都是胡人,但也非高下,羯人是国人,地位最高,其下是羌、匈奴,氐族深度汉化,又受石虎猜忌,地位仅比鲜卑、乌桓高一些。

“哼!”一员魁梧大将冷哼一声,手按刀柄,独眼在暮色中发着瘆人的幽光。

此子乃蒲洪之孙、蒲健第三子苻生,年方十六,孔武有力,自幼独眼,力举千钧,击刺骑射,冠绝一时,不过生性暴躁。

孩童时,蒲洪曾开玩笑,“吾闻瞎子一只眼睛流泪,真否?”

年仅六岁的蒲生大怒,以尖刀刺瞎眼,血流不止,“此非泪乎?”

蒲洪吃了一惊,提鞭抽打,蒲生耍无赖道:“生来不惧刀刺,不耐鞭打!”

蒲洪恐吓要把他贬为奴隶,蒲生却说:“难道如石勒不成?”

石勒早年当过奴隶,终为帝王。

当时蒲洪正处于石虎猜忌之中,觉得蒲生狂悖,乃破家之子,动了杀心。

最终还是蒲雄力劝,才保了他一命。

年十二,便展露过人的武力,骁勇善战。

那羯骑一见蒲生,心中一寒,声音也小了许多,“燕王请将军出战,务必拦住贼军。”

“难道燕王要将我军全部耗空方才如意?”蒲生厉声大喝。

羯骑的战马被吓的人立而起,连连后退,嘶鸣不止。

“你……”人也被吓的面色惨白。

“住手。”蒲洪轻轻呵斥了一声,“退下。”

“哼!听令也是死,不听令也是死,不如……”蒲生独眼中的幽光越来越盛。

梁犊的高力禁卫本生就是羯人精锐,如今被平定,羯赵可战之兵屈指可数,一部分在金城麻秋手上,一部分在蓟城邓恒手上,邺城反而空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