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18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熟能生巧,掳掠几次后,黑云军的效率越来越高。

有些黑云都尉干脆将部众分散,一百人为一组,约定好回返的时间、地点,然后如梳子一般将河北郡县梳一遍。

有些城池疏于防范,在南军、兖州军的配合下直接被攻破,连同县令在内,全部被押送回兖州。

短短一个月时间,带回的俘虏和物资越来越多,李跃望着不断充实起来的府库,心中也越来越踏实。

不少河北百姓主动跟着黑云赤旗南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河北大乱只是一个开始,而兖州的安定,成了河北百姓的当先之选。

李跃的名声被鸿胪吏传遍大河两岸。

也有不少人走青州,翻阅泰山南下投奔江东,沿途豺狼虎豹伺机而动,捕食流民。

李跃直接传令给青州各郡,凡所过流民一律送到陈留,违令者,大军即刻讨之!

鲁郡一战,震慑山东诸郡,青州郡县皆不敢违抗,纷纷将流民驱赶入兖州。

兖州仿佛大河南岸的一个巨大漩涡,不断吸取着河北的人力物力。

“这个段勤好生大胆,居然敢来捋我黑云军之虎须!”李跃读着战报,一看力战不退的都尉是秦彪,也就不奇怪了。

黑云军中新崛起的猛将极多,秦彪、糜进等,正应了韩非子那句“猛将出于卒伍”。

这个冬天,有充足食物供应,还有汉家旧事的精神激励,士卒们无论体魄和精神都极大的增强。

所以一千黑云军力战四千鲜卑步骑不退,也就不足为奇了。

“黎阳悬在兖州头顶之上,乃河北要冲,今羯赵自乱,段勤铩羽,不妨攻下此城,以窥望河北!”常炜直接建议道。

黎阳与东郡隔河相望,段勤领着鲜卑部族在此,未来也是一大隐患。

而这个段勤大有来头,乃当年辽西公段末波之子,段疾陆眷、段匹磾、段文鸯的侄子,段末波认石勒为义父,对羯赵忠心耿耿。

段匹磾、段文鸯还与石虎结为兄弟。

“此策大善,若能在河北立足,将来亦可审时度势也!”崔瑾也极为赞同。

石闵改羯赵为“卫”后,河北境内诸胡皆不归附,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建义将军段勤据黎阳,宁南将军杨群据桑壁,姚弋仲据滠头等等。

河北四分五裂,邺城的诏令很难传达四方。

此时不取黎阳,要等到何时?

而且李跃知道,河北这一场大乱,会一直持续到石闵覆灭、慕容氏完全吞并河北才会告一段落。

眼下正是黄河结冰之时,天时地利人和都倾向于兖州。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令,徐成部领六千黑云军,一万南军,一万兖州军北上,攻打黎阳!”李跃没有拖泥带水。

传令兵还未走出大营,一名校事却急匆匆跑来,“都督,青州流民过任城国时,被任城相拦截、搜刮,掠走五百余年轻男女……”

“好大的胆子!”李跃的脸瞬间阴沉下来。

最反感的就是这些只会欺负自己人的败类,中土落到如今的地步,胡人固然可恨,但这些人何尝不可恨?

若是有本事欺负胡人,李跃高看他一眼。

崔瑾建议道:“齐旻此人一向贪暴,前者鲁县大战,此人与李农、石闵暗通款曲,他日江东北伐,必为祸患,不如早除之,属下领本部镇山营,足以攻克此城!”

黑云军入兖,为了快速稳定局面,没有清理旧吏。

这也导致兖州官吏良莠不齐。

既有曹凝一样的干吏,也有齐旻这般的贪吏。

当然,拦截五六百男女放在这时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江东的豪族早就这么干。

流民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算人。

不过此事出现在自己治下,李跃绝不会放任自流,眼下兖州的大环境全所未有的好转,也该整理整理内部。

攘外必先安内,在这个时代还是适用的。

“雷霆一击,杀一儆百!”转头一想,感觉此事有些蹊跷,黑云军烈火烹油之势,齐旻这个时候跳出来,是嫌命太长了么?

或者他背后有人?

“属下领命!”崔瑾拱手而退。

第二百一十六章 黎阳

黎阳在汉代时便设有黎阳大营,汉末时,袁绍在此屯驻重兵,历经魏晋,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石闵祖先亦在此为骑都督,几代为牙门将。

到了如今大河南北分裂的局面,黎阳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深入河北掳掠的黑云军都置于黎阳的眼皮之下。

两万六千大军踏冰渡河,黎阳顿时紧张起来。

四千步骑的伤亡对段勤而言已经伤筋动骨,面对来势汹汹的黑云军,只能据城而守。

但徐成却不给他任何机会,披着两层盔甲身先士卒,大军连续猛攻五日,徐成本人身披十余创,终于攻陷黎阳。

段勤率三千骑,投襄国而去。

此战不仅攻陷了一座河北重镇,还俘获两千优良战马,以及两万七千多段氏鲜卑家眷,全部押送到陈留。

李跃加封徐成为北中郎将,黎阳督,率中坚左营镇守黎阳。

黎阳攻陷之后,黑云军就无须在黄河以南的东郡部署大量兵力,减轻了兖州的军事压力。

河北彻底敞开在黑云军面前。

不需要出兵掳掠,河北各地厌倦战争和厮杀的部族主动南下,投奔兖州。

在黄河解除封冻时,掳掠加上投附的人口高达二十四万,粮食三十万石,前后劫掠的牲畜二十三万头,其他的布帛铁铜等,足有五百多车。

果然还是应验了那句老话,马无夜草不肥……

南下的华夏百姓,全部转为庶民,与屯田客一样,官六民四。

主动投附而来的羌、氐、乌桓,则转为僮民,为兖州放牧耕田,所得官七民三。

而掳掠而来的鲜卑人、匈奴人,则全部变成奴隶,所产所出,除了维持生存,全部充公。

原本以为他们会反抗,却没想到全都松了一口气。

比起北边的残杀,兖州至少能活下去。

成为奴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汉魏以来,奴隶普遍存在。

这些胡人中敢反抗的,早就死在黑云军的刀下,被掳掠而来的大多都已认命。

八九万的奴隶对兖州而言远远不够,耕种、放牧、修建坞堡城池等等,处处都要用人。

不过此时河北也快尘埃落定了,旬月之间,二三十万的胡人死在愤怒的华夏百姓刀下,冀州胡人纷纷北迁,或投奔襄国,或远奔大漠,沿途为虎狼所噬。

而仇杀绝不会只持续个把月,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李跃忙着,石闵也没闲着。

青龙元年(350年)二月,爆发了邺北之战,石闵率一千精骑,执两刃矛,飞骑驰击之,石琨、张举、王朗七万大军一战而溃,阵斩三千,俘虏万余,余者溃逃。

一千骑兵击溃七万羯胡大军,石闵的名字再次响彻天下。

河北百姓争相投附之。

与此同时,西边也分出了胜负,麻秋一如既往的拉跨,三万人马被苻雄一万氐军一击即破,连麻秋本人都被俘虏,投降了苻洪,被封为军师将军……

河北能掳掠到的人口越来越少,羯胡投奔襄国,聚集在石祗麾下。

就在此时,任城国却传回败报。

崔瑾的攻势并不顺利,齐旻早有准备,坚壁清野,加固城防。

崔瑾猛攻十余日,损兵折将,城池依旧屹立不倒。

正当镇山营疲惫时,齐旻却奇兵突出,一支人马夜袭镇山营,任城守军两面夹击,镇山营虽血战杀退了敌军,但自身伤亡不小,无力攻城。

崔瑾上表请罪。

这是黑云山立军以来的第一场败仗,影响不可谓不大。

各地弹劾崔瑾之人不少,连军中都颇有怨言,认为崔瑾折损了军威,连区区一个任城郡都拿不下来。

既然败了,就要处罚,黑云军一向赏罚分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