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21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闲来无事,带着亲兵在城中巡视各营,察看士气如何。

燕军退走后,清河、平原、乐陵各地的官府、豪强非常识相的送来酒肉犒劳。

将士们有酒有肉,寒冷的冬天倒也不难熬。

士气还算高昂,也有一些人想念家眷,毕竟出征三个月了。

李跃索性开设军驿,让鸿胪吏代将士们写家书,每七天一次,送回陈留,半个月后回返,捎回些家人缝制的新衣、腌肉、醢酱等。

极大的缓解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有些寄来的家书还让士卒不用担心家里,父母子女皆有官府照应。

“我儿王驹,今寄来皮履一双,醢肉两坛,家中一切安好,汝弟已长成,已与斜街戌里成衣铺女儿定亲,吾家从并州讨南至荥阳,几近饿死,幸得都督收留,方有今日,汝在渤海当用心杀敌,报都督之恩德……”

“我儿杨长耳……”

李跃在营帐外听着里面的诵读之声,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士卒和他们的家眷何其淳朴?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就让他们对自己死心塌地。

军驿开设后,士卒们的精气神为之一振,脸上的疲惫也去了一半。

军驿古已有之,秦汉尤其注重,汉代就是靠一座座的军驿沟通了西域。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贾氏部曲的营地,听见里面一阵喝彩声。

辕门前护卫刚要行礼,被李跃挥手制止了,驻足观望里面。

只见贾坚持弓正在为部曲们演示。

操场上一牛,贾坚弯弓搭箭,“咻”的一声,羽箭擦着牛背飞过,带起一蓬牛毛,那牛却毫发无伤,羽箭顺便还钉在靶心上。

“好箭法!”李跃忍不住喝彩。

这等箭术简直神乎其技。

以前总听人说胡人骑射无敌,却不知射亦是君子六艺之一。

先秦两汉,无论文武,皆习练骑射。

见是李跃,贾坚连忙收弓,快步迎上,拱手道:“哈哈,都督谬赞了,年岁大了,手也没以前稳。”

魏山不服气嘟哝一句,“不过如此。”

他嗓门原本就大,虽捏着嗓子,但周围还是听的清清楚楚。

贾坚紫红脸庞并无不悦之色,“魏将军所言甚是,雕虫小技而已。”

“我家将军曾射杀燕军百余人,箭术名震河北,怎是雕虫小技。”贾坚身后一小将不忿道。

“不得无礼。”贾坚叱了一声。

不过他虽然大度,两边亲兵却针尖对麦芒,大眼瞪着小眼。

军中崇尚勇者,两股人马挨在一起,难免会暗中较劲儿。

这并非什么坏事,能激励士卒们的斗志。

李跃也想看看贾坚的本事,能率五千部曲冲破燕军的重围,绝非一般将领能办到,笑了一声,“贾将军勇武之名,某闻听多日,今日不妨露一手,让众将士见识见识。”

“既然都督有令,那就献丑了。”贾坚也没推辞,取来一支羽箭,朝着百步之外的那头牛。

魏山和一众请问睁大眼睛。

李跃也聚精会神的看着。

贾坚却望了望众人,笑道:“少壮之时,能令不中,今已老年,正可中之。”

谈笑之间,羽箭射出,贴着牛脊背而过,射落几缕毛发。

正当魏山不以为然时,贾坚再取一箭,几乎没怎么瞄准,羽箭破空而去,从牛腹下钻过,也射落几缕毛发。

“献丑了。”贾坚笑容不变。

“这有何难?”魏山还是不以为然。

“都督请看!”贾坚的部曲取来前后射落的牛毛,两边一样多。

魏山和亲卫瞬间闭嘴。

李跃赞道:“昔闻李广射虎中石,今观将军神技,方知李广不过如此!”

“一时侥幸而已,不及诸位将军勇武。”贾坚朝着众人拱手。

魏山脸色一红,倒也坦荡,“将军神技,在下不如!”

技不如人不丢人,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才丢人。

此言一出口,两边关系和睦起来,都是厮杀的汉子,没谁小心眼。

“逄氏槊,贾氏弓,可惜逄约不在,不然诸位定能大开眼界。”贾坚感慨道。

李跃也是一阵可惜,逄约抵挡燕军大半个月,封奕无计可施,不得不用下作手段诈擒了他,不然此人若在,冀东又多了一员大将。

“燕赵之地,豪杰何其之多也!”李跃示意亲卫们取来酒肉,与贾氏部曲们畅饮起来。

一樽樽酒下肚,两边关系更是突飞猛进起来。

“在下痴长三四十年,阅人无数,北方豪杰未有如都督胸怀宽广者,他日能定北方者,必都督也!”喝了酒,贾坚的红脸更红了,借着酒劲道。

这话倒是颇有含金量。

看贾坚的年纪,经历的风霜也不算少了。

“贾将军醉了。”李跃也没太当回事。

酒后之言,半真半假,这几年恭维自己的人不少。

“哈哈,醉了,醉了。”贾坚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正聊的兴起时,张生野又来了,“都督,襄国有诏令至!”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严峻

襄国正杀的血流成河,这个时候来诏令,肯定有大事。

算算时间,应该是羯赵各地的援军聚集起来了。

李跃起身向贾坚拱手,“军务繁忙,改日再来与将军畅饮。”

“足感都督盛情。”贾坚连忙拱手。

李跃带着亲兵返回高城县衙。

常炜已等候多时。

“襄国这时候来信,定是求援?”李跃先开口道。

常炜却摇摇头,“非也,魏主令都督攻打蓟城。”

李跃一楞,这道诏令……还真是强人所难,十余万燕军集结在蓟城,没来打自己就不错了。

细思之后,便领会了冉闵的意图,“相差无几,他不好意思求援,便令我们拖住慕容儁。”

常炜笑了一声,“刚刚收到的情报,姚襄三万大军与石琨四万大军向襄国进发。”

“燕国可有动静?”三万加四万,就是七万,对襄国城下的魏军有一定的威胁。

不过冉闵擅长打恶仗,这点人马还不至于要他的命。

前几次大战,他都创造了奇迹。

“燕国按兵不动。”常炜将冉闵的诏令递了过来。

李跃扫了两眼,冉闵就是冉闵,形势不利,底气依旧十足,让黑云军先袭扰蓟城,等他击败姚襄、石琨,再一起攻打蓟城,生擒慕容儁、慕容恪……

看着诏令,李跃不禁有些好笑。

以前冉闵的诏令没这么客气,襄国形势不妙,他对黑云军的态度也软化了一些。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姚弋仲元气大伤,石琨屡战屡败,张平不足为虑,襄国之战的关键在燕国援军。”李跃合上诏令。

慕容氏一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慕容儁从渤海退兵后,并没有回返龙城,而是屯兵于蓟城,对冀州虎视眈眈。

而燕国出兵,冉闵肯定挡不住。

一个慕容恪就名震天下,更不用说慕容垂、慕容评、慕舆根等大将。

这些人在辽东杀的高句丽望风而溃。

“某欲出兵佯攻范阳郡,牵制燕军如何?”李跃仔细思索了一阵后道。

冉魏现在还不能倒下,还要靠他挡住慕容氏的兵锋。

“燕军在蓟城十数万兵力,我军北上,能牵制多少?”常炜反问道。

“事在人为,否则慕容儁十数万大军长驱直入,整个河北皆为燕土。”

“属下觉得,河北之关键不在燕军是否援手,而在鲁口王午!”常炜指着地图道。

黑云军拿下河间后,就与鲁口形成了唇亡齿寒的关系。

如今形势,鲁口倒向冉闵,冉闵肯定能挡住慕容恪,倒向慕容氏,慕容氏将横扫河北,乃至整个中原。

鲁口地属博陵国,扼守鲁沱水,已经成了冀州的门户。

虽然燕军能从其他地方绕过来,但王午的存在,令燕军不能全力南下,随时有掐断后路的危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