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218)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遵令!”帐中诸将纷纷拱手。

李跃遂令魏山率八千黑云军入驻魏军留下的营垒。

陈留青壮和兖州各地南军源源不绝的渡河而来。

李跃下定了决心,步步为营,几乎动用了整个兖州的力量,前前后后,七八万的青壮加上三万南军北上。

十余万人每天别的事不做,就一直挖堑壕,堆土一层接着一层,彻底困死枋头。

枋头周边所有能开垦的土地,都被修整起来,补种上豆菽和各种蔬菜。

青壮们还引清水、淇水入营垒之中,既可以防备段龛的骑兵,也顺便养上了鱼。

魏军虽然退了,但枋头的包围更加严实。

没有冉闵的掣肘,黑云军反而上下一心。

李跃也不攻城,就这么困着枋头,看段龛能撑到什么时候。

一场大战,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奇谋妙策,而是看哪一方先出错、先沉不住气。

“都督,许昌张遇五万大军进驻长社,有北攻之意。”张生野收集斥候传回的各种消息。

长社西北六七十里是荥阳,东北百余里是陈留。

屯兵此地,明显有觊觎兖州之意。

李跃道:“去信一封给张遇,言黑云军皆在枋头,陈留空虚,请速速提兵北上,不要迟疑。”

魏山一愣,“这……”

常炜大笑:“张遇一向谨慎多疑,我军若是重兵防备,其必纠缠不休,但若是请他北上,必定迟疑。”

张遇这两年一直窝在许昌,右边站着桓温,左边站着殷浩,一直不敢动弹。

黑云军已经不是当年的黑云军,而张遇还是当年的张遇。

江东又在鼓捣北伐,李跃就不信他敢在这个时候大军北上。

换句话说,现在是干掉段龛的最好机会。

围困一直持续着。

面对李跃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段龛的几千轻骑根本无计可施,只能袭扰后方。

不过进入七月,天下又开始震动起来。

慕容彪围困中山大半年,终于破城,冉闵中山太守侯龛投降慕容氏。

受此战激励,刘显舔舐好伤口后,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邺城。

襄国大战的影响逐渐展开,明眼人已经看出冉魏时日无多。

段氏鲜卑另一股势力,段龛的堂兄弟段勤也从北方南下,窜入平原郡绎幕县,拥胡、羯部众一万余人自称赵帝。

河北乞活将豪强朱秃、杜能、丁娆、孙元等各据郡县,或称将军,或为都督,割据一方。

冉魏的徐州刺史冉遇、豫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各携城池归顺东晋,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拘捕洛州刺史郑系,以洛阳归顺东晋。

冉魏的疆域只剩下邺城周边的数郡。

很多名义上臣服于冉闵的势力也不再臣服了。

而段龛也活跃起来,进入七月之后,连续数次与枋头城中段罴发动反攻。

攻城,李跃承认一时半刻拿他们没办法,但野战,黑云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地利、兵力优势都在手中,段氏自然不是对手。

几场攻防战,被杀的丢盔弃甲。

而段龛这么着急进攻,说明枋头形势不容乐观。

七月末,段龛麾下将领王腾逾城投降。

他的投降影响巨大,代表枋头城中的晋人势力都心向李跃。

“只要都督下令攻城,属下愿为前驱,城中必定倒戈!”王腾拍着胸脯道。

魏山斜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李段龛、段罴相当狡诈,无法确定是不是他们的诈降之计。

“王将军智勇双全,大将之才也,然则,城外庄稼即将成熟,不必急于一时。”李跃胜券在握,完全不必着急。

而且,他更希望城中的段罴能主动投降。

黑云军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枋头。

枋头城外的粮食,才是命根子。

大军继续围城。

数天之内,邺城传来消息,冉闵不亏是冉闵,再次击退刘显的五万大军,俘斩万人,获战马三千余头,还挑选了几十匹骏马,送来枋头,算是安慰。

李跃自然上表称贺。

虽然再次击败了刘显,却并未挽回河北的乱状。

冉魏的疆土越打越小。

于此同时,周边的势力急速膨胀。

张平新兴、雁门、西河、太原等郡,实力大振。

苻健攻占长安之后,杀掉建议他归降江东的贾玄硕,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大赦关中,年号皇始,国号大秦,建宗庙社稷,设文武百官。立强氏为皇后,苻苌为皇太子,苻雄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雍州刺史。

崔瑾也不负李跃众望,攻取了青州,占领全境,青州华夏百姓六万余户皆收入囊中,同时还俘虏鲜卑、匈奴、乌桓、羌氐等族青壮奴隶两万余众。

粮草一百七十余万石,牲畜七万头,战马四千七百匹,钱帛则不可胜数。

而青州田地里的庄稼还没开始收割。

这一战堪称硕果累累,直接让兖州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李跃直接下令崔瑾为东中郎将,上表冉闵请封为青州刺史。

“来人,射书至枋头城中,让段罴投降!”李跃望着高大的枋头城墙,心中雄心万丈。

争霸天下已经迈出最结实的一步。

青州拿下就与冀东三郡练成一片,慕容儁想跟上次一样绕过鲁口南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威

段龛和段罴连续发动了三次猛攻。

但黑云军营垒早已固若金汤,蜿蜒曲折的水渠后边连着鹿角,鹿角后面是土堆,段龛引以为豪的轻骑根本发挥不出优势。

而城内守军早就没了士气,被段罴部曲驱赶到阵前送死。

羯人、胡人自然死战,但乌桓、晋人则直接放下兵器,跪伏在地。

又耗了十多天,秋收都完结了。

枋头周边收粮二十七万石,七成来自同山陂、白祀陂,剩下的则是补种的粮食。

而兖州传回的消息,既没有丰收,但也没有歉收,收粮食五百三十多万石,还未达到周牵的预算。

今年还算风调雨顺,但种田就是这样,全靠老天爷的脸色。

另外一个原因,李跃调整了田赋,更多的黑云军拿到了田地,田赋比例有所下降,还有主动从河北迁入兖州的华夏百姓,李跃都定为庶民,进一步降低了上交的粮食。

五百三十多万维持兖州绰绰有余,问题在于河北乱成这样,冉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了。

邺城几十万的华夏士民嗷嗷待哺。

不过青州的收成还在统计之中,青州土地肥沃不在兖州之下,应该不会差多少。

“城中之人听着,三日之内,若不开城投降,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一排黑云军甲士在城下咆哮着。

充足的粮食、肉食供应,让黑云军士卒一个个都身强体壮起来。

虬结的肌肉撑的盔甲似要裂开。

大河两岸,一个黑云军将士和其他势力的士卒站在一起,能一眼被人区分出来。

与生俱来的凶悍之气,由内而外的自信,使其精神也昂然向上。

城上守军一阵沉默,对他们而言,即便城中有吃的喝的,但枋头却是一块死地,没有任何希望。

段氏的核心鲜卑人自然愿意死战下去,但城中为数众多的其他族群,绝不会这么齐心。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没有冉闵的魏军,这场大战反而变得简单起来,这场战争差不多到了结束的时候,前前后后,将近围城将近五个月,段罴能守到现在,已经说明他能力不凡。

再围下去,就会进入冬天,天寒地冻,不利士卒攻城。

李跃让王腾率投降部众为前锋,前锋营在后,开始攻城。

战鼓一声接着一声的轰鸣。

大地跟着颤动,黑云军士气也快速达到巅峰。

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喊杀声。

很多前锋营身披双甲,手提骨朵、锤等钝器,站在那里便凭空生起一股煞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