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224)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冉闵攻克襄国,姚弋仲和石琨都成了丧家之犬。

而丧家之犬比家犬更疯狂。

大河两岸的形势基本清晰,羯赵覆灭、刘显败亡,接下来便是慕容氏亲自下场。

河北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所以南下青州是唯一的选择。

李跃心中暗叹,黄河两岸还真是百战之地,一刻都不消停,连一年的发展时间都这么难争取。

苻氏入关中后,顺风顺水,周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一天比一天强。

眼下青州正在春耕,崔瑾和薄武手上的两三万南军,肯定难以抵挡这两条疯狗。

“绝不可令战火烧到青州!”李跃打定主意。

地盘大了,忽然发现手上的兵力捉襟见肘起来。

刘显、石琨、慕容儁动不动就十万大军,黑云军却只有三万正军,还要防守黄河两岸的重镇。

枋头、黎阳,都需要重兵驻守。

常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枋头城中有数万段氏降卒,都督何不裁汰老弱,取其精锐?”

李跃道:“这些人……只怕难以为我所用。”

“其家眷皆在枋头,一人叛,则全家连坐,此战正可用为前驱,消耗段氏实力。”常炜也有腹黑的一面。

风险自然是有的,这年代盛产畜生,不顾家人死活的大有人在。

石虎还虐杀了亲儿子、亲孙子。

“可!”李跃很快便决断下来。

段式一向能征善战,段罴凭借枋头城抵挡李跃与冉闵联手进攻半年,足见其段氏实力。

不用训练,便是一支强军。

风险肯定是有的。

但要叛变的人迟早会叛变,拦不住,不如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

李跃遂召来段罴,顺便喊上范路一起。

“拜见都督!”两人拱手。

范路,李跃放心了一半,这人是纯粹的武人,没那么多心思。

不过段罴心思比较深沉。

“今日召两位来,是有一事相托,羯赵余孽石琨南下,会合姚弋仲,欲谋我青州,两位可愿效力?”李跃没弯弯绕绕,开诚布公。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末将愿效犬马之劳!”范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段罴却怔怔的望着李跃,“都督信得过在下?”

这段时间,段氏部众里会种田的种田,不会种田的修葺城池,搭建房屋,还算听话。

“那就要看你信不信得过我黑云军!”李跃话中有话。

段罴闭着眼深思片刻,睁眼道:“都督他日如何对我段氏?”

“放眼大河两岸,还有你们段氏的容身之地否?”李跃盯着他的脸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 皆敌

“只有我兖州能让你们活下去,而你没有选择!”李跃没承诺太多。

段氏一直反复无常,已经背叛过慕容氏,以后走到哪一步,谁也说不准。

李跃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砸进段罴心中,过了片刻,段罴单膝跪地,“属下愿效犬马之劳!”

李跃扶起段罴,好言安抚了一阵。

天下各大势力中都有其他族群的军队。

燕军中有不少晋人、乌桓人,苻氏亦有羌人、晋人,就连冉闵也要用巴賨大将王泰。

当年两汉北击匈奴,军中都有匈奴人。

北方形势如此,华夏人口锐减,李跃不可能不用其他族群之人,正如常炜所言,用他们为前驱,消耗敌军也不错,能减少黑云军的伤亡。

当然,眼下是权宜之计,以后会有各种制度跟上,将他们逐渐转化过来。

安抚之后,立即挑选士卒。

无家眷的不要,不会汉言的不要,有正名的不要,一番挑选,得健卒五千人。

所有军官照例由李跃亲自任命,不过屯长以上,都是从亲兵营挑选的老卒。

李跃将其分成两部,段罴、范路各领一部。

没时间让他们训练,直接步行向东赶往清河。

李跃自领两万黑云军在后,留魏山镇守枋头,同时下令兖、青二州各地南军加强防守。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行军至黎阳,南北同时传来重大消息。

慕容氏与江东仿佛约好了一般,一个南征,一个北伐。

慕容恪亲率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自中山南下。

殷浩兵出寿春,七万大军水陆并进,溯颍水而上……

李跃顿时有种一团乱麻之感。

常炜拱手道:“慕容恪南下,是为襄邺,殷浩北伐,是为许洛,都督正可快刀斩乱麻,一举肃清石琨、姚弋仲,否则后患无穷!”

李跃点点头,慕容恪、殷浩暂时不关自己什么事情,不过一旦他们拿下许、洛、襄、邺,不用问,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联合姚弋仲、石琨攻伐兖州。

如今天下各大势力,并州张平同时归附慕容氏与苻氏,豫州张遇归降江东,也就自己跟着冉魏,在政治上,其实处于孤立状态。

他们这些人不打自己打谁?

李跃顾不得之前的龃龉和摩擦,上书一封,劝冉闵不可意气用事,慕容恪此来非同小可,当暂避其锋芒,凭邺城而固守,届时枋头、黎阳也能策应一二。

只要这场大战在邺城展开,冉闵不缺心眼的出去迎击,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邺城襄国都是坚城,没道理这么大的优势不用。

奏表递上去,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

“魏之存亡,皆在此战之中,都督可有打算?”常炜意味深长道。

“先生是说,冉魏此战必亡?”李跃记得历史上的冉闵正是败在慕容恪手上。

“慕容恪养精蓄锐多时,怎会给魏主喘息之机?襄国之败,便大势已去了,都督能救邺城一时,不能救一世。”常炜的声音沧桑起来。

的确,兖州的家底本来就不丰厚,有自己的路要走。

而冉闵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李跃望着北国辽阔的天空,虽然晴空万里,却有种时代大浪一浪一浪打过来的感觉,一个大时代悄然之间降临了,以前躲在冉闵身后,摸着他过河,而现在冉闵自己都快被河水冲走了。

“且看魏主此战如何应对吧,传令,再送十万石粮食给邺城。”

冉闵若是防守邺城,问题不大,凭这些粮食和上次送的牲畜,耗上小半年问题不大。

但冉闵若是直接出兵迎战慕容恪,那李跃就没办法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是生是死,看冉闵自己的造化。

而李跃现在没功夫管他了。

张生野来报:姚弋仲宣布归降江东,被拜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六夷大都督、大单于、都督江淮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册封高陵郡公!姚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江东如此厚封姚弋仲父子,明显是事先串联好的。

形势非常清晰,姚弋仲、石琨攻打青州只是第一步,殷浩收取许洛后,一定会与姚弋仲夹攻兖州!

更大危机还在后面,慕容恪击败冉闵后也会南下,攻打兖州。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快刀砍死姚弋仲、石琨,兖州危矣。

“殷浩北上,其关键在张遇,属下这就快马南下,游说张遇!”常炜捻须道。

如果是以前,李跃也就同意了,但此战非比寻常,太多的势力卷入其中,身边需要一个出谋划策之人。

“先生若去,某身边无参谋军机之人,张遇若降,先生去也没用,若是不降,自会派人来联络我们!”

不打不相识,张遇不是什么好鸟,以李跃对他的了解,肯定不会就这么降了。

还要看江东给他多大的筹码。

本质上都是利益交换。

“都督所言甚是。”常炜捻须而笑。

邺城太武殿。

众人也在苦劝石闵。

大将军董闰拱手道:“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

冉闵手上十万精锐丧于襄国,不得不重新笼络广宗乞活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