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28)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若是以前,肯定又是一番周折,但军营立威之后,无人反对。

战兵被裁掉了一半,只剩下一千一百多人。

但每人都能披甲,一大半是铁甲。

每人一把长矛,一把环首刀,小半的人装备弓箭。

那些被提为伍长、什长、都伯的人并未被降职,而是作为储备军官严格训练。

整个军营开始热火朝天起来。

战兵们一身披挂五十多斤,整日挥刀、刺矛。

李跃白天检阅士卒,晚上还召集军官,总结一天的训练所得,然后谈天说地,从秦灭六国、汉匈之战到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李跃在后世也算一个伪军迷,尤喜古代战争,看了那么多的帖子和文章,自然有些水平,至少能说清每一场战争的前因后果。

与普通士卒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但也需要拉近与军官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才是李跃真正的本钱。

“军中若有困难,都一并说出来。”李跃鼓励道。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拱手道:“启禀将军,但凡练兵,皆需旗号、金鼓,士卒看旗号辨位,闻金鼓进退,如今……山上什么都缺……”

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就在这些东西上。

成千上万人的战场,不能什么都靠吼。

李跃记得这人名徐成,年纪比自己小两岁,二十不到的样子,是跟随周牵的雍州流民,守山之战中,斩杀三名羯人甲士,自己也中了箭,被李跃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不过他身高不足六尺,长的却异常丑,翻天鼻,大嘴,斜眼,那张脸仿佛在娘胎是被人捏了一把。

正是因为他长得丑,李跃印象深刻。

这年头能杀羯人的都是好汉,也没人太在乎长相,徐成长得丑,其他人也没多好看,也就崔瑾相貌堂堂。

也不知道他在轩辕山如何了,都七八天了,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不过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你说的不错,金鼓现在没有,但旗号可以先立起来,建议非常有用,记你一功!”

徐成满脸红光,“多、多谢将军!”

他能说出这些,说明对军旅之事颇为熟悉。

李跃暗中记下此人,将来作为亲信培养。

有了徐成的开头,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很多问题,比如体力消耗太大,肉食不够,粮食不足,关键还缺盐……

没有盐分,就没有体力。

中原一不靠海,二不靠沙漠,自古缺盐,历史上的私盐贩子,多出身兖豫一代便是这个原因。

粮食也是一大问题。

虽然缴获了赵广私藏的粮食,但也就一千石,山上的人不断增长,地里补种的庄稼刚刚拔苗。

陈留乞活军的粮食送来了,但也就四百多石。

也不知为何,广宗的一千石粮食一直没送来。

广宗在河北,羯人的腹心之地,自然不可能公然向黑云山送粮食,但都过去快一个月了,还没来,李跃感觉定是出了什么状况。

“问题我都记下了,训练不可松懈,其他的东西我会一一解决。”

第三十二章 兵书

北山最大的一处院落内,三十多名乞活军大小头领聚集在一起。

“薄头儿,那狼崽子一口一口,都快把咱们兄弟吃没了!”

“是啊,今日敢杀马春,他明日就敢杀你!”

“自他当上寨主以来,兄弟们散的散,死的死,假以时日,黑云山就没咱乞活军的地了!”

众人宣泄着心中的不满。

只有魏山低着头,一句话没说。

“那你们说怎么办?”薄武这几天眼皮子一直在跳,总感觉有事发生,所以今天没有饮酒。

几人交换眼神,伸手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薄武眼皮子剧烈跳动起来,“当年一个赵广你们都解决不了,更何况是李跃?”

“当年是当年,赵广又没动咱们的东西,犯不着跟他拼命,但如今不一样。”

“所以你们就推马春出去挑衅他?”薄武目光一闪,这件事,连他都被排除在外。

几人干笑道:“我等只是想寻他些晦气,没想到那狼崽子出手如此狠辣!”

薄武负手踱了几步,当初把寨主之位让给他,一是山上形势复杂,他没多少信心拿捏住,他也不想去操那个心,二是欣赏李跃智勇双全,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我明白了,你们想做寨主。”

几人眼神中流露出贪婪之色。

乞活军势力最大,还有外援,薄武既然志不在此,就应该肥水不流外人田。

更何况现在李跃咄咄逼人,夺去了他们的部众,将他们高高捧着,却没任何实权。

“换你们上去,能挡住羯奴攻山否?能斩杀赵广否?”薄武一连抛出两个问题。

众人一愣,纷纷低下头。

一个赵广他们都处理不了,更不用说羯奴。

魏山冷哼一声,他也被这些人排除在外,毫不知情。

薄武仰天一叹,“我早就说过,有野心没什么不对,但你们没这个能力,也斗不过他,我们流落中原已经十几年了,到现在也还是一伙儿山贼,既然我们不行,就换别人来!”

众人眼神暗中来回交替。

“别说你们,就算是我,现在也未必斗得过他,山上之人皆以归心于他,你们还能召集几人?一旦杀了他,黑云山立即分崩离析,你们现在年纪也大了,难得现在黑云山有了起色,过几年安乐日子吧,别折腾了,我的话你们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薄武太了解这群人了。

然而他早已感觉到,黑云山已经不是以前的黑云山了。

可惜这群人还在白日做梦。

几人见说不通,也就告辞离去。

屋中只留下魏山。

“我没看错人,好生跟随他吧,或许几年之后,黑云山就不仅是黑云山了。”薄武眼神深邃起来。

李跃快刀斩乱麻,既让他感觉一丝惊恐,也让他欣慰。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乱世中做下一番大事。

“是!”魏山对李跃也比较认同,毕竟李跃为他疗伤,救过他的命。

攻山之战,他没能挡住羯人从南山进攻,而李跃挡住了,心中对他只有敬重……

军营之中。

“这是你找来的?”李跃看着面前堆积如小山的竹简一愣。

月姬一脸得意,“这是我花了几个月在山上搜集整理而来,有尉缭子、吴子兵法、司马法遗篇,还有一卷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混熟了之后,她也就没个尊卑,没外人在场,说话也大大咧咧的。

见李跃在练兵,她也没闲着。

李跃苦笑道:“你是嫌我还不够忙吗?”

赵广这厮藏这么多书,若是能看几本,也不至于死在自己刀下。

不过书在这时代本身就是财富。

月姬摇头晃脑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李跃随意翻看了一本尉缭子,竹简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一本书不过几千字。

华夏典籍讲究的就是一个精简。

孔子的煌煌巨作《春秋》也才一万八千字。

“为将忘家,踰跟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李跃轻念几句,忍不住击节而叹。

这些兵书浓缩了古人的智慧,即便在后世也不过时,更不用说现在。

有些人是天生名将,不读兵书一样能纵横天下。

如卫青、霍去病等等,但还有一种人,本身就有天赋,又苦学多年,如孙膑、韩信等,霸王项羽也曾学过万人敌之术。

关羽喜读春秋,其实春秋也是半部兵书。

当然,李跃不敢跟这些牛人比,但连韩信、项羽、关羽这些牛人都读兵书,自己多读一些兵书肯定没错。

实战加理论学习,怎么着也不会太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