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307)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桓温跟殷浩不一样,如果不是他对关中没兴趣,苻氏只怕过不了他这一关。

即便桓温最终选择退兵,也重创了氐秦,太子苻苌和丞相苻雄都间接死在他手上。

崔宏道:“莫非桓温又要北伐?”

“八九不离十!洛阳为晋室故都,司马氏之陵寝皆在此地,桓温拿下洛阳,声威大振,江东无人能与其相抗。”李跃并没太在意。

当初让姚襄接手此地,为的就是今日。

如今的局势,梁国与荆襄还是盟友。

“姚襄愿意让出洛阳否?”崔宏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姚襄是铁杆盟友。

桓温北伐洛阳,梁国不能置身事外。

去年梁燕大战,姚襄鼎力支持。

如今他有难,梁国无动于衷,会令盟友寒心。

“出使洛阳,先看看姚襄的意思。”李跃觉得南面的问题应该不大,姚襄也没想过经营洛阳,他的心思一直在河东、在关中。

“苻健已死,苻生继位,正是进军关中的大好时机,不妨支持姚襄西进?”崔宏只要不牵扯到家族利益,还是比较靠谱的。

李跃思索一阵后道:“苻健虽亡,苻氏精华尚在,只怕姚襄不是对手。”

苻健给苻生留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班底。

能臣猛将颇多,苻飞、苻硕、苻黄眉、邓羌等人声名鹊起,而姚襄麾下,除了一个姚苌尚可,其他人也就中上之资。

原本拿下河东大部分城池,却被张平、张蚝父子压着打,连安邑都丢了。

姚襄连张平都弄不过,更不用说去攻打苻氏。

膂崔宏摸了摸鼻子,“让姚襄去试试未尝不可……”

数日之后,姚襄的回信到了,不愿这么轻易舍弃洛阳,也没做好反攻关中的准备,决定先跟桓温掰掰手腕,毕竟桓温带的人马不多,也就三四万人。

姚襄手上六七万大军,不碰一碰,姚襄怎么舍得让出洛阳?

信里面多多少少有轻视江东的意思。

两年前殷浩北伐,一地鸡毛,被姚襄、张遇按在地上摩擦。

江东储藏的粮食、军械,拱手相让,姚襄一口气恢复巅峰状态。

如今桓温北伐,在他看来,是羊入虎口。

姚襄以逸待劳,拒守坚城雄关,兵多粮足,怎么看胜算怎么大。

“姚襄太轻敌了。”李跃一叹。

崔宏笑道:“殿下似乎不看好姚襄?”

“姚襄用兵,败多胜少,不识桓温厉害,定要栽一个跟头。”

“姚襄兵败,只会更加倚重殿下,不算是坏事。”崔宏越发有几分腹黑谋士的风采。

“孤再去信一封,劝他退到河内,桓温不会在洛阳久留,等他退军后,再回洛阳不迟。”看在以往的情面上,李跃决定再拉他一把。

崔宏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臣以为如今大患不在南,而在北,此战慕容恪亲至,所图非小,殿下一定要当心。”

上一次大战,败的是慕容儁、慕容垂,而非慕容恪。

如今慕容恪亲自出征,这场大战无论如何都小不了。

“莫非他是要打断我们革新的进程?”李跃思索了一阵。

似乎不太像。

慕容恪屯兵常山,那就要攻打巨鹿或者邺城。

邺城坚如磐石,从军事层面上而言,根本不可能从外部攻破,其背后还有黎阳和枋头为依托,慕容恪有多少兵力填进来?

“不,慕容恪此次的目的很可能不是我们!”李跃目光从地图上常山的位置向西移,穿过太行山,落在并州上。

“并州?”崔宏惊讶道,“慕容恪、慕舆根、慕容评亲至,此番张平大难临头矣!”

攻陷并州,燕国就对梁国取得了地缘优势。

梁国崛起,狠狠遏制住了燕国的扩张态势。

但从大环境上看,燕国仍处于攻势,梁国因为革新,清肃内部,处于守势。

慕容恪挑了一个好时机。

李跃若率兵与其争夺并州,带兵多了,国内的革新必然会受到影响,带兵少了,不是慕容恪的对手。

燕国不止一个慕容恪,还有慕容垂、悦绾、慕容军等人,都是沙场宿将。

“或许张平……能挡住慕容恪?”崔宏的声音并无多少底气。

慕容恪领兵以来,只在冉闵手上败过,但最后的胜者还是他,而他的对手无一例外,损失惨重。

李跃没忘记薄武、陈端都是死在他手上的……

第三百七十章 不动

这年头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刀没架在脖子上,总觉得还有机会。

姚襄如此,张平也差不多如此。

就算李跃想支援张平,张平也未必会放黑云军进入并州,一个上党就堵住了黑云军北上的道路。

“派人去联络一下张平,看他什么意思。”李跃死马当活马医。

不求张平击败慕容恪,只求他耗上两年,此消彼长,梁国就有反攻燕国的实力。

崔宏道:“殿下何不佯攻束州,牵制燕国?”

“没用,我军没有攻陷蓟城的实力,牵制没有任何意义。”

燕军在鲁沱水以北,也修建了不少工事,想从鲁口反击,难度很大。

关键别人知道梁国在革新变法,不可能大举出兵,慕容恪挑了一个好时机。

几天之后,姚襄和张平的回复同时送来。

姚襄一意孤行,要跟桓温碰一碰,说三万晋军就不敢出战,以后天下必小觑于他……

而张平永远一副老油条嘴脸,援军就不必了,让李跃支援他五十万石粮草,五千战马,一万牲畜,各类军械三万件,只要东西到齐,他张平就能让慕容恪夹着尾巴逃回幽州……

李跃一阵郁闷,不过想想也正常。

张平收复上党,又吃下大半个河东,实力大增,比姚襄还膨胀。

而且此次慕容恪、慕舆根、慕容评集结的人马并不多,只有八万左右,兵力并不占优势。

站在张平的立场上看,完全有一战之力。

“张平虽然该死,但不可不救,殿下既然不攻束州,不妨佯攻襄国!”崔宏指着地图道。

佯攻并非不攻,一旦有可趁之机,可以一鼓作气,拔掉这颗钉在河北腹地的钉子。

从冉闵时代起,襄国就是悬在邺城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襄国离邺城非常近,一旦国中有变,也能快速回军。

李跃摇摇头,“我军主力北上,若桓温转攻许昌……”。

许昌是江东士族的老巢,收复许昌同样对江东有重大意义。

桓温与慕容恪同时进兵,很难说没有暗中勾结。

谁知道桓温会不会忽然翻脸?

“臣愚钝。”崔宏拱手。

李跃笑着挥挥手,硬辔头拉不住下坡的驴,张平、姚襄都想跟对手碰一碰,多说无益。

让他们碰一碰也是好事,只有被打疼了,才会知道厉害。

心中有了决断,写成密信,让宿卫送往郓城,征询王猛的意见。

两天后,王猛的回信就到了。

跟李跃所想相差无几。

“慕容恪攻并州,其意图在我,乃是诱殿下北上野战,万不可中其诡计,张平成名二十年,羯赵时便为骁将,慕容恪即便攻陷并州,必伤亡惨重,届时殿下可伺机而动……”

王猛的信非常长,分析了天下形势。

让李跃意外的是,他觉得并州其实不重要。

燕国拿下并州,反而是个负担。

其一,挡住了代国的扩张方向,两边必会龃龉不断。

其二,燕国的手伸到了并州,就跟氐秦接上了,苻氏可以容忍并州在张平手上,但绝不会让并州落入燕国之手。

其三,燕国拿下并州,版图横跨万里,从辽东至太原,处处需要防守,燕国将很难集中兵力,攻打河北。

此时恰恰是梁国革新的最佳时机。

不必卷入他们的大战之中,用心经营中原即可。

而且革新也到了关键时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