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328)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崔宏眼珠子一转,“慕容恪若是不在,岂不是燕国必亡?”

“汝欲行反间之计?”其实李跃早就想过。

但慕容恪太稳了,性格上没有任何缺点,国中声望极高,慕容儁束州战败之后,声望急转而下,没有慕容恪的支持,慕容儁还能不能坐稳燕王之位还是两说。

而且慕容儁跟慕容恪关系非常好。

这样的人,反间计动不了。

“慕容恪动不了,然则慕容垂却未必,牵一发而动全身,慕容垂乃慕容恪提携,动摇慕容垂,慕容恪必受牵连!”崔宏声音越说越小。

“倒是可以试试。”李跃微一点头。

慕容恪与慕容儁关系不错,但慕容垂跟慕容儁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无论能不能撼动慕容恪,只要燕国出些乱子,对梁国都是好事。

几日后,燕军陆陆续续退走。

分兵驻守余吾、襄垣、潞县、涉县,上党一分为二,梁国占领壶关以南,与河内、邺城连成一片。

燕国占领壶关以北,与襄国、邯郸连成一片。

壶关在手,梁国进可攻退可守,总体而言,略占优势。

加上张平手上的三万大军,收获颇大。

慕容恪罢兵,河东慕容垂被死死挡在白波谷外,也没有打下去的意义,退回平阳。

李跃按照承诺,让出河东。

姚襄得到三薛的支持,实力增长不少,厉兵秣马,一心一意进军关中,已经看不上河内一隅之地,专心经营河东、弘农两块沃土。

打铁趁热,李跃趁机改编降军,下令可以退役为民,每人土地二十亩。

不过刀头舔血惯了的人,放下刀矛,很难回归平静生活。

前前后后只有两千余人愿意退役。

李跃令张蚝、赵贺、崔宏三人选拔精锐、裁汰老弱,自己则专门陪着张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

被裁去老、小、残、弱共四千余众。

年纪大的有六十多岁,白发苍苍,年纪小的才十一二岁,还有一些伤残者,遇上硬仗,很难活下去。

在黑云军刀矛的协助下,他们也没什么意见,乖乖领了土地。

李跃还赏赐每人五石粮食,够他们吃上一阵。

选出精锐九千六百余众,分拆填充黑云各军,并州兵源素质自不必说,这年头杀来杀去的,弱者早就填了沟壑。

黑云精锐从十一万扩充至十二万人,剩下的一万多人则编入镇军,屯驻上党。

上党百姓登记户籍之后,会分到十五亩土地,李跃下令开仓放粮,只要登记户籍,每户一石粮食。

告示刚刚贴下去没几天,山上的流民、盗贼都下来了,壶关以北的百姓也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也算是皆大欢喜。

唯一不太欢喜的只有张平,种种措施下来,张平旧部基本被挖空。

即便他以后有什么想法,也很难指挥曾经的部曲。

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进

未来梁燕决战,很可能不是在鲁口,也不在邺城,而是先于上党爆发。

攻占上党,燕军可以南下,直接威胁河内、洛中,向东切断邺城与中原的联系。

所以壶关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李跃升李屹为壶口督,率五千黑云精锐镇壶口,李琦为屯留督,率一万镇军守屯留城,随时支援壶口,赵贺为校尉,率四千黑云军镇守长子城。

三人都出身尚武堂,中了武举,彼此有香火之情,必能团结一致,守住壶关。

刘牢之、诸葛侃、高衡等人勇猛无畏,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李屹、李琦、赵贺在尚武堂、讲武堂深造多年,武勇比不上刘牢之、诸葛侃等人,但强在能文能武。

是李跃按照汉朝士人标准培养的。

既能上马杀敌,也能下马治民,最关键的是忠心耿耿,不用担心被人策反。

至于张蚝、张平等并州将吏则跟着李跃回返邺城。

“上党孤就交给你们三人了,尚武堂出来的男儿,不可坠了黑云军的招牌!”李跃勉励三人。

“我等便是粉身碎骨,也不会辜负殿下,辜负大梁!”三人单膝跪地。

第一届武举,还是尚武堂子弟,自然重点培养的对象,李跃对他们寄予厚望。

大战已经停歇,慕容恪在余吾、潞县、襄垣布下防线后,便急匆匆返回蓟城去了,据细作回报,走的还挺急,连大军都扔在后面,只带了两千部曲星夜兼程。

而蓟城送出的消息,似乎是燕国太子慕容晔病逝,慕容儁伤心过度,也病倒了……

慕容家得天独厚,男人雄武俊美,女人花容月貌,但寿命都不长,慕容皝刚过五十便一命呜呼,慕容晔没到二十就死了,最长寿的慕容廆也才活了六十几岁。

跟司马家动不动就活到八九十岁相差太远。

君主的寿命是国中稳定的基础。

苻洪、苻健、苻雄若是多活几年,只怕绝不会满足于关中。

慕容儁虽然能力不如父祖,但至少还能让燕国走下去,这个时候有个三长两短,燕国雪上加霜。

刚想到苻氏,姚襄的使者权翼便来了。

“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东井,大角为帝坐,东井分野在关中,应关中将有衰变,苻生继位以来,先杀右仆射段纯,手刃正妻梁氏,太傅毛贵、车骑将军梁楞、左仆射梁安不问情由,拘而斩之,丞相雷弱儿刚直敢谏,苻生杀其满门,九个儿女、二十二个孙子一并死难。氐秦败亡之日不远,姚都督已联络关中豪酋,准备今秋出击!”

“何以如此之快?”李跃眉头一皱。

姚襄太心急了。

最近他与三薛打的火热,实力大涨,连河内都不要了,一心经营河东。

不过也能理解,四五年前,姚弋仲活着的时候就有进取关中之意,只是争不过苻洪,枋头一战,阵亡三万精锐,元气大伤。

姚襄年纪也不小了,过了不惑年纪,却没有一份稳定的基业。

“关中剧变,千载难逢,苻生天怒人怨,若不出手,只恐苻氏自除之。”

“孤派一支精锐协助如何?”李跃目光一闪。

这么大的关中,姚氏一家吃不下,黑云军跟着进去,一来协助他,二来寻一块落脚之地,为将来做准备。

苻生虽大开杀戒,但只针对豪酋、贵戚,并未对士卒动手。

氐秦的战力仍在。

即便姚襄加上三薛,也未必是对手,至少短期内,灭不了苻氏,苻氏击败桓温后,基本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多谢殿下好意,姚都督一路从淮南折转至此,多蒙殿下庇护,今次实在不好再劳烦黑云将士。”权翼婉拒了。

翅膀硬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单飞。

李跃道:“既然如此,孤就不强求了。”

强扭的瓜不甜,姚襄非要一个人往前冲,别人也拦不住。

利益越大,风险越大,姚襄大概忘记了,苻生也是一个万人敌……

“多谢殿下成全!”权翼拱手一礼。

送走权翼,崔宏摇摇头道:“姚襄若是再等一两年,关中必自乱,可惜太心急了。”

李跃思索了一阵,“姚襄麾下皆是关中豪酋,即使他愿意等,他手下的人未必愿意,留在河东、弘农,北有慕容氏,南有桓温,西有苻氏,如今慕容氏在并州还未站稳脚跟,桓温忙着防守淮南,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最佳出手时机,在等一两年,燕梁决战,他们必卷入其中,想西进也没机会了。”

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利益看待当下形势。

现在出手,不是最佳时机,却也不是差的,机会还是有的。

李跃能感觉出来,姚襄集团对梁国的恐惧不在燕国之下。

一两年后,梁国更为强大,对他们的控制也将越强。

“殿下所言是也。”

“邺城之事,你不能松懈,回邺之后,着重此事。”李跃换了个话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