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35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梁国的统治根基是黑云军、子民、庶民,燕国的根基则是中土豪强和辽东的豪酋。

而慕容儁一旦出手,疲国之计就算成功了,李跃也没指望他们死心塌地造慕容氏的反,真正决战,还是要看梁国的将士。

“那就依计而行!”既然豪强们得寸进尺,就不能怪李跃不讲情面。

李跃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场大战之中,梁国也围绕着决战动员起来。

国中气氛一天比一天紧绷。

就连地方上也觉察出了异样,各地奏折雪片一样飞来,有人兴奋,有人期待,有人疑虑重重,不过还有人竭尽所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慕容垂被张蚝牵制在平阳,给了吕婆楼机会。

自苻健、苻雄死后,秦国也休整了将近一年,苻生虽然残暴,却没有发动什么大战,祸害的大多是关中豪酋。

只在去年在蒲阪跟打了一场,以极小的伤亡一波带走了姚襄,还收服了羌人部众……

吕婆楼打探到燕军援兵至,主动出击,与平熙在无定河大战小战十三场。

平熙是慕容垂麾下宿将,曾追随他大破敕勒。

燕军也极为精锐,加上铁弗部的策应,吕婆楼败多胜少。

但氐人的坚韧顽强让他们死战不退,在野狼川破釜沉舟,吕婆楼选锋拔锐,得两千壮士,殊死一搏。

其他秦军跟在后面,就这么杀了过去。

真玩起命来,两边的差距逐渐显现出来,氐人悍不畏死,跟着吕婆楼血战。

燕军有兵力上的优势,却不敌团结一致的秦军。

吕婆楼率两千死士杀透重围,一刀斩平熙于马下,燕军大溃,秦军追亡逐北,俘斩三千余众,一战而震动塞上诸族,也震动了北国。

一扫苻生继位以来的颓气。

铁弗部大为震恐,前族主刘务桓之子刘悉勿祈发动兵变,夺回族主之位,驱走刘阏陋头,向秦国称臣,献牲畜八千头,遣子入质长安。

吕婆楼这才收军,押送牲畜、俘虏浩浩荡荡返回长安。

这一战也让天下重新审视起氐秦来,苻坚也凭借这一战扬威天下。

第四百二十二章 纠缠

这几仗打下来,受伤最严重的是拓跋什翼健。

不仅丢掉了起家之地代郡,连小弟铁弗部都转投了苻坚,可谓元气大伤。

但看到氐秦“轻轻松松”就击败了燕军之后,心痒难耐,集结了两万骑兵,准备试试。

幸亏拓跋什翼健还有自知之明,派使者来邺城,一是征询意见,二是请求一同出兵。

吕婆楼能击败平熙,是因为张蚝在并州牵制住了慕容垂的主力,不然他上场,吕婆楼只怕没这么容易得胜。

“代郡乃拓跋家龙兴之地,今为燕贼窃据,代王寝食难安,慕容氏士卒疲累,国中粮草不济,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不知梁王意下如何?”使者闪烁着小眼睛。

连他们也看出燕国的窘境。

两三年前慕容儁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动辄二十万大军南下。

而今年的几场大战,无论是突袭代郡,还是支援铁弗部,只有一两万人……

完全不符合以往财大气粗的风格。

当然,也可能是燕国在积蓄势力,准备明年的决战。

粮草这种事,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放下底线,能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当年石勒从襄阳转战河北,一路自己吃自己,杀入河北,攻陷邺城。

而历史上燕军生擒冉闵后,立即围攻邺城,魏军粮草全无,当初石虎留下的十余万宫女,全成了腹中之物……

燕军多战马,又连续缴获了敕勒、代郡的几十万头牲畜,粮食应该还能维持住的。

冉魏永兴元年(350年),也就是冉闵称帝,率十万精锐攻打襄国那一年,慕容垂攻幽州,羯赵幽州刺史王午与征东将军邓恒不敌,退守鲁口,致使石虎积攒了千万石粮草落入燕国之手。

这些粮食够慕容氏挥霍几年了。

“时机未到,不可决战,代梁相隔千里,首尾不能呼应,还望阁下回禀代王,当下情势,宜厉兵秣马,训练精锐,他日大战一起,代王可报仇雪恨!”李跃委婉拒绝。

秦军能击败燕军,不代表拓跋什翼健能打赢慕容垂。

再说吕婆楼获胜,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脑袋别裤裆上,率精锐阵斩了大将平熙才赢了此战。

不然胜败还很难说。

拓跋什翼健五万大军,连别人两万人马都打不赢,如今凑出两万骑兵,就想收复代郡?

明显是要李跃来当冤大头,他躲在背后……

“国仇家恨不可不报,梁王愿助苻氏外人,却不肯助代王一臂之力,难免伤国人之意。”使者还不放弃。

“阁下言重了,孤助苻氏击败铁弗部和燕军,难道不是为了代王?”李跃眉头一皱,对方有些胡搅蛮缠了。

做这么多事,还不是为了拓跋什翼健?

使者哑口无言,拱手而退。

拓跋什翼健是典型的富二代,代国的江山是其父拓跋郁律打下来的,大败贺兰部,侵攻河套铁弗部,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大鲜卑山以西,号称骑兵百万,称雄于北漠。

最鼎盛时,前赵刘曜、后赵石勒都向其请和。

在漠北练兵讲武,有踏平南夏之意,可惜鼎盛时,遭到太后祁氏(拓跋猗卢王后)忌惮,暗害之,此次内讧,鲜卑首领几十人遇害,拓跋氏衰弱下来。

贺兰部趁机起事,拓跋什翼犍与其兄拓跋翳槐先后逃奔后赵……

拓跋部名义上是草原共主,却名不副实。

没经过血火的江山,始终不那么牢固。

李跃旋即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秦军顽强如铁,梁国稳如泰山,燕国周边能欺负的只剩下代国,柿子挑软的捏。

拓跋什翼健成了北国最软的一颗柿子,偏偏还纠缠不休,弄不好还会刺激到慕容恪兄弟。

代国都城就在雁门、代郡二郡的西北面,相距两三百里,几乎一步之遥……

“真是不省心。”李跃不能眼睁睁坐视这位年轻而任性的岳父灭亡,派出使者让苻坚看顾一些,最好蒲坂、冯翊的秦军能动一动,威慑并州的慕容垂。

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拓跋什翼健非要鸡蛋碰石头,李跃也没办法。

好在拓跋什翼健实实在在被慕容垂打怕了,集结了两万骑,见黑云军不动,他也就安分了一些。

这么一折腾,七月转眼就过去了。

八月秋收迎面而来。

四面八方,所有闹腾的势力都安静下来,收割地里的庄稼。

几十年的战乱、饥饿,已经让所有人形成了默契。

就连燕国境内的盗贼们都老老实实。

一般而言,天灾会连着人祸,而丰收会连着丰收,这两年的年景都不错,偶有小灾,被迅速安抚下去。

去年小丰收,今年则是大丰收。

今年年初的一场大雪,李跃便有预感。

梁国的革新,在这个秋天结成了累累硕果,人口、田地、山林、河泽都从士族豪强手中释放出来,梁国朝堂励精图治,地方上政通人和,百姓辛勤劳作……

大河南北自不必说,传统的产粮重地,华夏根基所在。

淮水流域的屯田也迎来一次小爆发,预计可收六百万石稻米,稻米产量比不上粟,却比粟米口感好,营养高。

白米白面更长肉一些。

不过有得必有失,这时代稻米未经改良,产量比不上粟,粟米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当成精饲喂养牲畜和战马。

是以大河南北以粟、麦为主,山区丘陵的旱田多种豆菽、桑麻,而淮河南北气候温润,水网密布,以稻为主。

这一场丰收让李跃底气更足了。

虽然减免了田赋,但梁国有大片的屯田,所谓屯田,其实就是国有田地,以奴隶大规模集体耕种,便于管理,收成也不错。

按户部的预算,今年可收一千九百万石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