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383)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李跃上下大量,四十左右年纪,一脸河北豪杰特有的厚重感,却多了几分沧桑。

自羯赵至冉魏,豪杰投的投,降的降,没剩下几个,马顾率三千人漂泊于海上,为冉魏独守孤岛,足见此人之忠。

在这世道尽忠职守之人,能力绝不会差。

“马将军果然中土壮士也!”李跃一把扶住,“孤今日又得一大将矣!”

“殿下谬赞!”马顾一脸沉稳从容,不悲不喜。

没见过大风大浪之人,绝不会如此。

他的到来,弥补了梁军一大短板,关东虽是北方,但水军大有可为。

曹魏力行“以通渠积谷为备武之道”的国策。

北伐袁氏、乌桓前,花费数年之功,挖掘运河,将大河两岸连成一片,中原的粮草、士卒能快速输送到河北,成就了邺城的建安风流。

不仅魏武扫灭袁氏,大破乌桓,也让司马懿完成了百日灭公孙渊的神话。

后为了压制江东,又向南开凿广漕渠、贾侯渠、淮阳运河、白池运河等水网,将睢、颍、淮、泗等几大水系连接起来,大军出洛阳,顺颍水而下,直达淮河。

所以淮南三叛能够迅速平定。

后世的大运河其实也是建立在曹魏的基础上,关东的底蕴便是来自于这一条条的运河水网。

水军更大的意义是快速输送至前线。

要防备未来桓温的北伐,就不能忽视水军的发展。

李跃左手拉着王猛,右手拉着马顾登上舆车,一同入城。

邺城之中早已站满了百姓,一次次的胜利褪去了他们脸上的愁苦与饥馑,取而代之的是自豪与自信。

“万岁!万岁!”

舆车走到哪里,哪里便欢呼声一片。

“多少年未曾见过如此盛景,殿下文治武功,远胜魏晋!”马顾忍不住感慨道。

“只是魏晋么?孤要再造文景之盛!”

李跃眼中的盛世,只有文景、汉宣,以及历史上的贞观、开元。

汉唐、汉唐,华夏的巅峰,若能重现汉唐盛世,李跃这辈子也算值了。

曹魏还算勉勉强强,但司马家的西晋还是算了。

士族豪强倒是歌舞升平,百姓水深火热,按说一个朝代创立之初,总要有些朝气,司马家倒好,立国没几年,雍凉、青徐起义一次接着一次。

没有八王之乱,岂有五胡乱华?

“殿下有如此恢弘之志,臣自当附骥攀鸿!”王猛眼中泛起光彩。

“末将恨不能早遇殿下。”马顾恭敬之中略带几分拘谨。

李跃哈哈一笑,“现在也不晚!”

这一年,李跃也才而立之年,恰如梁国立足于关东大地之上!

接下来便是庆功宴,什长以上皆入席。

虽然没有什么美味佳肴,但大块熟肉,胡饼、酒管够。

李跃当场晋封一百六十三人为黑云将,亲赐精甲、宝刀、铁牌,勉励他们继续为国尽忠职守。

而这一切也都落入水军诸将眼中。

若是以前,李跃早提着酒坛下去与将士们痛饮,但今时非同往日。

帝王称孤道寡,有其重大意义。

需要时刻维持威严,不能太与部下亲近,需要保持神秘感,若什么都被别人摸透了,败亡也就不远。

这是人性。

“殿下,慕容垂遣表称臣!”酒宴正酣,刘应一脸欣喜的赶来。

慕容垂比拓跋什翼健明智多了。

如今慕容恪退回辽东,无力援手并州,梁国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慕容垂。

不过称臣并不等于归附,当年张平向燕、晋、梁、秦都称过臣。

“景略意下如何?”李跃问道。

“慕容垂,燕之戚属,世雄东夏,宽仁惠下,恩结士庶,燕、赵之间咸有奉戴之意。观其才略,权智无方,人之杰也。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不如除之。”王猛带着几分醉意道。

最了解慕容垂之人,非他莫属。

不过李跃也听出另外一层意思,慕容垂极有才略,沉吟片刻后道:“孤欲建不世之功,彼势穷而臣我,若不纳之,人将谓我何?必大失天下人之望也,彼虽蛟龙猛兽,你我君臣长缨在手,何惧之有!”

慕容垂只是称臣,还没完全投附。

而现在梁国一时片刻没精力攻打并州,所以不如安其心,如果不接受他的称臣,必会倒向苻坚,增强关中实力。

苻坚可是什么人都敢收的……

只要自己还在,王猛还在,慕容垂还能翻出五指山不成?

“殿下……所言极是,长缨在手,可用其为爪牙。”王猛打了一个酒嗝,一头歪在软榻上,居然睡着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上烤

同意慕容垂称臣后,没过几天,慕容垂便把嫡长子慕容令送了过来。

慕容垂繁殖能力极强,生了一大票,慕容令、慕容马奴、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

将嫡长子慕容令送过来,极有诚意,还请求攻打北面的代国,一刻也不耽搁。

所谓称臣,不过是为了自己利益屈从而已。

拓跋什翼健目前处境堪忧,正在跟柔然人争夺草原。

但代国掌控不了偌大的草原,柔然人南下,已经成了趋势,来自苦寒之地的游牧族群,性格坚韧而强悍,拓跋什翼健陷入苦战之中。

如果背后慕容垂再捅上一刀,拓跋什翼健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不过河套之地落入慕容垂手中,威胁将远大于拓跋什翼健。

一个强大的慕容垂不符合梁国的利益。

李跃去书一封,以拓跋什翼健与自己有姻亲的名义,令其不可妄动,甩手给了一个征西将军的名号,让他调整调整进攻方向,顺便恶心一下关中的苻坚。

慕容垂果然是蛟龙猛兽,率七千步骑,直接杀入河南地中……

这一举动自然刺激到了苻坚。

铁弗部早已投降苻坚,小弟被打,做大哥的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不过苻坚做事还是有原则,出兵之前,先派使者来邺城,征询李跃的意见。

“慕容垂虎狼之将也,此人若是壮大,将与燕国夹击关东,还望殿下明鉴。”使者薛赞,也算是老熟人了。

正因为慕容垂是虎狼,所以要给他吃肉。

不打拓跋什翼健,只能委屈委屈河南地的匈奴人。

“慕容垂自行出击,非孤授意。”李跃的话只能说到这儿。

“既然如此,我主就代殿下教训教训此人!”薛赞等的就是这句话。

李跃笑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们两边打起来,对梁国大有裨益。

关中大军正在攻打凉州,久攻姑臧而不下,再开辟一条战线,也不知道苻坚扛不扛得住。

“此乃我主亲笔信,今呈于殿下。”薛赞弄得神神秘秘的。

他这么说,明显是以苻坚个人名义。

亲卫接过,检查了一番递给李跃。

“殿下以洪武之姿扫平关东,殄灭群胡,救万民于水火,功盖当世,至德光昭,武功著于四海,懿德披于八荒,是以四方效琛,人神响应,天之历数,实在尔躬。当今之世,天命归于有德,神器已在大梁,殿下合该进尊位,抚膺天下人心……”

李跃看到一半,将信合上,笑道:“汝主欲置孤于火上烤耶?”

苻坚压根儿没安好心。

自己这一称帝,立即就吸引了江东的仇恨。

如今桓温的庚戌土断卓有成效,江东实力大增,肯定会北伐。

虽然李跃不惧江东,但如果桓温缠上来,苻坚的压力就大大降低。

“我主待殿下如叔父,一向恭敬有加,绝无此心,然则,当今天下,殿下不进尊号,何以安士民,何以震慑远人?司马氏自弃中原,天命当归殿下也!”薛赞口才甚佳。

李跃心中蠢蠢欲动起来。

梁王、梁帝其实在李跃心中差不多。

不过现在梁国版图如此之大,“恭事”江东没有任何意义,桓温革新完成之后,提着刀子就要招呼上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