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43)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不必回复他,朕再等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太原三郡他若做不干净,朕就亲自去解决太原三郡!”李跃杀气腾腾道。

不过慕容垂毕竟是慕容垂,邺城没有回复,让他意识到了什么,不再瞻前顾后,下手稳准狠,清算九个豪酋,屠灭四个部落。

带上人头与氐秦俘虏,亲自赶来邺城,留慕容令镇守晋阳。

李跃也没客气,王猛接收太原,魏山镇守河东。

至此,并州正式纳入梁国,与河套连成一片,统一天下迈出关键一步,对关中的战略包围显而易见。

想要吞灭氐秦,需要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同时氐秦想要摆脱战略上困境,也需要一场大战。

两边都在准备,而这一天不会太远。

苻坚退兵后也没闲着,在蒲坂之后,继续加固蒲津、冯翊、许原、沙苑等城,护军制应运而生,以邓羌为河东护军,苻飞为冯翊护军,吕婆楼为蜀中护军,李威为仇池护军……

所谓护军其实就是废除郡县制,全民皆兵,一切为战争做准备,地方赋役、军政皆掌于护军一人之手。

此制汉魏早已有之,不过都是为了管理边民,苻坚却将其发扬光大,废除郡县,全民皆兵,抵御四面八方的敌人,同时对外扩张。

历史上北魏六镇便是从这套制度演化出来的。

苻坚敢这么玩,李跃不敢,“此取乱之道也。”

“苻坚也是被大梁所逼,不得不如此。”常炜捻须而笑。

关中任何风吹草动,梁国都慎重对待。

“亦不可小觑,护军有募兵之权,亦能随机决断,若是用人得法,蒲坂、冯翊等地防御大大提升。”李跃没有掉以轻心。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护军制度,有一定的战术优势。

客观上,无论是北魏的六镇,还是大唐的藩镇,都比较强悍。

苻坚的护军,可以算作缩小版的藩镇,加上邓羌、苻飞这些人顶在前面,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防御,也减轻了氐秦的统治成本。

至于祸乱,则需要很长时间发酵,短期内,对他们是有利的。

“陛下所言甚是。”常炜也没有争辩。

“陛下,慕容垂已至滏口。”卢青前来禀报道。

滏口是邺城的西大门,扼守太行山滏口陉,过了此地就是真正进入河北。

以往李跃都会迎接一番,不过当时是为了显示恩德,每次都出城迎接,就不是示恩,而是自贬身价。

君臣名分已定,该示威就是示威。

“令他部众在城外驻扎,慕容垂入宫觐见。”李跃淡淡道。

“唯。”卢青拱手而去。

常炜目光一闪,“慕容垂既然入邺,陛下准备如何安排?”

人来了,要给一个合适的位置。

李跃踱了两步,慕容垂好歹也是燕国宗室,名震天下的人物,又主动汉化,不能太亏待于他,“升左将军,尚书右仆射,封沮阳侯如何?”

上一任左将军董闰作乱被族诛,至今还没有补上。

慕容垂一来就与魏山、贾坚、徐成等勋旧并列,也不算亏待他。

更何况还挂个尚书右仆射,等于是常炜的下手,由常炜看着他,李跃也能放心一些。

再说大梁至今也没几个侯。

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慕容垂将留在邺城。

“陛下如此恩宠,可垂范天下矣。”常炜这么说,算是同意了,“然其部曲将如何?”

这算是问到了关键之处。

这年头除了梁国,都奉行部曲制,燕国更进一步,弄了个军封制。

“入我大梁,自然要守大梁的规矩,择其精锐分散至黑云诸军,老弱者,化为庶民,分给田地屋舍,耕种为生。”

哪怕这些人当场造反,李跃也不会开这个口子。

军为国有,而非将领私人所有。

作为一个梁国将领,可以有故旧、也可以有部下,但不能有部曲和私兵。

这是原则性的东西。

李跃个人觉得历史上十六国南北朝之乱,根源皆在于此。

当然,这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朝廷。

只有交出部曲,李跃才能真正对他放心。

第五百三十七章 明珠

一系列的赏赐下来,慕容垂心满意足。

李跃好言宽慰,设宴款待。

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

与上次宴会锋芒毕露不同,慕容垂内敛沉稳了许多,言语平和,举止温雅,经历的事多了,人也成长了。

慕容垂前半生差强人意,后半生越来越强,在历史上成为一代战神。

“陛下……慕容将军部曲不愿分散,聚而为乱。”窦封匆匆前来禀报。

殿中刚才的和谐气氛荡然无存,不知不觉紧绷起来。

十几道目光明晃晃的射向慕容垂。

初来乍到,深受重恩,不必避免引起其他人的嫉妒。

“竟有此事?”李跃嘴上这么说,其实心中早有预料。

这些部曲追随慕容垂十几年,出生入死,叔伯子侄同为一军,凝聚力极强,忽然之间要将他们分散,换谁也难以接受。

不过再难接受也要接受。

所有士卒必须为国家所有。

一万多死心塌地的老卒继续留在慕容垂身边,李跃睡不安稳,更不敢用他。

“陛下息怒,这些老卒一时不明陛下恩德,臣这就去劝解。”慕容垂赶忙起身。

“将军快去快回,窦封、刘应领二万黑云军协助将军。”李跃端坐软榻之上,漫不经心道。

“领命。”二人拱手。

大军早已集结,慕容垂一万多人赶来,邺城不可能不设防备,这两万黑云军就是给他的下马威。

只讲恩德不讲威信,害人害己。

收容别人是一回事,重用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慕容垂不愿分散,今后只有坐冷板凳的命。

“多谢陛下。”慕容垂脸色有些难看,以他的城府,不可能不知道李跃让他率部曲入邺的用心。

三人离去,李跃继续与常炜、崔宏等人饮宴。

“两年不见,慕容垂城府见长,堪为大梁之利剑。”崔宏一语双关道。

以前的慕容垂如一把出鞘的利剑,丝毫不掩饰心中所想。

如今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利剑可以伤敌,但亦可以伤己。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李跃饮下一樽酒。

胡人中也有很多仰慕汉化之人,没必要将他们拒之门外,拓跋、慕容、苻氏、宇文最终不都归入华夏了么?

大梁的国策不是斩尽杀绝,而是在压迫中融合。

更何况北方胡人也根本杀不完,适当的怀柔手段是必要的。

冉闵败就败在太刚猛,关键这刚猛也没维持下去,如日中天时,发现不对,又想缓和与胡人的关系,封自己儿子为大单于,最终两头不讨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陛下既能容纳慕容垂,亦能容纳苻氏、拓跋,以及辽东慕容氏,他日将士大出天下,必有响应。”常炜不胜酒力,醉晕晕道。

“正是此意。”李跃其实对慕容、拓跋、苻氏并无多大仇恨。

要恨就恨司马氏的无能和无耻,以及石虎犯下的累累血债。

没有司马家的八王之乱,这些慕容、拓跋、苻氏哪有出头之日?

前后不到一个时辰,三人就匆匆而回,慕容垂身上还沾了些血,拜在李跃面前,“臣已安抚部众,各按朝廷之意处置。”

“将军辛苦了。”李跃起身,取来一樽酒,递给慕容垂,“今后归我华夏,同为一家!”

慕容垂毫无惧色的一饮而尽,“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李跃哈哈一笑,“将军无忘今日之言!”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在美酒的助兴下,与慕容垂相谈甚多。

李跃自己也喝多了,被宿卫搀扶进后宫。

一觉睡到天亮,睁眼就看到崔言思的脸。

“哎呀,陛下昨夜大醉,臣妾照顾了一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