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73)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关东土地,皆在羯胡手中,冉闵一纸杀胡令,清出百万良田,陛下接掌邺城,承其利而避其害,焉能不兴?”

冉闵杀胡令后,无日不杀,无日不战,士族豪强处在最虚弱的时候,关东成了一张白纸,这个时候,李跃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而燕国不一样,其弊为多年累积。

掌握人口田地钱粮的要么是燕国宗室,要么是有兵权的豪酋,所以悦绾一清查人口,就被人刺杀,慕容儁前脚“校阅见丁,精覆隐漏”,后脚就病死了。

燕国不能对外扩张,又不能对内革新,也就只能败亡。

“是以氐秦必败无疑?”慕容垂举一反三道。

“三年,若大梁没有大变故,氐秦必亡,即便现在革新亦为时过晚。”高弼伸出三根指头。

如果关中没有山河之险,早就败了。

潼关虽然险固,却并非不可攻破。

永嘉三年,刘聪令赵染等将攻关中司马模,战于潼关,司马模兵败降贼,赵染长驱直入到渭南。

当年苻雄就攻破了潼关,从而击败杜洪,占据关中。

山河之险,并非绝对,两国争锋,力强者胜。

梁国选择了最稳妥的策略,以国力碾压,氐秦更没有多少机会。

除非苻坚能打出一场决定性的大胜,为内部变革争取时间。

刚说到氐秦,西边就有动静来了。

亲卫捧着一封信小心翼翼的呈上。“将军,西边有密信至!”

高弼、慕容农识趣的侧过身。

慕容垂读完信,眉头却不由皱了起来。

信不是苻坚送来的,而是慕容德、慕容楷的问候之语,也就诉说燕国灭亡后的惨状,慕容氏惨遭屠戮,满门尽灭者甚多,却被推到翟鼠、库傉官伟身上。

连慕容恪的尸体都遭到了侮辱,被用来打击龙城守军士气。

慕容恪对他恩重如山,无论如何燕国都是故国,罹难之人不是他的舒叔伯,就是他的侄儿。

“哧啦”一声,缣帛被撕成两瓣。

慕容垂取来火石,烧成灰烬。

“父亲?”父子连心,慕容农第一时间觉察到慕容垂的郁闷。

慕容垂道:“玄明、景范已投苻坚,受其恩遇。”

高弼神色一动,“是否劝明公归秦?”

“那倒没有,只是诉说国破家亡之苦怨。”兔死狐悲,燕国覆灭,慕容垂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既分属两国,还是少些联系为妙,王景略一向忌惮明公,若事情泄露,只怕……”高弼后半段话咽了回去。

慕容垂名气太大,在梁国太显眼,又没什么靠山,很容易遭到排挤和中伤。

梁国虽政治清明,但也有诸多派系,朝中分士族、寒门、尚武堂,军中亦有几股势力。

王猛在军中、朝堂实力强大,又刚刚得到了假节钺之权,可代替君主出征,斩杀节将之权。

“这梁国处处防范我等,不如借此机会投奔氐秦!”慕容农低声道。

“啪”的一声,慕容垂转身一巴掌甩在他脸上,“我慕容垂何以生了你这蠢材?再出此不忠不义之言,定斩不饶!”

今时不同往日,一旦慕容垂投秦,只怕还没动手,三千黑云甲士就能要了他父子的命。

在邺城的家眷也将无遗类……

这封密信只是慕容德、慕容楷送过来的,苻坚都没表态,就这么过去,岂不是太轻贱了?

再则,慕容氏一部在秦,一部在梁,无论将来如何,都不至于灭门。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中,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慕容农却不知道。

慕容垂的愤怒一大半来自于儿子的愚蠢。

还好,长子慕容令沉敏多谋。

“大梁一统天下之势已成,他日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切不可自误也!”还是高弼脑子清醒一些。

“先生所言是也!令各部深沟高垒,依令而行。”慕容垂还没糊涂。

军令传下,万余镇军开始挖掘土地。

后方洛州趁着农闲,征发两万青壮,输送粮草,伐木掘土,协助打造营垒。

不数日,五座营垒拔地而起。

慕容垂白日训练镇军,晚上与黑云甲士同寝,以增进感情。

山上秦军惶恐不已,却不敢轻易出战。

几日后,关上的兵力增加,漫山遍野都是斥候,五步一哨,十步一岗。

与此同时慕容德、慕容楷的密信又来了……

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晋

“慕容垂与关中有密信来往?”王猛双眼一亮。

“经过潼关大营和长安细作确认!”校事拱手道。

“唔,知道了,尔等不可声张,继续打探。”

“唯!”校事拱手退下。

薛强笑道:“几封密信并不能确认慕容垂谋反,或许是关中离间之计。”

慕容垂与慕容德是亲兄弟,通几封密信再正常不过。

而细作这么快打探到消息,很有可能是氐秦故意放出的消息。

王猛来回踱了几步,“慕容垂既能背叛故国,为何不能背叛大梁?”

虽说慕容垂为形势所迫,但背叛故国始终是他抹不去的污点。

“莫非都督欲借此除之?”薛强与他多年故友,心意相通。

“慕容氏迟早为国家之患,慕容垂不反,其他慕容氏会推着他反!”

“然则陛下爱惜慕容垂之才,都督除慕容垂,若操之过急,反而逼他投秦,以今日大梁形势,人心安定,士民安康,慕容氏难以成事。”薛强劝道。

王猛哈哈一笑:“吾岂是鼠肚鸡肠之辈?苻坚欲离间慕容垂,吾亦可反间之,破秦之机,或许就在慕容垂身上!”

“此事风险极大,一旦慕容垂首鼠两端,我军危矣。”

慕容垂会不会真心替大梁卖命还两说。

王猛道:“慕容垂受陛下重恩,位列左将军,彼家眷、子嗣皆在邺城,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灭国之功,足以令其名垂千古,天下大势已定,梁秦强弱已分,慕容垂从或不从,借无关紧要。”

慕容垂即便投秦,也影响不了天下大势。

反之,慕容垂留在梁国,有灭国之功在身上,前途不可限量。

“以利固其心,以势迫其行,慕容垂不敢叛也!”薛强赞叹道。

王猛轻蔑一笑,“即便慕容垂叛乱,吾亦能灭之!”

此言若是出于他人之口,自然贻笑大方,但出自王猛之口,无人怀疑他能否做到。

李跃将慕容垂调往前线,又给王猛假节钺之权,为的就是压制慕容垂。

一物降一物。

“那么,围堵蒲坂,可以暂缓?”薛强道。

“关中人物极多,一个慕容垂难以成事,变数且多,日后决战,仍在蒲坂,令诸军步步为营,困住蒲坂!”王猛没将所有希望全押在慕容垂一人身上。

氐秦虽弱,仍有一战之力。

真正决胜,还要靠正面战场。

慕容垂充其量只是一支奇兵,扰乱氐秦部署……

襄阳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苻融容貌俊美,身材修长,谈吐风雅,大得荆襄将吏之心。

魏晋一向好姿仪,好名士。

但凡相貌出众者,都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苻融褒衣博带,峨冠玉带,更是深得荆襄名士之心。

连桓温都大为赞赏,“未想关中竟有如此人物!”

“大司马名震天下,关中父老亦深为仰慕,在下兄长亦常言天下风流人物,无过桓大司马也!”苻融自幼能言善辩,惊才绝艳,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

“哈哈,天王谬赞矣!”桓温最喜名士做派,苻融投其所好,是以气氛极为融洽。

见火候差不多了,苻融直奔主题,“如今天下,一强二弱,秦晋若不能结盟,必为梁国一一剪灭,秦愿奉晋为正朔,成两家之盟好,效仿三国之吴蜀,共御强梁,一方有难,另一方支援,齐心协力,成三足鼎立之势。”

前次北伐失败之后,桓温痛定思痛,不敢再轻言北伐,全力防守,休养生息,只想守住江东半壁江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