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52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不过这种生猛的建议对爱惜名声的桓温而言,根本不可能采纳。

桓温向以名士自居,一直希望司马氏能主动禅让,让他面子有了,底子也有了,大家还不伤和气。

“身为人臣,怎可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嘉宾莫要置我于火上烤!且梁国虎视眈眈,江东不可再乱了,当徐徐图之。”桓温甩甩手。

“明公思虑周全。”郗超辅佐桓温多年,早知会如此,也没见多失望。

其实眼下是个非常好的时机。

梁国刚刚吞并关中,又遭逢旱灾蝗灾,顾不上江东。

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启禀大司马,建康有公函至!”袁宏在堂外禀报。

一般朝政幕僚们直接就处理了,送到桓温面前的通常不是小事。

桓温宣其入内,打开公函,却是升谢玄为北中郎将,广陵国相,监江北诸军事的诏令,上面皇帝印玺都盖了,尚书台也全都署名,只差他这个大司马点头。

自从桓云被朝廷抓住痛脚后,广陵就落在谢家手中。

升谢玄为北中郎将、广陵国相都没问题,问题是监江北诸军事,等于有了监管东关、濡须驻军的权力。

现在看不出来什么影响,一旦大战,江东朝廷的手就能伸入军中。

“谢安倒是会见缝插针。”桓温嘴角卷起一抹冷笑。

挤走桓云,背后就有谢安出谋划策。

“大司马若是不允,属下可以直接封驳,朝廷不敢不从。”袁宏拱手道。

“封驳没用,广陵上上下下不是谢家的人,就是谢家招募的豪杰,谢安想要广陵,给他便是!”桓温虽然总是外斗关键时候犹豫,但内斗却是行家,否则也不可能拿捏住江东的死穴。

一直不肯入建康辅政,足见其精明。

“给谢家?北府军一旦成事……他日必为大司马之患。”袁宏不解道。

桓温道:“不给就能阻止吗?当初云子督镇广陵,还不是被他们挤出来了?不如给谢家一些恩惠,他日也好相处。”

建康诸人,最恭顺的便是谢安,在桓温面前,直接以臣子自居。

桓温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当恶人。

以他对谢安的了解,谢家不会成为他的阻碍。

谢安一向以家族为重,其次是社稷百姓,最后才是朝廷。

这么多年桓温也一直在拉拢谢家,只要大势成了,谢家一定会低头。

袁宏道:“谢家还要监江北诸军事之权……”

“我的手伸不进广陵,谢安的手就能伸进东关、濡须、历阳么?”桓温自信道。

政治的本质就是互相妥协,桓温给谢安一个面子,将来谢安也会还回来,这是士族之间的默契。

桓冲不是桓云那般的酒囊饭袋,桓家在长江中上游根基牢固,绝不是一个监江北诸军事就能插进来的。

“那么明公只有一条路可行,击败几年后梁军的南征,然后挟大胜之势,收复洛阳!”郗超面无表情道。

“此战不可避免,吾当厉兵秣马,整军备战,以雪前耻!”桓温恨声道。

就在这时,外面又有人前来禀报,“禀大司马,梁国借此次大旱,已经迁都洛阳!”

“什么?”袁宏一惊。

桓温、郗超眉头蹙起,梁国迁都洛阳,他们还怎么收复故都?

桓温努努力或许能击败梁国的南征,但想要攻破梁国的都城,难度就大了。

迁都之后,北方人口兵力肯定都会向洛阳迁徙。

而且迁都洛阳本身就是对江东人心非常大的一次冲击……

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

关中。

慕容垂出马,氐秦的遗留势力不是投降,便是被扫灭。

梁军进抵郿县,与雍城隔着一座岐山。

姚苌大为紧张,如临大敌,亲率三万“大军”进抵陈仓,与雍城成犄角之势,一同抵御慕容垂。

不过姚苌虽然能征善战,在慕容垂面前完全不够看。

慕容垂率三千骑,扔下雍城,走北面番须道,突袭街亭,直接杀入陇右,焚烧村寨,杀伤甚多,陇右诸郡血流成河。

羌人衣衫褴褛的“大军”,在装备精良的黑云铁骑面前,完全不够看。

南安、陇西血流成河,慕容垂还下令将人尸抛入所剩不多的水源中,羌人无以为生,纷纷南逃。

慕容垂见好就收,勒兵街亭,控制进出陇山的通道。

打不赢,只能求和,姚苌派出自己的右长史庞演游说。

“将军雄才大略,天下皆知,与梁有灭国之恨,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若陇右覆灭,只怕将军亦不能长久,今关中空虚,秦王愿与将军平分之!”

“平分?”慕容垂哈哈大笑,眼角余光却扫了扫帐中诸人。

此事若是应对不好,传出去,就会留下把柄。

谁知道这些将领、侍卫之中有没有校事府的人?

“姚苌不过一下将也,安敢来此狺狺狂吠?回去禀报姚苌,开城投降犹可活命,负隅顽抗,夷灭三族!”

不怪慕容垂动怒,而是姚苌不过陇右尺寸之地,却要忽悠慕容垂起兵造反,平分关中……

不过这也说明姚苌被慕容垂打怕了。

一出手就冲着他的要害上捅,在陇右一路烧杀,再来几次,只怕陇右的羌人就要被杀干净了。

幸亏这场大旱的限制,梁军来的只有八千余众……

“将军……何其愚也,将军乃鲜卑人,我主乃羌人,皆是夷狄,应携手并肩,共抗中夏!”

“放肆!”慕容垂拍案而起,手按刀柄。

慕容家几代汉化,慕容垂这辈子最反感的就是有人说他是夷狄。

即便是燕国,跟羯赵也有本质区别。

帐中杀机大起,虎威之下,庞演冷汗直流,双腿直打哆嗦。

慕容垂见他这副怂样,杀心反而去了一半,“哼,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滚!”

庞演羞惭而退。

高弼道:“姚苌不敢与将军战,方才施此离间之计!”

“若非后方粮草水源不济,仅凭这八千劲卒便能踏平陇右!”慕容垂自信道。

高弼哈哈大笑,“将军风采依旧。”

就在此时,帐外又有人禀报,“将军,有故人前来求见。”

“必定是姚苌诡计!”慕容垂甩甩手,便要下令驱赶。

“那人称是辽东故人!”

帐中忽然安静下来,辽东故人,就是燕国遗臣,燕国覆灭,却有不少人逃窜出去,流落在外。

这让慕容垂顿时难办起来。

高弼咳嗽一声,为慕容垂解了围,“定是姚苌细作,来人全都拿下,关押起来,待将军亲自审问!”

“领命!”亲卫应道。

帐中之人目光方才柔和起来,他们家眷、田舍皆在关东,不可能跟着慕容垂作乱。

众人退下之后,慕容垂才提审来人。

“你是何人?”一见来人的脸,慕容垂就认出此人正是亲弟弟慕容德。

氐秦覆灭,他们不愿投降梁国,一直游荡在外。

高弼挥手道:“将军亲自审问机密之事,尔等退下。”

“唯!”亲卫亦拱手而退。

高弼自己也退了出去,不过临走时,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慕容垂。

二人主仆多年,心意相通,慕容垂点了点头,高弼这才放心离去。

“玄明!”没有外人,慕容垂才敢相认。

“兄长!”慕容德一脸络腮胡子,蓬头垢面,明显没少遭罪。

时间紧迫,慕容垂直奔主题,“玄明此来何为?”

慕容德目光炯炯的盯着他,眼神仿佛荒野中野狼,“灭我家国者,梁也,兄长雄才大略,英雄一世,何以屈居仇人胯下乞活?”

声音中压抑着愤怒和仇恨。

“灭燕者非梁也,乃自灭也!”慕容垂不为所动,当年都是一笔烂账,他自己也被慕容儁和可足浑氏逼得走投无路,连妻子都不能活命。

慕容德道:“小弟麾下两千余众,加上兄长的大军,在关中大有可为,兄长何不回夺潼关、蒲坂,召集旧部,再造燕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