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53)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顷刻间,城中燃起大火,原来是韩绪直接将东南角的房屋一把火烧了。

火光之中,李跃隐隐听到人的惨叫……

想来应该是病入膏肓者,瘟疫感染到一定地步,就算对症下药也很难救活,更不用说还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让更多轻症状者活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凄厉的惨叫声越来越大,引起其他人的哭泣,被夜色渲染,令人有种不在人间的错觉。

不过这世道,跟鬼蜮又有何区别?

水灾、瘟疫、兵灾……一轮接着一轮。

也难怪衣冠贵人们要偏安江左醉生梦死。

李跃心中暗暗佩服韩绪的果断,能在这世道上活下来的人,没一个是泛泛之辈。

拜他的果决所赐,城中的人被快速清理、隔离。

省了李跃很多麻烦。

第一日就这么惊心动魄的过去了,第二日,很多原本症状不明显的人开始上吐下泻,连韩绪都倒下了。

外面的人有医营和斥候营处理。

京县的瘟疫远比黑云山严重,异常凶恶,很多医营的人也倒下了,即便斥候身强力壮,也病倒了二十多人。

李跃亲自为这些人诊治。

最好的药,最好的食物。

《伤寒杂病论》上有种针灸之术,搭配药浴,可以治疗重症者,不过月姬只是记了一笔,并没有详叙。

韩绪的病情最严重,面色惨白,脉象极其微弱,昨日见他只是咳嗽,没想到今日如此沉重。

其他的人陆陆续续好转,只有韩绪不见起色。

“李……寨主,绪怕是……不行了,城中……百姓,还望寨主施以仁手,大恩大德,来世、再报。”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到了这种地步,他还在挂念百姓……

李跃为他盖上草席,“实不相瞒,韩县令若是去了,黑云山会直接掳走城中青壮、财物,老弱妇孺自生自灭,谁的百姓谁自己管,我乃山贼,没有这等闲情雅致。”

“你!”韩绪一把坐了起来。

李跃端起一碗悉心熬制的大青龙汤,韩绪一把夺过,“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李跃又端来一碗细粥,他想也不想,还是一口灌下。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

想死的人怎么都救不活,不想死的人总会有一线生机,不是人压倒瘟疫,就是瘟疫压倒了人。

更何况韩绪的病还没到那一步,一大半是操劳过度所至。

劳累过度也会造成脉象微弱,与瘟疫叠加,所以才造成病入膏肓的假象。

韩绪年纪不大,三十四五的年纪,正是壮年,不是这么容易病倒的。

服了药,又喝了粥,李跃又为他药浴。

见他闭上眼睛,脉象又渐渐沉稳起来,李跃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医术又有所增长。

“李……寨主大恩大德,韩绪……铭记五内……”韩绪闭着眼睛幽幽道。

第六十二章 名声

瘟疫来的快,去的也快,压住了,伤亡就降下去了。

京县虽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家家户户都有哭丧之声。

韩绪经过李跃治疗和调理,身体快速恢复,两天功夫便可下地行走,坚持要去安抚百姓。

这人就是劳碌命,李跃苦劝不听,只能由着他。

不过在他的协调下,好转的人越来越多。

李跃感觉差不多了,就向韩绪告辞,“瘟疫虽被压下去了,却并未根除,韩县令不可掉以轻心,定要严格执行隔离之策,人员不可聚集,山上诸事繁杂,就不搅扰县令了。”

“李寨主这就要走?”韩绪目光闪烁起来。

“莫非韩县令要留在下?”

韩绪拱手道:“李寨主若是愿意留下,绪愿牵马执镫。”

话说的虽然客气,但也仅仅是客气而已。

更多是在以退为进,京县先是水灾,又起瘟疫,流民作乱,正是最空虚之时,如果黑云山有意,京县根本无法抵挡。

不过京县连遭天灾人祸,人口凋零,府库空虚,宛如鸡肋,食之无味。

李跃没有接受,也没拒绝,而是意味深长道:“韩县令之才,焉能牵马执镫?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可期!”

韩绪一愣,似乎在品咂最后几句话。

李跃已经翻身上驴,带着斥候和医营离去。

岂料刚走到城门口便被拦住了。

“黑云山救命之恩,我京县永世不忘!”三名耆老带着百余青壮弯腰拱手。

青壮男女们将仅有的鸡蛋、麦饼、粟饭送上。

斥候营没有一人伸手,医营的人想伸手,但被斥候军官们低声呵斥,又缩回了手。

李跃在驴上朝众人拱手,“黑云山与京县同在一方水土,诸位便是我等父老乡亲,何来救命之恩?何来永世不忘?诸位之言未免太生分了。”

“好!”青壮们欢呼起来。

不过耆老的眼神有些复杂,人活的太长,心思也会变深。

人心隔肚皮,大恩如大仇。

黑云山终究顶着“流贼”的名头,跟他们这些羯赵治下的百姓有本质区别。

留在这里,他们难受,李跃也感觉难受。

“告辞。”李跃没功夫猜耆老们心思,带着人出城而去。

比起一座鸡肋般的县城,名声更重要一些。

刚到索水河,就撞上魏山接应的人马,见李跃无事,长舒一口气,“你们都走了,山上一团乱麻,让我魏山冲锋陷阵可以,但管着几万号人的吃喝,比死还难受。”

李跃哈哈大笑,“有劳了。”

魏山打量了一下队伍,骂道:“京县竟如此小气,让将军空手而回。”

“京县受灾严重,自身难保,哪有心思招待我们,再说我们下山是去救人的。”

“还是将军心胸宽广。”

一路闲聊着回到黑云山。

山上的人一见李跃的旗号,纷纷出来迎接,“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山路上顿时被围的水泄不通,男女老少一脸诚挚笑容。

不知不觉间,李跃在他们心目中地位已经如此之高。

“将军累了,你们快些让开。”张生野喊道。

“对对对、莫要堵着路。”

众人目送李跃上山。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黑云山穷一点、破一点,但好歹让这么多人活下来。

李跃不仅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心中也充满了动力。

就算为了山上这些人,也要坚定的走下去……

黑云山帮助京县平息瘟疫,渐渐在荥阳周边传开。

没几天的功夫,荥阳地界的大小坞堡纷纷请求救治。

李跃没有推辞,将医营和斥候混在一起,分作十二队,还弄了一百七十多辆驴车,赶赴各大坞堡。

医营连续几次高强度的救治,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不敢说医术有多高明,治瘟疫却颇有几分心得。

他们下去后,荥阳地面山的瘟疫被有效遏制住。

县城没有多少油水,这些坞堡却富得流油,医营回返时,带回东西不少,衣服、盐、酒、肉、粮食、针线等等。

除了盐和针线上交,其他的东西平分给他们,算是一种激励。

“谢将军!”医营的人异常积极。

下山一趟,人胖了一圈,想来是受到豪强们的热情招待。

李跃“神医”的名头不胫而走,名声越来越响,只要打着黑云山的名头,荥阳地界上的官府、豪强都会给些面子。

荥阳太守郑笃大张旗鼓的派人来征辟李跃为医曹吏。

“不安好心,将军若是去了,黑云山立刻分崩离析,郑笃不费吹灰之力除去黑云山!”辛粲上一次说媒,被拒绝后,扫了面子,一直对郑家颇有微词。

李跃自然没傻到自投罗网。

行医只是副业,主业是造反,不能本末倒置。

去荥阳城当了医曹吏,等于老虎拔了牙齿。

李跃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医曹吏是别人的施舍,从荥阳太守的姓氏就可以看出他的出身,“那就有劳辛老去信一封婉拒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