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536)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敢问父皇,如何权衡?”李俭问道。

李跃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有些东西是要靠领悟或者经历过才知道。

“你看长江水清,大河水浊,长江在流,大河也在流。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州之田地,大河之水也灌溉了数州两岸之田地,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士族豪强亦是如此,一旦有泛滥趋势,便要治理,不能让他们成为灾患。”

李跃想起后世经典台词,略加修改,直接拿出来用。

“儿臣明白了,士族豪强可以用,但不能让他们泛滥成灾。”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想要彻底断绝士族豪强根本不可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旧的去了,新的又会长出来,或者换个名字,换个方式。

“去了关中,多看多学多想多问,少指手画脚,影响王都督。”

“父皇多虑了,儿臣岂敢?”李俭性子还算稳重。

“陛下,尚书台议定的年号出来了。”卢青捧着红帖而来。

李跃点点头,却并没有多少打开的兴趣,端起茶杯啜一口。

倒是李俭接过,打开,“洪兴,好年号!”

“噗——”李跃进嘴的一口茶全都喷出去了。

第一个年号叫洪武,第二个叫正兴,尚书台的人一合计,去掉武和正,来了一个洪兴……

“父皇?”李俭一脸疑惑。

李跃挥挥手,“没事,没事。”

“这年号是常令君与六部官员一起商定的,洪者,洚水、蓬勃之意,旱灾方息,正需洚水,意在大梁蓬勃兴盛……”卢青解释道。

“原来是常令君取的,难怪意义如此深远。”李俭拱手道。

李跃心中一阵膈应,这年号弄得大梁就像堂口一样。

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并无多大区别,这天下不就是一刀一斧砍出来的吗?李跃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一个年号而已。

真不喜欢,过几年再改便是,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拂了常炜面子。

皇帝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被下面的人无限放大,有心人会看成某种信号。

“洪兴就洪兴,罢了。”李跃甩甩手。

蓬勃兴盛,倒也切合时势,而且朗朗上口……

新的一年在大雪中缓缓而来,祭拜天地之后,正式改元洪兴,大赦天下,减免雍秦凉汉四州赋税一年。

正月一过,李跃令窦封率三千黑云军护送李俭入关中。

随行的还有伴读苻丕、孟广。

崔言思哭哭啼啼,舍不得她的儿子走远,反而是李俭安慰起她来,“儿臣去跟王都督学些本事,长则一年,短则半年,母后不必担忧。”

李跃拉着崔言思,“好了,不是什么坏事,他是太子,将来是要担当重任的。”

女人总是这么感性,明知道这是好事,临分别时,还是依依不舍。

崔言擦了擦泪水,一起送李俭向西而去……

新年一开春,拓跋什翼健的骑兵又来了,无孔不入,劫掠并、代、幽等州,李跃不胜其烦。

派骑兵过去,这厮一溜烟没影了。

骑兵一退,他又卷土重来,虽没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边地百姓纷纷逃散,田地荒芜。

朝堂上,有人建议修复长城,将拓跋什翼健挡在燕山、阴山以北。

直接被李跃否决了。

长城毁坏多年,重修不易,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有这些钱财,李跃还不如发动一场大战。

不过,慕容令、苻丕去了辽东、关右半年,终于回返。

慕容令招募了两千一百多鲜卑勇士,苻丕招募了一千六百余氐人勇者。

实话实说,这年头中原人身体素质远远强于其他族群。

道理很简单,耕种产出的粮食,肯定多于游牧,谁吃的多,谁身体就壮一些。

虽然中原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但草原只能更差,寻常牧民每日食物也就各种牲畜的奶制品而已,其他的则靠渔猎补充,饥一顿饱一顿,遇上天灾人祸,饿死一大片……

而这几年李跃放开山泽,鼓励百姓渔猎采摘,蓄养家畜家禽,虽然仍旧贫苦,但至少能吃上饭了。

虽说二人招募来的人身体普遍瘦弱,但马上功夫却是一流。

“这些人全是臣精挑细选而来,身高体健反而加重了战马负担,不利远程奔袭!”慕容令解释道。

李跃这才恍然大悟,太壮实的人披上盔甲,带上武器,战马也受不了。

苻绍拱手道:“臣除了招募勇者,还在河西寻到一百匹种马,极为健壮,适合骑兵。”

汉朝便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语。

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不惜远征葱岭之西的大宛。

“好!”李跃大喜,果然还是“一家人”肯卖力。

如今河套、河西、漠南皆在手中,有大片的优良草场,随便一块儿,养几万匹战马不难。

由此可见,草原也是大梁的核心利益所在。

修建长城,费力不讨好,生生将草原从华夏剥离出去。

最好的防守永远是进攻。

再说长城也未必能挡住草原部落南下。

第六百五十二章 募军

不过二人带回的人与原有的人凑在一起,也才九千余众,玄甲军还不到一万人。

李跃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只能先凑合着用。

兵不贵多而贵精。

九千多装备精良的骑兵够用了,霍去病、李靖、苏定方出兵草原,也就这个规模。

李陵五千荆襄步卒就杀的匈奴人鬼哭狼嚎。

到时候再搭配一些黑云骁骑,够用了。

别看拓跋什翼健动不动就号称几十万骑,真正能打的有几人?

慕容垂八千人就击破了姚苌的几万羌军。

邓遐七千人大破桓温“十五万大军”……

一场大战,能战之军,其实也就一两万人。

就像梁国的黑云精锐一样,虽然有十几万之众,但每次出击,也就五万的规模,还不一定全都投入战争之中。

天下能挡住九千骑兵冲击的,能有几人?

李跃检视新招募之人,果然如慕容令、苻绍而言,弓马娴熟,还非常知晓战马性情,一匹生马在他们手上没几下就熟络了。

“鹿车伏契,你会什么?”慕容令拉来一人道。

在李跃面前,这人畏畏缩缩,长相跟他的名字一样怪。

汉言也说不利索,“小、小人、会根据野兽足迹寻、寻找水源……”

不过李跃眼前一亮,这是人才啊。

“木都彦,你会什么?”慕容令又拉来一人。

“小、人早年跟随大人为货郎,通晓诸部习俗、言语……”

李跃眼神一亮,知道慕容令为什么会一去半年,原来是去挖宝了。

“这些人里面有兽医、有知晓草原地形的匈奴人,还有猎户!”慕容令毕竟年轻,一脸得意的向李跃邀功。

“哈哈,他日扫灭代国,汝为第一功。”

成了翁婿后,两人关系突飞猛进。

民间常言女婿半个儿,果然不假。

“臣有不情之请,还望陛下应允。”慕容令完全没了以前的拘谨。

“但说无妨。”李跃心情不错,玄甲军以华夏劲卒为核心战力,鲜卑、匈奴为向导、兽医,这支骑兵杀上草原,不知是何种场面。

征伐草原最大的问题不是打不过,而是找不到人。

草原非常大,从南到北,从辽东到西域之西,疆域其实远在中土之上。

以李跃对地缘的认知程度,谁控制了草原,谁就掌控了天下。

这个天下不是东方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真正的天之下!

“他日出征代国,臣请为先锋,必封狼居胥,燕然勒石!”慕容令拱手道。

“儿、儿臣亦愿为先锋!”苻绍也跟着拱手。

“哈哈哈,想成为我大梁的霍去病?其志可嘉,准了!”李跃在慕容令身上看到了几分慕容恪的影子,英姿勃发,锐不可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