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552)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大雪纷飞,宫中其乐融融。

李跃让将作监打造了几口铁锅,亲自下厨炒菜,做了一场家宴。

这时代没什么调味料,连辣椒都没有,加上李跃本来手艺就不行,炒出来的菜实在一言难尽,自己都吃不下去。

不过教会宫中庖人用铁锅热油后,弄出的菜异常可口,在后宫中大受欢迎。

这东西不算贵,李跃特意给朝中各级官吏将领、以及功勋老卒送了几百口,派人教他们怎么用。

汉灵帝喜食胡饼,胡饼遂风靡洛阳,乃至全国。

热油炒菜,口味比炖煮强上一些,简单易学,出锅快。

流传出去,竟也成了风尚,洛阳酒楼中人满为患,达官贵人们争先效仿。

铁锅的价钱竟节节攀升起来。

正月一过,大梁上下又忙碌起来。

西域、漠北各种情报雪片一般传入洛阳。

西域形势逐渐清晰起来,与大梁作对的不止代国、龟兹,还有狯胡、温宿、尉头等国,占据商道多年,国力强盛,号称百万大军。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梁西顾,这些势力自然不愿交出嘴中的肥肉,在拓跋什翼健的撮合下,结为联盟。

也不是所有国家要跟大梁过不去。

车师前国、鄯善国不愿跟龟兹、狯胡同流合污,还派人当慕容垂的向导,引黑云军入西域。

两国立即遭到诸国围攻。

慕容垂率八千步骑与吐谷浑一万骑兵支援。

不过并没有李跃预想一般的势如破竹,胡人弓马娴熟,善使矛槊,身披锁子甲,集结五万大军前来迎敌。

地利在他们手上,又掌握水源,加上拓跋什翼健的支援,慕容垂进军并不顺利,与敌军对垒,互有胜负。

后勤粮道被鲜卑轻骑袭扰,慕容垂退回高昌。

贼军声势大振。

第一战的不顺利,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

西域更多的部落、羌胡聚集在龟兹、狯胡麾下,连带的,凉州边境上的部落又蠢蠢欲动起来。

朝堂上,不少人开始反对出兵。

一则,拓跋什翼健先一步勾结西域诸国,占了先机,已经成了气候。

二则,劳师远征,胜负难料。

三则,国家正处于休养生息阶段,不宜大动干戈,至少要等五六年后,府库充盈。

“无稽之谈,现在都啃不下,五六年后,难道就好打了?车师前国、鄯善国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没有大梁的策应,必定失陷,到时候西域还有谁敢归顺大梁?”

朝堂上,李跃直接驳斥了停战之议。

人家车师前国、鄯善国已经站了出来,大梁却退到后面去……

做人不能太精明,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

去年李跃就把话放出去了,现在又不打,皇帝脸面要不要?

“一时胜负不足挂齿,何况慕容垂并无损失,传令,玄甲军尽起,骁骑军、前锋军、中垒军选拔两万精锐,随朕御驾亲征!”

汉匈大战不是每场都胜,汉高祖还被冒顿四十万大军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汉朝经营西域,也是三绝三通。

天下不可能任何事都顺顺利利。

“西域万里之遥,贼势猖獗,陛下仅率三万大军……不如遣一上将伐之。”刘猗拱手道。

“正是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要精锐疾进,一人三马,速战速决,绝不拖泥带水,诸位放心,朕驻跸姑臧,不涉足前线。”

李跃也知道自己跑到西域是个大麻烦,还会成为全军的弱点,将士们也放不开手脚,所以选择留在姑臧。

以梁国的国力和战力,只要不像隋炀帝那么浪,如赵老二那么怂,这一战基本没什么悬念。

李跃御驾亲征,还有另外一个政治目的,收复关西士族。

王猛唱了红脸,李跃则要唱白脸,安抚安抚关西士族的情绪,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一战也就简单了。

听到李跃只驻跸姑臧,众人也就安心了。

按照惯例,常炜坐镇后方,不过今年略有改变,李跃直接下令太子监国。

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李俭今年虚岁十五,在这时代基本算是成年,也该试着接触权力,培养自己的班底。

乱世之中,人成长的快一些,很多人十三四岁就成家立业了。

太子监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讯号,有心人自然会领悟,向李俭靠拢。

有些东西李跃可以给,但也需要他能接的住才行。

诸事安排妥当,三万精锐整装待发。

不过北边烽烟大起,拓跋什翼健在姑衍山召集诸部,聚集八万骑兵,磨刀霍霍。

西域这一战不仅仅是大梁与西域诸国,还牵涉进拓跋什翼健,李跃的兵力就显得单薄了。

“陛下……三万大军,实在不妥,这两年府库略有盈余,加上牲畜,足支十万大军一年!”一向抠抠搜搜的常炜难得大方起来。

“三万精锐,并非朕信口开河,而是深思熟虑,北有拓跋什翼健,南有桓温,国中绝不可空虚,西域诸国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一盘散沙而已,只要一战大破之,诸国纷纷倒戈,西域可定也,这三万人加上慕容垂的八千精锐、吐谷浑的一万骑,还有凉州豪强部曲,以及车师前国、鄯善国士卒,也不算少了。”

李跃对黑云精锐的战力有足够的自信,婉拒了常炜的请求。

第六百七十二章 议战

姑衍山下,无数帐篷仿佛云朵一般散布在青葱的大地上。

牛羊驼马宛如蚂蚁在草原上涌动,牧人们策马穿梭其间。

远处有骑兵来来回回,巡戒哨探。

一杆高高的牙纛之下,拓跋什翼健斜躺在虎皮褥子上,一左一右拥着两个美貌侍妾,一只大手已经从衣服下摆伸了进去,却目光威严的望着诸部大人。

诸部大人的目光却大多落在面色潮红的侍妾身上。

自从放弃河套之后,拓跋什翼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整个人都臃肿了一大圈,身长八尺,隆准龙颜,立发委地,卧则乳垂至席……

越是天生“异相”,就越能得到部下们的敬畏,惊为“天人”。

代国能在草原上盛极一时,拓跋什翼健能有今日,一半是因为他父亲拓跋郁律。

在位期间,大败匈奴首领刘虎,迫降刘路孤,将一度衰弱的索头部从谷底又拉了起来。

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之地,号称骑兵百万,称雄于北方,窥伺中原。

当时前赵刘曜、后赵石勒都遣使请和,拓跋郁律皆不受,又拒绝了晋元帝司马睿的封爵,在草原上治兵讲武,欲一统天下。

“孤与梁贼势不两立,孤将亲率百万骑兵,踏平中原!”

正当众人心旌摇曳时,拓跋什翼健忽然神经质的吼了一句,吓的诸部大人全身一颤。

左长史燕凤拱手道:“殿下息怒,眼下还未到决战之时,前者兵败凉州,两万精锐尽丧,国力未复。”

两万骑兵对任何势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拓跋什翼健不甘心道:“此次西域一同起兵,难道还不能大败梁国?帛纯、呐龙有号称胜兵百万,梁贼还能派多少人过去?”

“龟兹、狯胡、温宿、尉头等国各怀心思,只能拖住梁国,消耗梁国,却绝非梁国对手。”燕凤耐心劝谏道。

慕容埿不屑道:“长史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西域诸国雄兵百万,加上我代国几十万铁骑,难道还惧他区区数万黑云军?哦,险些忘了,长史亦是中原人,心向哪一边,还未可知!”

慕容埿仗着小舅子的身份,一向看不惯拓跋什翼健对燕凤、许谦言听计从。

此次联合西域共御梁国之策,正是出自燕凤谋划。

被慕容埿诬陷,燕凤也不辩解,而是冲拓跋什翼健拱手。

所谓百万雄兵、几十万铁骑,说出去吓吓别人也就罢了,当了真,就是自己的愚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