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606)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岸上的北府降军却无能为力。

关键时候,谢玄一咬牙,“放火箭、火船!”

“火船一放,敌我不分……”王昙之惊道。

“火船不放,我军全完了。”谢玄心意已决。

传令兵飞奔而去,江面上很快就出现星星点点的火船,顺流飘下,漫天火箭划过天空,飞向江水之中,点燃了不少正在接舷而战的船只,烈焰在江面上升腾。

十几个全身浴火的士卒惨叫着从船上跳入水中。

岸边谢玄默默看着一切……

柴桑。

李跃总算收到海军与豪强联手出兵建康的消息,心中松了一口气。

弄出这一支海军不容易,投入巨大,关键还极其耗时,若是被飓风吞没,不知道又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恢复。

没有海军协助,李跃的清理计划就无法实施。

虽然自己动手也行,但后患不小。

前些时日细作来报,建康城里面的士族还眼巴巴的等着大梁招降他们。

有人急不可耐,早已提前将江东各种消息送到柴桑。

只要大梁王师兵临城下,他们就登高一呼,拨乱反正,弃暗投明……

李跃心中一阵鄙夷。

这帮人投奔大梁,只怕朝堂的风气也会被带坏。

衣冠南渡,士族们也失去了当地的支持,流落江东,等于寄人篱下,没有百姓基础,所以除去他们,不会引起当地的反感。

东晋这么多年“北伧”与“南貉”之间的矛盾,远在大梁与江东的矛盾之上。

加上桓温荆州兵的胡作非为,江东百姓只会更痛恨衣冠士族。

“陛下,前线战报,桓温亲率两万水军,溯江而上,突击我军水军,战于虎林,虽击退桓温,水军伤亡颇重,战船损毁十之六七,谢将军上表请罪。”卢青禀报道。

“谢玄战败了?”李跃微感惊讶。

“我军伤亡在敌军之上。”卢青说的十分委婉。

李跃踱了两步,江东水军还是有些战力的,而且桓温这人不能小看,毕竟攻灭了成汉,第一次北伐时,数败氐秦,攻入关中屯兵灞上,还射杀氐秦太子苻苌。

桓温战力虽然扑朔迷离,却是一块试金石。

能战胜他的基本都是当世翘楚。

谢玄虽有才干,毕竟年少,诸路降军仓促汇集而成,败在桓温精锐水军手上,倒也不足为奇。

而且现在桓温被逼到了绝境,没有退路,只能殊死一战。

在濡须发动反攻时,面对黑云精锐,也能打出一胜一败一平的战绩。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韩信、霍去病这种水准,天生就是名将。

“小败一场,无伤大雅,还是朕亲自会一会桓温,传令,起兵。”李跃从软榻上起身。

海军既然出动,也到了给桓温最后一击的时候。

别人上还真不一定是他对手,上一次合肥大战,邓遐能击败他,多少是抓住了桓温心理弱点。

正面战场,桓温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以目前形势而言,水军其实并不重要,黑云骁骑和玄甲军已经渡过长江,顺江而下即可。

第七百三十九章 后勤

桓温虽然在水面上小胜谢玄一场,却并未改变整体上颓势。

虎林还是被谢玄的步卒攻占,桓温退守濡须。

李跃顺江而下,轻松赶到虎林。

再从虎林向下,便是一片片的坞堡群。

濡须城最早的时候,也是一座坞堡,名为濡须坞。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报当年赤壁之仇,将起四十万大军伐吴,孙权听从吕蒙的建议,在濡须水口修建坞堡以拒之。

建安十八年、曹魏黄初四年,两次濡须口之战,曹操无功而返,曹仁大败。

濡须城建的位置极其刁钻,想从江北攻破濡须极其困难,即便架上数百架万人敌,作用也不大,濡须城周围水网密布,泥泞滩涂众多。

攻城器械难以推上去。

李跃继续让谢玄从陆路推进。

沿江坞堡城池,大多投降,少数负隅顽抗,也经不住北府军的猛攻。

归降大梁后,这支人马的战斗力仿佛获得了加成,几场小战可圈可点,士卒极为勇猛,攻打坞堡时悍不畏死。

檀玄、毛安之、毛虎生等人也是勇将。

李跃皆厚待之,以安其心。

一路上基本不用黑云军出手,大军迅速推进至濡须城对面的芜湖。

丢了这座城,对面的桓温就被截断了后路。

桓温大军自濡须而出,防守芜湖,先一步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铺设鹿角,挖掘堑壕、防备骑兵冲击。

不得不说,江南风光就是好,即便是冬日,也美如画卷。

山水相依,两军对垒的杀伐之气也没有破坏这种美感。

“此是何山?”李跃望着东面大山,仿佛长剑斜插在江边,极有气势,芜湖城建在大山之下。

“鸡毛山。”谢玄拱手道。

李跃一愣,这名字貌似一个吉兆,暗讽桓温一地鸡毛?

“好名字、好名字……派人上去,劝桓温投降。”虽是敌手,李跃对桓温并无多少仇恨,比起江东士族,桓温至少敢真的提兵北上,重创了夷狄。

还登基称帝,将司马家踹了下去。

也算是一代雄杰了。

百余骑飞奔而上,朝着鹿角后面的楚军大声呼喊,让其归降。

得到的回答是一阵箭雨。

李跃没指望桓温投降,只是走个形势,劝降给对方士卒听,顺便增长己方士气。

以桓温今日的地位,也不可能投降。

“末将愿为前锋,攻破敌营!”谢玄拱手道。

李跃没有回答,眺望东北面,敌军层层叠叠,从山坡上一路向下绵延。

或许是小胜了谢玄一场,楚军士气尚可,来往的斥候游骑雄赳赳气昂昂,营垒中的楚军还算肃整。

“东边形势如何?”李跃问道。

卢青道:“豪强军与海……贼一路势如破竹,拿下吴县、既阳、毗陵等地,正在围攻曲阿。”

曲阿背后才是建康,与石头城一左一右拱卫建康。

“那就再等等。”李跃道。

看桓温的架势,明显是要来玩命,鸡毛山不好打,楚军居高临下,多备弓弩,江面上楼船、艨艟一字排开,露出森然的重弩,与地面营垒形成交叉覆盖。

从任何地方进攻敌方营垒,都逃不过对方的弩机。

三国时代,这种水陆协同的战法已经较为普遍。

关羽三万荆州军水陆并进,也是靠此战法压得数倍兵力的曹军抬不起头。

几十年后,宋武帝的却月阵,原理与眼前的架势相差无几。

江东一向以各种弩机见长,苻雄、苻苌皆为晋军弩箭所伤。

历史上桓温不仅攻入关中,还一度打到枋头,威胁邺城,但都因为犹豫不决,导致功败垂成,但这并不能泯灭桓温的军事才能。

楚军以逸待劳,己方远来劳顿,稍有不慎,就弄成李跃一地鸡毛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小心翼翼。

稳扎稳打就能赢,没必要与桓温玩命,让将士们承受更多的伤亡。

只要海贼和豪强联军攻入建康,桓温就是腹背受敌局面,建康都没了,桓温还能抵挡几时?

大军遂就地起营,等待后方辎重运抵前线。

“陛下何不以万人敌破之?”卢青事后询问道。

谢玄水军遇挫,长江制水权在桓温手上,李跃不敢水运,改从柴桑陆运过来,进展缓慢。

而且砲石还要就地收集,比较麻烦。

就算李跃想用,一样要等后方辎重运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后勤补给能力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尤其在古代,一场战争,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行军和运送粮草辎重上,接战反而是少数,发起大战的时候,往往胜负早已决定。

“想法不错,但也要等万人敌运上来了再说。”

臣子们谏言,李跃还是鼓励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