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8)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没有粮食,黑云山就不是散伙这么简单,每个人都会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

这在乱世里已经是常规操作了,发生不止一次。

孟开兴奋道:“季家堡里有粮食、有女人、有金银珠宝,还等什么?上一次我二弟三弟混入堡中,已知其虚实,集中山上的精锐,从水道攻入!”

附近有粮食的,只有荥阳城和大大小小的坞堡,季家堡在里面算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

荥阳城不用想了,有重兵把守,其他豪强,郑家、王家等,实力太强,连羯赵都对他们无可奈何,更别提区区一个黑云山。

“孟头儿说的是,打破季家堡就什么都有了!”孟开的话自然引起盗贼们的响应,他们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但他们没多少分量,众人的目光落在赵广和薄武身上。

薄武微眯着眼,仿佛睡着了一般,懒洋洋道:“你的二弟三弟从水道逃走,可一不可二,季雍岂会不做防备?”

赵广道:“薄头领可有良策?”

也不知为何,李跃觉得赵广在薄武面前有些谄媚。

“这么多年,我们与坞堡井水不犯河水,如今擅自攻打季家堡,荥阳地面上其他的坞堡会怎么看我们?整个豫州地面上的豪杰会如何看我们?此事断不可为!”薄武几乎一锤定音。

“都什么时候了,还如此迂腐?”孟开瞪着眼,脸上的伤疤更加狰狞。

薄武冷哼了一声,“可以饿死,但规矩不能坏,否则人心就散了!小子,你要守规矩。”

站在后面的李跃,清晰的看到孟开脖颈上的青筋暴起。

崔瑾赶紧捅了捅孟开的后腰,李跃也低咳了一声,孟开脸上的怒色这才消退。

但这一切都落在赵广眼中,“薄头领……山上的粮食支持不了几日了。”

薄武鼻孔朝天,似乎不怎么看得起赵广,“某已派人去广宗和陈留,向李公和陈将军借粮,尔等稍安勿躁。”

“李公!”赵广一脸的恭敬。

不只是他,堂中几乎所有人都一脸敬重之色。

李跃脑中只记得广宗是乞活军的大本营地。

如今的河北大地,早就不是汉家故地了,氐帅苻洪投降石虎,劝说石虎迁徙关中的豪强、氐、羌等部落十万户充实河北。

苻洪率氐人居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羌帅姚弋仲帅羌部居于滠头(今河北枣强县)。

石虎虽然残暴,但对这两人优宠有嘉,苻洪被封为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西平郡公,其部下有两千多人赐以关内侯爵位,以苻洪为关内领侯将。

姚弋仲被封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

羌人、氐人聚众而居,汉民也聚集在广宗抱团取暖。

不过李跃对李公没有丝毫印象。

对隔壁陈留的陈将军倒是有些记忆,司马腾死后,乞活军四分五裂,被石勒一口一口蚕食,乞活军大将田禋、李恽、薄盛或战死或投降,陈午一部南下陈留,继续抵抗羯奴。

陈午死时,还劝告部众“勿事胡”,但就像所有的乞活军一样,内部混乱是他们失败的主因,陈午之子陈赤特年幼,大权落入从弟陈川之手,而陈川与祖逖起了龃龉,最终大部分乞活军投降石虎,被迁徙到广宗,小部分在陈午从侄陈端领导下,继续在陈留抵抗羯人,不过此时的乞活军已从当年的七千多户锐减至两千户,八九千人。

陈将军正是陈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陈端只占据一个浚仪,却不是黑云山可比的。

乞活军顾念着香火之情,互相之间多有联络。

有了薄武的粮食,众人心中大定,看向薄武的眼神也充满了感激,“活命之恩不言谢!”

各大头领纷纷向薄武拱手。

连赵广都客客气气的,仿佛薄武才是黑云山真正的主人。

“诸位说哪里话?如今羯奴猖獗,我等当和衷共济。”薄武明显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乞活军中龙蛇混杂,不只是流民,当年北地的豪强、将领、官吏都加入其中。

唯一闷闷不乐的是孟开,他对季家堡的觊觎,不是一天两天了。

议事散去,兄弟三人回营。

李跃正在想怎么把话题引到乞活军,崔瑾却如有灵犀般的先开口道:“薄头领颇有仁义之风,不亏是乞活大将薄盛之子。”

孟开瞥了他一眼,“二弟莫要忘了,薄家乃乌桓小奴。”

崔瑾摇摇头,“大哥太心急了。”

“广宗在河北,旬日之内如何能送来粮食?”李跃将话题往“李公”身上靠。

五胡乱华,是华夏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史书中将其连同西晋一笔带过,李跃只知道冉闵、慕容恪、慕容垂、苻坚、王猛等区区数人,再往后就是南北朝。

“放心吧,只需李公一句话,粮食就能送来,话说回来,三弟也姓李,说不定跟李公同出一脉。”崔瑾目光在李跃身上来回穿梭。

“这怎么可能?”李跃连连甩手。

“倒是有几分可能,李农姓李,三弟也姓李,说不定是本家。”还是孟开心直口快。

李农!

李跃心中一震,知道冉闵,就不会不知道李农。

此人是北方乞活军的统帅,冉魏的衰败,正是从斩杀李农开始的。

孟开和崔瑾也就随口一说而已,看他们的神色并没有太当真。

第九章 不妙

武艺恢复了,孟开对李跃学医也就没多说什么。

神医的名头还是挺管用的,无论走到哪里,山上的人都客客气气。

连赵广也另眼相看起来,私下派人送来猎物,有时是山鸡,有时是野兔,还有肥鱼,不过看到鱼,李跃就想到当日逃出季家堡时,在汜水河中看到的场景,水灾的鱼多以腐尸为食。

自己不吃,准备扔了,十三个孩子却满眼冒光,一番清洗,熬成了鱼羹……

这年头能吃到鱼肉,已经相当不错了。

自从上山后,孟开不管他们,赵广更不管他们,如果不是李跃罩着,不知道会被山上的人欺负成什么样子。

黑云山仿佛野兽丛林,没有秩序,没有规则,谁的力量大谁就是头领。

除了赵广和孟开,山上还有其他几股势力。

这些孩子都是自愿上山,没吃白食,竭尽全力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挖野菜,摘野果,照顾伤员,打扫庭院等等,乖巧的令人心疼,减轻了李跃的负担,不然他一个人也照顾不了九十多个伤员。

有三个孩子识字,其中一个叫月姬的女孩略通药理,能带着其他人在山上挖些草药回来。

李跃如获至宝。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豫州地界汉家大户的孩子,男女长相都不错,不然也不会被羯奴挑中,能武者有之,能文者亦有之。

神医的名头传开之后,各种病患就找上门来了。

李跃充其量也就是半瓶水,哪儿对付的了这么多的疑难杂症?

就算是外科,也相当庞杂,心肝脾肺肾,眼鼻耳手脚,都算是外科……而且李跃也只是一个毕业的学生,后世想要在这行里面混成主治医生,起码硕士博士打底……

怕治死人,只能推辞。

但越是推辞,就让人越是觉得深不可测。

常有人深更半夜送来粮食、肉、钱帛等物,让李跃哭笑不得。

这时代的恶病大病没有后世那么多,绝大多数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下降。

喂些滋补的草药,稍加调理,起到安慰剂的效果,病也就大差不差的好了。

真遇上什么怪病,没有各种仪器检查,也只能望闻问切走个形势,说些安慰的话,多喝热水多休息,回去躺着自生自灭……

这套流程,李跃在医院实习时滚瓜烂熟。

不过什么事都讲究一个熟能生巧,李跃本身就有一定的底子,加上看的人多了,医术也在突飞猛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