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93)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李跃笑道:“豫州刺史之位?”

谢肃打蛇随棍上,“正是,在下这就回返建康,游说朝廷,寨主乃忠义之士,合该领豫州刺史,不,豫州牧!”

“此番会面,颇为不易,在下未尽地主之谊,上使何必着急?”李跃当然不会就这么让他跑了。

谢肃眼珠子一转,“承蒙寨主厚意,在下却之不恭。”

第一百零九章 放归

战场离密县不远,张遇且战且退,步步为营,崔瑾并未讨到多少好处。

不过东路的骑兵收获颇丰,俘虏了五千多民夫。

主营中粮草七万石,各种兵仗、器械、炊具、衣物、寝衾、草药、帐篷不可胜数,估计一万套上下。

凭这些军需,张遇再扛两个月绝无问题。

今年中原地区都是丰收,黑云山的粮食估计只有许昌屯田的一个零头。

张遇家大业大,这点东西对他可能不算什么,但对黑云山简直是雪中送炭。

忽然之间,李跃感觉有张遇顶在南面也不错。

其一,此人性格沉稳,能力平平,打仗堂堂正正,不会天马行空的出奇兵捅自己一刀,也就是张遇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其二,有他在许昌,吸引了江东的注意力,算是一块缓冲区,将来江东北伐,黑云山不会首当其冲。

这样知根知底的敌人哪里去找?

此战虽没能重创张遇,但可以看出豫州军对黑云山的恐惧心理。

崔瑾一千轩辕山部众,就能吊打三千豫州军……

冷兵器时代,心理优势对一场战争的影响极大。

俘虏营中青壮们痛哭流涕,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哭声甚是悲切。

崔瑾和韩绪赶来求情。

“这些民夫被张刺史强征而来,家中尚有年迈父母和年幼儿女,抓了一人,恐其全家饿死……”韩绪身为县令,自然心软一些。

崔瑾道:“他们家眷不在山上,留不住,不如放其归家,一则收豫州人心,二则为山上省下些粮食。”

黑云山已经成了气候,到了讲究吃相的时候。

永嘉之乱,河北百姓绕过幽州王浚、平州崔毖,转投鲜卑慕容廆,皆因其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以至于流民十倍于莫容鲜卑本部,遂成就了慕容家。

关中大乱,蒲洪散发财物帮助无依无靠之人,百姓扶老携幼前来投奔。

姚弋仲自幼英武坚毅,收容贫苦、抚恤孤弱,受远近羌人敬重。

五千青壮对黑云山固然很重要,但留住他们的人,留不住他们的心也是枉然。

这跟拖家带口的流民不一样。

李跃点头道:“放他们回乡,每人领三斤粮食。”

五千余人,也就一百多石,手上不差这点粮食。

这些青壮得了好处,将来江东北伐,中原大乱,或许还会回来。

“将军仁义!”韩绪拱手。

张遇躲进密县,战事告一段落,李跃也准备打道回府。

不料,那两千余谢家部曲见青壮们高高兴兴的领粮食回乡,也开始闹腾起来。

谢肃涎着脸道:“寨主如此仁义,何不放我等回家?大恩大德,谢家铭记在心。”

“放你们回去,好吃饱喝足,再来攻我?”李跃没这么傻。

收买豫州百姓的人心可以,但谢家的会感激自己这点小恩小惠?

“谢肃岂是忘恩负义之人?黑云山……虽然成势,亦需有人在朝廷为寨主说上几句话,张遇与寨主势成水火,我谢家可与将军南北夹击之,平分豫州!”

谢肃也不全是酒囊饭袋,这张嘴颇为犀利。

直接说到李跃心坎上了。

“阁下真能促成此事?”李跃笑道。

“朝廷必会北伐,许昌乃江东士族之根,迟早与张遇有一战。”谢肃大喜,以为说动了李跃。

不料李跃直接一瓢冷水泼下,“此事改日再谈。”

正是因为江东迟早会北伐,唇亡齿寒,张遇挡在前面,总比自己挺在前面强。

江东朝廷对流民帅的忌惮不在胡人之下。

再说谢肃一个不出名的晚辈,根本无法左右江东局势,连他的叔父谢尚都未必有这个本事。

现在的谢家只是王家屁股后面的小跟班而已。

谢肃一张苦脸上浮起坚决之色,“寨主……若是不愿放在下,便请杀之!”

李跃一愣,没想到他还会有这份胆气。

杀肯定是不能杀的,也没必要。

看着他闪闪烁烁的眼神,心知他是在以退为进。

谢肃毛病多,但绝不蠢,从他果断投降就能看出。

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等于是摊牌了。

李跃盯着他,思索着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他回去,不过谢家未必会感激,指望士族门阀感激一个山贼头子、流民帅,本身就不太现实。

直接放回去不能,那么只能间接放回。

李跃忽然灵光一闪,何不将他送给桓温?

王谢荀殷抱团压制桓温,两边明争暗斗久矣,前不久郗逸之还跑来督促出兵全线进攻张遇。

桓温要打的当然不是张遇,而是他背后的王谢荀殷。

现在自己直接把谢肃送过去,一来让桓温更有面子,二来,挽回黑云山与荆襄之间的关系。

谢家的人落他手上,无疑是给了王谢荀殷一记响亮的耳光。

黑云山不能把江东全得罪了。

桓温北伐打胡人有些拉跨,但对付流民势力还是轻轻松松的。

“本意请阁下上山小憩数日,略尽地主之谊……”

话没说完,就被谢肃抢断,“寨主心意,在下知晓,此番若能放归江东,他日必有厚报!”

李跃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跃不强留,来人,备车送上使南下襄阳。”

谢肃一愣,小声嘀咕:“不是襄阳,是历阳……”

“历阳要走密县、许昌,经过张遇地界,上使与张遇已经翻脸,若路途中有什么差池,黑云山如何脱的了干系?”

桓温最多借谢肃羞辱王谢荀殷,应该不会害人性命。

反而张遇有可能下黑手,栽赃给黑云山。

这年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什么事都要防着点。

谢肃也想通其中关节,脸色平静了许多,“既然如此,在下的两千余部曲,还望寨主一并放归……”

不亏是个优秀的说客,锱铢必较。

李跃直接拒绝,“此事恐怕不行,他们虽是谢家部曲,然而在战场上杀了不少我军将士,如此轻易放归,士卒如何看某?”

谢肃沉吟片刻之后道:“谢家愿以每人五石粮食赎买。”

一名士卒,居然只值五石粮食,也就是六百斤粮食……

还真是乱世人命如草芥。

去年大水、瘟疫,北方人命更不值钱,三十斤粮食就能换一个黄花大闺女,一头驴子能换三个青壮……

“每人十石,外加一匹布帛!”李跃伸出两根手指。

这些俘虏还算精锐,不然也不会被派来前线。

培养一支精锐不容易。

谢肃咬牙道:“可!”

第一百一十章 绝路

寒风呼啸,一条绵延二十多里的长龙缓缓在关中大地上缓缓前行。

流放凉州的高力禁卫们或骑着健马,或坐于鹿车之中,倒也并不难行。

汉代应劭《风俗通》有记: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

虽小却快,能适应各种路况,一路如风,不到一个月便渡过黄河,踏入雍州地界。

不过沿途城池防贼一样防着他们,让梁犊心中蒙上一层阴影。

野外一个村落都没有,走上数天,也看不见一座城池,只有矗立在寒风和荒草中的一座座坞堡。

永嘉之乱,并雍二州首当其冲。

活着的人一部分逃往凉州,一部分跟着李特兄弟南下入蜀。

石虎吞并秦雍,前后迁徙近百万的羌氐巴等族入河北。

还留在关中的人都抱团取暖,聚族而居,形成大大小小的豪强势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