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5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人在内阁,解缙何尝不知道大明对新大陆的势在必得。

又或者说自从皇太孙开始在朝堂之上发声以来,皇太孙对新大陆的渴望。

一片没有土著的新大陆,将会让大明少很多的麻烦事。如果有土著,对方能够顺从的归附大明自然是好的。如若不然,大明就只能用刀子来征服新大陆了。

“以目前炆公子他们掌握的情况,尚未在新大陆上搜寻到土著的踪迹。”

如今已经晋封郡王爵,坐镇京师,入值内阁的李景隆,眉头挑动,轻声开口:“一片偌大的新大陆,怎么可能没有人,即便再如何落后,也定然是有人的。”

说完这句话,李景隆便闭上了嘴,只是淡淡的看了徐允恭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论新大陆到底有没有人,大都督府都在以新大陆是有人存在做着准备的。

只有这样,当大明开始开发新大陆的时候,他们这些军人才不会被放在一旁什么事都不能参与。

解缙微微皱眉,却没有选择接过李景隆的话,而是看向朱允熥,转口道:“朝廷若是要开发新大陆,此时就该在国中抽调人力,调运物资。

依照臣等的意思,第一批去往新大陆的人,还是应当以炆公子、孙镇抚他们走过的路,原路过去。

这样是最保全的选择,不必担心路途之中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的风险。顺带着,也能沿途扩建、加固之前预留下的来的临时营地,将其扩充为长期的前哨营地,继而在往后改为我大明官道驿站。

海路之上,按照目下掌握的情况,可以在瀛洲四道督造大型造船厂,作为我朝对外开拓的前哨基地。

海船自瀛洲四道出发,先行向北,从海面上找到那条冰封的海峡,然后再按照炆公子等人的路线,沿着海岸线南下。

以此为基础,逐步探索最短的海路行程,最终使我朝拥有最大运载能力、耗时最短的海路。等到那个时候,我朝对新大陆的开发,才能全力发挥国中的力量。”

很显然,在朱允熥到来之前,内阁已经就新大陆该如何开发和接下来朝廷该如何部署的事情,做过简短的商讨。

朱允熥环顾左右,继而双手按在桌面上。

“诸公勤劳。”

任亨泰等人闻言,纷纷起身,面朝着朱允熥颔首躬身。

站在堪舆图前的解缙也转过身,微微颔首躬身。

朱允熥再道:“大明如今已经四下无敌,四川道、陕西道正在准备征讨高原,一旦高原被打下来,我朝立于应天,环顾左右,将会再无敌手。

国中新政如火,直隶道一十八府如今正在尝试最新的革新之政,收效斐然,百姓拥护。

中原是块熟地,历朝历代有无数圣贤君王出现,只是那么多的王朝,却终究抵不过三四百年的国祚。

大明得国之正,前朝未有。

继往开来,大明绝不做后世之人嘴中前朝。

此间天地恒大,凡无主之地,皆为大明疆土,丰盈我朝子民。凡有主之地,一应落后中原,我朝必当怀仁义知刀兵,教化此间万民。

古之圣人言天下,孔圣有教无类。

大明乃中原正统,圣贤圣人之言不敢忘,当以此间万国大同为国家之己任。

方得日后,我大明皇帝,可被万族万民宏呼伟大神圣。”

伟大神圣的大明皇帝陛下。

内阁班房里,一片寂静。

可是谁都明白,年轻的皇太孙,已经对这个世界发出了最明确的指令。

……

第六百四十七章 这是圣贤说的话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以山川大河为界限的。

这一段时间,可以用万年来计量。

也代表着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中原人先是从黄河流域发展壮大,继而在整个中原地区发展出了辉煌的时代。然后中原人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更大。

于是。

战争便爆发了。

随着一轮轮的战争,一个个王朝的建立和覆灭,周而复始的王朝交替。

终于。

中原人认为,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

因为在中原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南边是能吞噬大军的丛林瘴气和高不可攀的高原,西边黄沙遍地,北方游牧世仇长存。

于是,中原人便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在中原之外就都是蛮夷之地,不值一提,更不值得牺牲中原人的性命去争夺。

这样的状态在中原人心中存在了很久。

一直到数百年前的盛唐开始,才渐渐在中原人心中有所改变。

中原人开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中原人放弃了继续对外开拓。

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始终都是处于所有人类群体的最前沿。

因为内部的原因,加之外部的困难,才让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选择遗忘对外面世界的认识。

而今不一样了。

大明有着远超过往任何一个王朝的实力,有着更加统一的决心,有着任何一个时代的雄心壮志。

即使是此刻聚集在文渊阁里的内阁大臣们,也不知道。

他们即将补全这个世界最后一块空白的版图。

但他们却听明白了年轻的皇太孙在这个帝国权力中心发出的那段可以称之为演说的内容,到底表明了什么。

大明已经开始向着所有人宣告。

这个世界将完全属于大明。

所有的无主之地,皆属于大明之疆土。所有已经有人类居住的土地,其文化必然落后于中原文化,而中原人自当以王道前去教化他们。

至于以中原文化取代其他文化。

这样的旁枝末节,在让这个世界百姓共同走向更文明相比,算不得什么。

任亨泰虽然有些不太喜欢国家穷兵黩武,可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国家发起的几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却无一不在对天下人大声的说明着,国家对外的战争是会为国家带来巨大好处的。

而这样的好处,也会经过朝廷政策,传播给每一个国家内部的百姓。

所以面对此刻朱允熥发出的宣告,任亨泰这位首辅大臣选择了沉默。

自己或许更应该在往后着重帝国民众的思想教育问题了。

在国家开始走上一条千古以来前所未有的道路当下,任亨泰深深的以为,自己应该将余生的政治目标转变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上去。

他默默的看了解缙一眼。

既然皇太孙这个时候已经亮明了心意。

那么内阁今天就必然要给出一个回应,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亦或是日后再议,总得要有个说法。

解缙还没有开口。

在他身边的徐允恭却已经是轻咳了一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之圣贤早就已经说过的话,咱们也念叨了数千年,该是遵从圣贤们的意思做事的。”

说完这两句话,徐允恭便靠在了椅子上,一只手端过边上的茶杯,另一只手掀开茶盖,表情怡然的吹了一口茶气,这才漫不经心的喝着自己的手中茶。

被抢了话的解缙眉头跳了两下。

这是哪个圣贤说过的话,自己倒是没有听说过。

这不过是诗经上的佚名者所作,其本意也并非字面之意。

该死的大都督府,为了能够不断对外用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解缙在心中暗骂了一声徐允恭和他身后的军方。

可是解缙脸上却只能保持冷静,甚至是附和着说道:“魏国公所言有理,我皇陛下圣明在天,当造福万民。我朝以仁孝治国,历来一视同仁,凡世间之民,当以如我朝之黎庶。万方万族之民,皆可沐浴我朝皇帝陛下之盛隆恩。”

说完之后,解缙便立马坐了下来,低着头不再说一句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