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392)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一路上,他心中杀意滔天,怒气越积越盛,脑中划过无数猜测。

究竟是谁动的手,能有这么大的能耐,透过层层防护,伸出手来?做下此事的人在宫中定然有很深的积累,连他的人都没有察觉出来。

这些人一再触碰他的底线,只看到时会不会后悔罢!

他心中已然发狠,当初长虫之案迷雾重重,背后之人十分谨慎,沿着香膏线索查到宫里,查到了薛氏和周氏头上便搁置了下来周氏早被严密布控,确定了与长虫案有干系,却查不出幕后指使之人,这才以静制动,只待下一次有动静揪出幕后之人。

他对胡淼淼点评的那句“人才辈出”,点评的正是周常在。

这样的人他从前压根没注意过,长虫案后才摆上他桌头。

此女中秋之夜派人丢下深井的那个香膏盒,以为神不知鬼不觉,那宫女前脚走,后脚就被捞起,第二日就摆在了他案上。

此女之所以还能好端端活到现在,不过是因已暴露了,在监控之下闹不起风浪,也便于从此女身上察觉关联之人,钓出长虫案的背后大鱼,若无了用处……

他眼中闪过一抹浓重的杀意。

这个后宫牛鬼蛇神太多了,看着纯良之人,毫无动机之人,往往是隐藏最深的人。

今次给他的小妃嫔下药,谋害皇嗣,敢做这样的事,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皇帝心头浮起阵阵杀意,恨不能立即将人查出,一一斩杀了去。

他心中又担忧莲花,将马鞭甩得发狠,用了全力去赶路。

看得后头的胡淼淼,暗暗心惊,他们这群人本就擅骑,却没想到花费了十二分力气,才勉强赶上前头的万岁爷,速度飞快。

心知莲主子是万岁爷的逆鳞无疑了。

他接到宫里的传信时候,一刻也不敢耽搁便去禀报了,果然啊,就算说莲主子无碍,万岁爷还是不放心,要全力赶回宫去。

以后可万万不能得罪莲主子,怎么扭转自己在她心中的印象,这可是要提上计划的大事了……

国子监外大街上。

人流纷纷涌向善学广场,都在议论莲沐苏下笔成篇的事。

莲宝重新回到那里后,远远去善学广场外看了一眼,眼中带着一丝奇异的神采。

他心里欣慰,他就知道他大哥能行的。

自家大哥平日里有多刻苦努力,意念有多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即使没有条件,即使日日干着重活,他的大哥依旧没有放弃读书这件事,总是默念读过的书,去思考其中之意,夜里在很累之时,还要练字,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这就罢了,他大哥与流放所里的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比他更甚,为人敬重,又从众多流放之人那里,了解人生百态加以思索。

被流放之人,各有各的过往来历,比普通百姓要精彩得多,或大奸大恶,或宵小之辈,或贪官污吏,各式各样穷凶极恶之人,什么样的都有,这些人是非道德观念与看事的角度很是清奇。

他听了都每每感慨,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譬如,有一个贪官被抄家流放,全家死得只剩一人了,从一个满肚流油的大胖子瘦成了一个瘦子,却看得很开,学识十分渊博,还很健谈,看事的角度就很清奇,最爱与他大哥探讨人生哲理。

这贪官认为当官得会贪,才能更好为国为民,才能为百姓办真正的实事,让百姓富裕起来。

论点是这样的,治下的衙门得有钱,才能吸引各方人才,教书先生得有钱供养吧,百工巧匠也得有银子养着,各事生产器具也要足够银钱去造,甚至农耕之物也要有专人寻求更易耕种之法,这些都离不开银钱。

适可而止的贪,可以让这些都能实现,造福百姓,而贪只贪富人的,又不贪百姓,便是伤了一些百姓的利益,也是舍小我成全大我,不碍事。

而两袖清风的官,名声虽好,眼界却太窄,只会按部就班做事,干不了什么大事,压根无法真正造福治下的百姓,让百姓跟着一起穷,这样的官太爱惜羽毛了,最是自私自利。

第522章 跟小妹一样的嗜好

这一番言论,差一些让听到的人都相信了。

大哥问贪官,为何会进来,治下百姓是否真的富了。

贪官沉默半晌,长叹一声,说欲壑难填,贪着贪着忘了收手,也忘了初衷,被查抄了,但他的理论没错的,他所治理的县渐渐成了百工之乡。

大哥摇头,直言道只是因为当地乡绅商贾有需要,才逐渐成百工之乡罢了,非贪官的功绩,放纵贪念,被乡绅地主所挟持,成为傀儡,这样的官只为乡绅地主做事,非为百姓伸张,并不能造福百姓,反而穷苦的百姓被乡绅地主吸血导致越来越穷。

贪官反驳不得,却坚称自己没错,若人生再来一次,定会做好云云。

像这样角度清奇的人还很多,小偷不认为自己有罪,不过将别人闲置之物物尽其用,劫匪顺应天理,笃信弱肉强食,等等,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观点都有。

他的大哥,便是在这样环境之下历练而出,人生与圣贤之理相互结合,自然看得透彻,与人不同。

今日这么多人的场面,不过小场面罢了,哪比得了流放时经历的险境。

那时刚到流放之所,周遭无处不在的恶意,内有流放所中犯人虎视眈眈的欺凌,外有郭能走狗时不时的欺压折磨,比如今险恶得多。

都走过来了,往日那些苦难,造就了今日的坚韧。

他相信,只要他们一家都活着,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郭能早晚会得报应的。

莲宝眼中迸发出一抹坚定的自信,他默默离开人群,暗暗留心周遭,看看他前头遇到的白胖子还在不在,可惜一路都没看到,猜测应该已经离开了。

他回到原先编藤条的地方,人还没走近,那卖秋梨膏的商贩远远看见了他,就朝着他招呼了起来,神情十分激动。

莲宝讶异,先头这商贩也与他搭过话,对他多是同情,两人交集也不多,他不过离开了一阵而已,何故对他这副模样。

不等他走近,秋梨膏商贩便自个朝着他迎来,神情十分热切:“老弟老弟,你这藤条往日好不好卖?不不,是你做的是不是富户生意?瞅准了今日富家子弟多,才出来开摊?”

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秋梨膏知道好卖肯定是不好卖,这种大生意是不做则已,一做吃几个月。

莲宝十分不解:“李大叔,何出此言?”

两人说着走到那箩筐藤条旁边。

李大叔双眼冒光,用袖子遮掩掏出那锭大元宝,很正直道:“老弟,这是贵人来买了你的藤条给的银子,我掂过了,整整十两银子,买你一根藤条,财不外露,你赶紧收起来!”

说着直接塞到莲宝手里,又挡住外头的目光,嘴里一个劲儿催促莲宝收起来。

莲宝听了半天,看着自己手里沉甸甸的元宝,有些愕然:“还真有人买?”

他十分惊讶,往那编好的藤条一看,果然编得最好的那根不在了。

他很是惊奇,有人跟他小妹一样的嗜好?

“对啊,还是个贵不可言的公子。”李大叔热切的道,见莲宝神情惊讶,心里开始发急:“我的好老弟,你就别装糊涂了,我穷人出身不懂贵人在想什么,你说你这门生意——”

怕被人听到,他顿了顿,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是不是跟达官贵人的教养有关?亦或者是富人有些特殊癖好,需要用到?这是专为贵人而做?”

说着递给莲宝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这是他最想知道的地方。

莲宝一瞬理解了李大叔的意思,恐怕是想跟他取生意之道,也想做这门生意。

他顿时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说的那么玄乎,自己压根就没想做生意,只是一是想到小妹喜欢,二是知道没人买不会耽搁正事,今日有人看上,这不过是赶巧了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