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441)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郭能畅快大笑,不枉费他来着一遭,终于抓到了这群匪类的马脚!

这些日子憋屈死他了,胆战心惊,夜不能寐,什么人都敢来糟践他,那群逃脱的余孽,那不识好歹的县令和贺家,还有那群黑衣人,通通都与他作对,弄得他焦头烂额。

没想到这群无知匪类,也敢来与他作对!

既然如此,就拿他们来祭天吧!

有这老贼子在手,就不信不能将他们一窝端了去。

郭能转头看向拖着人的那个护卫,阴戾地皱紧眉头,嫌弃的道:“你的功劳,本少爷记住了,回去到管家那里领赏吧。这老贼,你将他带回去,莫要将人弄死,给本少爷好好伺候他一番,审出他的余党所在。”

“是,多谢少爷,小的定不负您的重望。”护卫大喜,拱手一拜。

是少爷英明,感觉此次不同寻常,让他们将周围的地方四处排查排查,防止有埋伏。

他运气好发现了一些新鲜的端倪,当即给少爷做了禀报,少爷决定亲自前来,进行了反向埋伏。

可惜这群贼匪还是太狡猾了,埋伏没用上,在河里投下银子后,少爷见怎么都看不见动静,觉得不对,让人跳水进行查看,发现了湍急的暗流,下去查看的人差点被淹死了。

于是少爷便带着他们往这里寻来,果然有所收获。

郭能不耐的挥挥手,在身边两个死士的护卫之下,回到上游,乘坐马车离开此地。

剩下的护卫,出来两人架着满身是伤晕过去的马叔,也一同离去。

苍澜院内。

张庆垂首禀报:“万岁爷,编藤条的摊贩查不到人,不知去向,毫无踪迹。他旁边卖秋梨膏那家摊贩倒是找到了,据这摊贩所说,编藤条那人,是个年轻的男子,面貌普通,这是依着秋梨膏摊贩描绘,所做的画像。”

他将画像打开呈上。

皇帝接过,在木桩的宫灯下看去,眉头微拧,这画像上的人,面貌何止是普通,一点特别之处都没有,甚至连痣都没一颗,衣着面貌平平无奇,丢在人群堆里也难找到。

他看向张庆:“如此普通之人,秋梨膏的摊贩没有说错?”

张庆道:“回爷的话,秋梨膏的摊贩确信就是那人,他对那人印象深刻,描画时说的头头是道。依那摊贩的话,那人在那日编了一日的藤条,他们两人还聊了聊,秋梨膏商贩见那人生意很不好,一个买卖都没成,还好心的劝他编成箩筐卖,那人没听,后来爷买的藤条,给的十两银子,那人到手后,还给了五两银子和一根藤条感谢秋梨膏摊贩,故而秋梨膏摊贩印象十分深刻。”

皇帝收起画像,拧起眉头:“如此说来,那人恐怕并非为了买卖,面上当是做了修饰。”

才能如此普通。

“爷猜测得不错。”张庆接口道:“秋梨膏的摊贩说,那人没有生意压根不急,一点都不在意,好像在那摆摊就不是为了卖藤条一般,跟玩似的。”

皇帝问道:“后来,那人回来待了多久?”

张庆摇头:“不知,应当待了有一会儿,就秋梨膏的摊贩说,在咱们离去不久后,那人就回来了,听说有人买了他的藤条,还十分惊讶,似不敢信一般,待弄清了缘由,那人就给了五两银子秋梨膏的摊贩,不过那时秋梨膏的摊贩货物已卖得差不多,得了银子后,将剩余的秋梨膏都送给了那人,就收摊走了,走之前,看那人还重新编起了藤条,不似要走的模样。”

皇帝沉思,如此说来,那人不是冲着他们来的,否则他们走后,就该离去了,而不是待在原处增加暴露的风险。

可那人修饰了容貌,言行举止偏偏处处透露着古怪。

在那处摆摊,不做买卖,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皇帝又问:“两人可说了些什么话?”

张庆仔细回忆秋梨膏的摊贩说的话,这个他特意问了。

他道:“秋梨膏的摊贩,前头先是好心地劝了那人莫要编藤条了,后头爷买了藤条后,秋梨膏的摊贩见真的有生意,就想与那人取生意之道,被那人打消了念头,无甚特别之处。”

“奴才倒是觉得,那人在那处摆摊选的地方,恰好在一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视野极佳,倒像是专门选在那处做些什么似的。”

“嗯。”皇帝是亲自去看过的,知道那个位置的情形:“这么说,是另有目的?”

当时国子监善学广场对太原府连慕进行重考,难道是为了此事?

但重考一切顺利,未受人阻挠,也没有其余的岔子发生。

皇帝想不通了,不是冲着他来,也没有对重考做梗,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看着像是。”张庆也深思了许久,未果,他道:“那秋梨膏的商贩倒是问过那人,为何做没有买卖的藤条生意,藤条也没甚用处,只是那人说得有些可笑,十分荒唐。”

想到那借口,张庆笑着摇头,觉得那借口也太糊弄了,随便编一个也不至于那么不可信,也就像秋梨膏商贩这样的百姓,才会信那套说辞。

皇帝心念一动:“说来听听。”

“是。”张庆当成笑话一样,从头说起:“那人摆摊一上午都卖不出去一根,秋梨膏摊贩很不解,哪有人做这玩意儿,就问那人藤条是用来作甚,那人道是用来打人,吓唬孩子的。”

第586章 眼睛倒是像三哥哥

他边说边摇头失笑,这说的实在是荒唐了。

皇帝一顿,不知为何,这由头却让他想起了他的小妃嫔,他的小妃嫔不就爱用藤条吓唬人么?

“秋梨膏商贩又劝,缠手柄的绳子比藤条都贵,没必要做这东西,爷您猜那人怎么说的?”张庆笑着假卖了个关子,不敢等皇帝发问,直接道:“那人说自家妹妹就喜欢这样威风的玩意儿,是因妹妹喜欢才编的。”

听到这句,皇帝猛然一震:“你速速道来,那人还说了什么?”

他心跳开始加速,难道他的小妃嫔真的说对了?

张庆吓了一跳,没想到万岁爷反应那么大。

他收起面上的笑容,正经神色,肃然地道:“是。秋梨膏的商贩记不大清原话了,只是觉得有人做买卖竟只凭喜好,才想起来的。说到最后,那秋梨膏的商贩唏嘘不已,说其实错怪了那人,人之所以做藤条生意,是因自家妹妹从小失散了,在那处摆摊也是想着人多,能碰碰运气找着妹妹罢了。”

这借口一听就是瞎编的,是用来搪塞那秋梨膏摊贩的,他深觉荒唐,故而他开头没有提及。

但没想到万岁爷对这个感兴趣。

皇帝心头大震,心湖如滚水一般沸腾起来,立即吩咐道:“张庆,你立即去内卫司,派人在京中秘密寻到那人,找到为止。至于那秋梨膏摊贩给他些补偿,将他手中的藤条要来,再让他仔细回忆与那人的话,一句都莫要遗漏,此事速速去办。”

声音带了几分急切。

“奴才遵旨。”张庆领命,心里紧张起来。

他能隐约感觉到莲花的来历恐怕有些不简单,却并不清楚莲花家里的事。

当初皇帝找宫女进宫的记录典籍,这事正是他经手的,后来其中一本被皇帝留下了,里面还撕了一页。

所以此时,他推测不出为何要去找一个编藤条的人,只隐隐觉得并不简单。

正待要告退去办,他想到如今的局势,又迟疑道:“爷,内卫司那边,如今恐腾不出多少人手来……”

这么问,是为了确定此事有多紧要,他好在去内卫司时,让他们进行计较,毕竟如今到了收网时候,若抽调出太多人手来,恐怕会出岔子。

皇帝沸腾的心湖渐渐冷静下来。

此时此刻,内卫司的确不宜分心。

他沉思片刻道:“如此,便将此事交予李家商号吧,你传信与李昂,让他秘密找到此人,不可声张,再安排人将藤条样式画出交予他,在京中,包括各州府,若见到如此样式的藤条,立即上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