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488)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按郭家在茶行的地位,若肯沉下心来苦心钻研,未必不能研制出专属于郭家的茶方,只是郭家强取豪夺贯了,自己研制的风险太大,哪有抢来的好。

郭能遵照祖父意愿,就这么一直寻觅,直到七年前,郭能成了郭家家主,为一桩生意到了南面,才有转机。

在一个席上,谈到茶时,一个不起眼的小商贾谈到的茶引起了郭能的注意,事后他将小商贾提及的茶让人找了来喝,一喝果然非同凡响,顿时动了心,于是找来这个小商贾,细细询问。

这个小商贾也有眼色,看身为大皇商的郭能感兴趣,将清露茶介绍地一清二楚,还要将产清露茶的莲家介绍给郭能认识。

这个小商贾,正是贺家家主贺富昌。

郭能得知莲家家世,已是全然动了心,却是不动声色,先是暗中请来茶道大师进行品鉴,得出了乃上等茶中的上品之选的结论,再将莲家祖上几代,查了个干干净净,又得知清露茶只为所在镇子的民众所知。

郭能欣喜若狂,没想到偶然发现的清露茶,竟然符合祖父要求的三个条件,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对这个茶,他势在必得!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无外乎威逼利诱四个字,外加无所不用其极。

他躲在幕后,找人恶意打压和诋毁清露茶,损毁莲家名誉,处处围剿莲家,奈何雷声大雨点小,都被莲家的当家夫人一一化解了开去。

他接着出招,为了放松人的警惕,他指使贺富昌出面许以重利,要收购茶园,其中并未提茶方,只诱惑莲家将茶全权交予他,他会发扬光大,把茶卖到全天下,到时五五分账。

若这事成了,他的计谋也就成了七八成,到时候使计将莲家捏在手里,一步步将莲家蚕食,最终将茶方拿到手。

期间,他以为莲家松动了,为表诚意,亲自露了面与莲家相谈,最后莲家和和气气地答应他,愿将每年产出的三成清露茶卖予他,明面上是答应他了,却是用软刀子打发了他,待他如寻常酒楼茶行一般,从莲家进清露茶的货,压根未答应让清露茶交由他来卖,也没有茶园,更别提茶方了。

到此,郭能没了耐心,指使贺富昌,又让地方县令跟着施展威压,一唱一和,直接摊牌要清露茶的茶园和茶方,软硬兼施,却依旧未拿下茶方。

最后,他恼羞成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勾结贺家和县令,栽赃陷害莲家,威逼交出清露茶即还莲家清白,只是他没想到,这帮犟骨头如此硬,即便快被打死,即便全家被流放,依旧守着茶方,拒不交出。

最后郭能勾结县令,将莲家一家五口全部流放,将人控制起来,以便随时逼问茶方。

莲家一案的来龙去脉便是如此。

听到这里,皇帝又惊又怒,问道怎是五口,不是一家六口?

影卫答,莲家最小的女孩因贪玩,躲过了一劫,却阴差阳错之下,听闻县衙公堂开审,混在人群之中,亲眼目睹亲人在公堂之上打成重伤,被左邻右舍及时发现带走藏了起来。

在躲避多日之后,最终小女孩还是脱离了邻人的庇护,追着流放的亲人而去,听说郭能事后发现漏了小女孩,便派出杀手寻找,那小女孩最后的结局是死了,被淹死的,尸首都找着了,故而被流放的只有五口人。

皇帝的心,揪得生疼生疼,他的小妃嫔究竟是经历了多少苦难,最终才能死里逃生,逃了出来,导致性情大变,直到忘却了最痛的那段记忆,才能活到今日。

她小小的年纪,家逢巨变,幸福的一家六口,在她的目睹之下,眨眼之间支离破碎,更是亲眼看见了公堂之上的肮脏手段,难怪当初被李美人陷害时,在华庆殿之上,她面色如此冷漠,毫不辩解。

那时,他只以为她犯倔了,却不知这些人间阴暗早就刻在了她的潜意识之中,亲人惨遭陷害,该声张正义的县官却是帮凶,让她如何能信?

第647章 一同戒茶

而他却自以为是,反手将她打入诏狱之中,以为那是对她好,却不知个中原因,让她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幸好啊,他的小妃嫔是个宽容大度的人,原谅了他,没有将他关闭在心门之外,否则他必将后悔终生。

至于他的小妃嫔是如何逃过追杀,路上遭遇了多少事,被淹又是怎么回事,仍旧是个谜团,只能从旁人诉说之中窥见一二,真相只有她自己知,而她已然忘却了。

他宁愿她一辈子都记不起来,不要再想起那些痛苦绝望的日子,此生他会护着她,让她如从前一般幸福开怀,直到百年。

查清来龙去脉后。

皇帝周身冰寒,浮起滔天杀意,当即派出人去,将当年经手莲家一案的上下人等全部入狱问罪,下到衙役狱卒,上到复核案件的通判知州,全部捉拿归案,重启莲家一案的审理。

其次,派人到流放之所,去找到莲家五口,便是皇帝知人可能已逃出,也要派人去,找寻莲家之人,彻查此事。

接着,他下旨给胡淼淼,务必活捉郭能,他要将此人当众千刀万剐,让贪官污吏、地方恶霸看看践踏律法的下场!

不仅如此,皇帝在跟谢清解释为何出动内卫司抄郭家之时,与谢公细细的解释了其中缘由,准备以郭家为典型反例,打响官商勾结的第一仗,明年从京中派出大员,到各个州府巡查,清除地方势力勾结,还万民公道。

待这些都安排下去后,皇帝询问起皇商之事,这才发现,宫中所有的茶叶皆是郭家供给的,他往常喝的茶,除了地方上贡之外,大半都来自郭家。

当是时,他恶心至极,当场震怒地将手中茶盏砸了出去,立即叫来人清查所有皇商,绝不容忍有郭家这样的存在。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是导致莲家一案的帮凶之一,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有这样的奸贼存在,还一直喝着采供于郭家的茶。

若是当年他登基之时,没有因薛家而疏忽放纵皇商,通通彻查一遍,恐怕就不会酿成莲家一家的悲剧。

若是他除了逆王之后,就派朝臣震慑各州府,郭家在地方上,也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他的小妃嫔一家轮流此等地步,这里也有他的疏忽之因啊。

这让他如何不愧疚?

让他如何不恶心?

又如何还能喝下宫中的茶?

“让朕日日饮其茶,如饮民血!”

还是他小妃嫔一家的血。

而天底下,恐怕还有许许多多像他小妃嫔一家之人,被官商勾结所陷害。

想到这些,皇帝是再也喝不下宫中的茶水,反思己过,只喝白水度日,待莲花是又愧疚又心疼。

只要一联想她逃亡时候的惊心动魄,他便十分难安,每每想到稍有差池,两人今生恐怕无缘时,他又患得患失。

于是便有了莲花发觉的那些蛛丝马迹,睡前定要摸摸她的脸,确认她在,批阅奏折时总要看看她是不是在,等等。

“原来如此呢。”莲花恍然大悟,听得津津有味:“难怪我家种茶的,都没有听过戒茶一说,原来出自尧舜时的习俗,那么久远呢,这爷都知晓,好生厉害。”

她不由竖起大拇指,又坚定地道:“爷,不若我与你一同戒茶吧,虽我之力,没有您真龙天子之力的磅礴,但也是一份力,我同您一起祷告龙神,让它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让天下百姓,让天下茶农都得丰收。”

皇帝轻轻舒了口气,摸摸她的脸:“好。宫中现下正好要换皇商,你的德妃姐姐在监察此事,便是戒茶结束,恐也有阵子喝不上茶,委屈囡囡了。”

这事她迟早会听到宫中动静,不如事先透露给她,免得她多想。

莲花握住他的大掌,不由问道:“德妃姐姐现下掌管宫务,还顺利么?”

她已知道德妃出来的事,两人却是还不能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