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551)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这番话句句意有所指,让贾答应的心狠狠被扎了一下,扎得血肉模糊,这些日子实在过的太憋屈了,是个主子便能瞧不起她,她的确受够了!

一股热血猛地涌上脑门,她当即道:“崔姐姐你说得对,掌事太监再大也是奴才,咱们可是主子!”

尤其她们是占理的一方,这么想着,从前的胆色都回来了几分,她立即松开阻止崔兰儿的手,一马当先走过去,嘴里大喝着:“你们几个奴才好大的胆子,见到我和崔才人,还不速速过来行礼!”

孔茵茵听了莲花他们的交谈的只字片语,注意力终究还是被拉到崔兰儿和贾答应的大声斥骂上,经历过崔兰儿的长期欺压,她知道这个人有多难缠多不讲理。

尽管莲美人或许不需要她的保护,但不知怎的,她很怕人冲撞了莲美人,见着两人要过来,她腿脚不听使唤地迎着崔兰儿两人走过去,等回过神时人已挡在了前面。

崔兰儿一看就来劲儿,快步走过来,大声道:“孔茵茵,你莫非还想以下犯上拦我们不成?”

孔茵茵胆怯地道:“崔才人,贾答应,你们……”

“让开!”崔兰儿直接上手推了一把,把孔茵茵推了个趔趄。

贾答应则在另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吉子他们背后,将要走到前,却见一直背对着她们的几人终于转过来了,个个面如寒霜。

贾答应一惊,停下来:“怎么是你!”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她第一眼看到的,正是小吉子。

小吉子冷笑一声,与小林子一道让开一个身位,小青则转到后面,将正中间那人的后背紧紧护住。

莲花走出来,脸上带着冷冰冰的笑容:“贾答应,好久不见呀,嘴巴怎么还是这般臭。”

小茵子招谁惹谁了,她们竟然咄咄逼人地欺负,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原本他们还想再待一会儿的,等她们过来发现,吓死她们。

但听到孔茵茵的声音,实在忍不住了,便提前转过来了。

待看清了人,贾答应瞪大眼睛,活见鬼了一般面色唰的一下全白了,直直后退几大步,撞到崔兰儿身上,肝胆俱裂,吓得失声尖叫出来:“莲美人!”

崔兰儿也看清了人,震惊地无以复加,当看到莲花宽大宫装下若隐若现隆起的腹部时,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嘴里不可置信地道:“莲美人你不是,你不是……”快死了吗?!

贾答应脑子一瞬清醒,拔高音调阻止她的话出口道:“崔姐姐!”

这些日子被禁足她也没闲着,莲美人失了龙种快死的谣言,有她的一份功劳,传出去她不死也得脱层皮!

两人的声音之大,声浪传出了很远很远。

在千秋殿附近的妃嫔,顺着声音看过去,心中纷纷一惊:莲美人出来了?

一无所获游荡了许久准备回华福殿的清雅,隐约听到“莲美人”三个字,她猛地回过头去,看向千秋殿的方向……

一石惊千层浪,“莲美人”几个字伴随着贾答应的尖叫,很快传遍整个后宫,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一般,激起滔天巨浪奔涌向四周……

与其同时,御殿之上,群臣纷纷震惊出声:“皇嗣无碍?!”仿佛不敢置信一般,要再确认一遍。

人群前列,范公嘴角含笑面带喜意地撸着胡须,慈眉善目,神态十分悠然。

与他一般似早得知消息的便是谢清,当初他知皇嗣出事时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恰巧差事差不多办完,便连夜赶回京城。

后来单独觐见皇帝时,他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沉痛得很,正是那时皇帝与他说了一番话,从中暗示了皇嗣无事,要彻底肃清朝纲的想法,那时他才真正放心下来,事后全力调度都察院配合,对内卫司查抄郭家之事再也未置一词,一腔热血全洒在纠察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上,连戒了烟斗竟也不觉得难受了。

尽管早得了信,但今日听到皇帝在万寿节当庭,谢清还是喜不自胜,涕泪涟涟,激动地叫道:“天佑吾皇,天佑吾皇啊!”

金口玉言,他这悬着的心落了地了。

第729章 群臣贺寿

谢清出声后,一干文武百官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大喜,连连跟着道“天下之幸,苍生之幸,天佑吾皇”,有老臣甚至激动得老泪纵横。

当初听说皇嗣被害时候,最激动的是他们,奔跑去揪着赵忠问的人除了武将,就数他们最积极,事后发现被赵忠等人利用,拼了老命弹劾赵忠等人的也是他们。

还有些人面上带着惨白的勉强笑容垂下头去,装作喜极而泣的模样,背后冷汗已全然湿透。

却还有一人听得心中微微一动,此人与赵忠同在薛平一派系,这两三日风云突变,薛平派系分崩离析,他虽不在明面上有所表态,却总在府中借酒消愁,发表唇寒齿亡之感,同情赵忠被当棋子一样弃掉,对薛平颇有怨言,又觉赵忠被夷三族惩治实在过重,心中十分同情,奈何怕受到牵连,一句不敢在外表露。

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皇帝目光略过一人,微微含笑道:“当初歹人隐匿后宫手段歹毒,彼时疑云重重真相尚未查明,朕忧歹人再度下手,便并未将皇嗣情形宣之于众。现经过多日调养御医确认皇嗣康健无恙,又恰逢今日乃万寿之日,朕昭之于诸位爱卿,与卿同贺。”

群臣再次得到确认,个个面露大喜之色,齐齐激动地跪下参拜:“恭喜吾皇,贺喜吾皇,吾皇万寿无疆。”

那人随同众人跪下,嘴里恭贺之时,念头却动了起来,若是皇嗣无碍,赵忠是不是有救了?起码不用夷三族如此严重。

他越想越觉得是,尤其想到今日乃大吉之日,历来万寿期间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有时为彰显皇恩,有些犯人还得到特赦,今年较为特殊,因事关重大万寿节刑部还连日开工抓了许多人,这就犯了忌讳。

他不由偷眼看去,万岁爷看着心情舒畅,又看看四周,众臣仿佛没觉察到问题一般,若是他此时上谏……

此人官职不高,任的闲散从五品之职,虽是薛平派系,却不得薛平看重,对于上层的权谋博弈看得不甚明朗,却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良好感觉,平日自诩清贵出身聊以安慰,内里深藏着趋炎附势的丑陋容态。

不待他想明白,皇帝抬手,朝旁示意了一下,唱喏太监立即大声道:“起!”

群臣抹着眼泪皆起身来,激动不能自已,纷纷说了起来,这个说在万岁爷的光辉照耀之下皇嗣安然无恙,那个道皇嗣吉人自有天相宵小之辈自然不能得逞等类似这些意思的话语,说到最后都不免加一句万岁爷英明结束。

只那人心都活了起来,越想越觉得应该趁众人没反应过来之前上谏点什么,彰显皇帝的胸襟,又收获自己的美名,说不定还能得另眼相看。

于是在一干大臣互相喜庆激动之时,格格不入地高声道:“万岁爷,您与日月同辉,恩泽四海,今日乃您之圣寿普天同庆日,皇嗣既已无事,夷赵忠三族实有违天理,有损阴德,不若…不若……”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忽然一静,都不敢置信地看向这人,都没料到有人能有这么蠢。

此时的薛平神色已然恍惚,他麻木地望向那人,脑中只浮现“蠢货”二字,其余已是无感,连一丝恨铁不成钢与挣扎的念头都没有了。

大势已去,多一人陪葬少一人陪葬,又有何不同?

这人感觉气氛不对了,越说心越虚,到最后已说不下去,额头开冒汗,他难道说错了吗?

皇帝似笑非笑:“不若什么?怎么不继续说了。”

那人冷汗淋漓,气虚无力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不若……不若万岁爷赦了他三族,只…只杀他一人,也彰显吾皇仁德,胸怀广大,德披天下……”

有一武将当场忍不住了:“你这意思是皇嗣无碍,便能恕了赵忠之罪,若万岁爷不赦免他,那便是爷不仁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