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659)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接着噼里啪啦,剩余的两个太监一人得了一份,两人端起来就吃,都不带犹豫的,最后一份先前被搭在齐嬷嬷的膳里头送到了别处,说还有个胖胖的小宫女,也有一份。

最后炉子空,只剩一炉子的碳灰。

气得他鼻子都歪了,他曹德还从未吃过那么大的亏,却不得不忍着,毕竟这小美人是尉迟昭的心头肉,还是他师傅的宝贝小徒弟,半分也动不得。

行,动不了,他还巴结不了吗?

可无论他怎么巴结,都不管事,人还一刀一刀扎他心口。

譬如一回,他嗑着苍澜院的瓜子逗小美人,若肯叫他一声师公,那他便教她些好玩的。

小美人眨了眨眼,直言直语:“啊?你会的很一般呀,能教我些什么呀?”

曹德喉头一梗,还是头回被人说他会的一般。

还不等他说什么,小美人自己又嘀咕上了,道:“长得很一般,看着不是好人,又爱蒙人,会的也不多,师傅应当不会喜欢的吧?”

说完又很肯定地自顾自点头,坚定了想法,气得曹德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

后来他不信邪,没事儿就在莲花面前晃,就想在莲花这里先把名分给定下了,奈何怎么巴结都不成功,愁得不行。

这一日,曹德吃饱喝足,一边愁,一边朝着苍澜院外走去。

莲花这头,等人终于走了,她悄悄去同皇帝咬耳朵:“爷,小德子想占您便宜,我没让他成功呢,嘿嘿。”

笑得跟个小狐狸一般。

她要叫曹德师公,那万岁爷岂不是凭白矮了一辈,她才不傻呢。

皇帝摇头失笑,亲了她一口,狠狠赞了她几句,他一直看曹德那厮折腾,假装不知,没想到他的小妃嫔这小机灵鬼,也早就识破了曹德那厮的想法,演的真真的,真是个小机灵鬼。

莲家案子的发展走向,如皇帝所料,平头百姓、文人墨客得了莲沐苏冒名科考的事,引发的极大的震动,尽管有人煽风点火,可许多人都不信,非得亲眼亲耳看过听过才肯信。

顺天府顺应民意,公开审理此案情,郭家身上背的案子过多,连同莲家的案子一并审了数日。

待真的听见看见,百姓文人才知晓真有此事,但同谣言所说完全不同,是莲沐苏同莲家人去击鼓鸣的冤,而不是他人;同样,莲沐苏是主动将自己冒名之事说出,并非是他人揭露;并且同薛家有干系之人,是诬陷莲家的罪魁祸首——郭家,并非是莲家。

当年郭家利用薛家权势,为了抢夺莲家的秘方,勾结地方贪官,联合当地贺家,一同陷害莲家,将莲家害得家破险些人亡。

莲家众人被流放多年,受尽苦楚,几次三番遇到险境,莲沐苏的腿便是那时跛的。

随着一个又一个真相揭露,人群发出阵阵哗然声,众人义愤填膺,一副要吃人的模样,一度引发骚乱,让顺天府不得不暂时中止审理。

否则兴许还不等审完,郭能郭顺贺富昌等人就被鸡蛋烂菜叶给砸死了。

百姓一边倒的站在莲家、莲沐苏这边,他们最见不得强权勾结陷害无辜良民这般的戏码,何况是郭家这样害了那么多人的,简直恶贯满盈,他们见一个唾骂一个,声声骂不得好死,句句骂恶臭万年。

同时十分同情莲家遭遇,更可惜莲沐苏的跛脚,个个叹气。

吴大娘和大嫂子,日日在顺天府外转,逢人便说他们所遇到的莲沐苏为人如何如何好,惹得百姓更痛恨郭家和贺富昌等人了。

士林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支持莲沐苏,但也有少部分人信了起初的蛊惑先入为主,兼之总有些人妒才,这些人中不乏个性执拗爱钻牛角尖又轴的人,这样的人几乎都有个共同特点:战斗力特别顽强。

就这么一小拨人,十分不喜莲沐苏冒名之事,揪着这事不放。

第872章 激烈辩驳

他们认为莲沐苏冒名顶替科考,破坏科举公正之道,纵有千般理由,也不该触碰律法,私心太重,不应不该更不能!

这样的人不配考取功名,若往后当了官,指不定为了私心会做出什么事来,当重重地罚,一辈子不得再考科举。

郑学子同伍学子等人联合起来,日日同这些人激烈争辩,辩驳口干舌燥,却嫩了些,被辨得节节败退。

这时候国子监的人下场了,贾监丞干脆将辩论变成授课的实战,带领诸多国子监学子前去迎战。

同那些人辩,为家人伸冤算不算是为了公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都没了,如何为国效力?

如莲沐苏这样有志气有才华的儿郎,为什么要知法犯法去冒名科考,还不是因得到了不公,得到不公便要去争一个公,连自家受冤屈的公道都争不了,往后还怎么为天下争公?

再者,郭家家大业大派出大量杀手,莲家彼时自顾不暇,处处危机起伏,只怕还没到衙门,路途上就被逮住拉去杀了,还想鸣冤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知痛,笑话!

这样的儿郎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残了腿仍奋发图强,被流放七年仍专心学问,做出的文章令无数人拜服,比那些只会说酸话说私心的人强得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莲沐苏敢作敢当,乡试得了头名,重考一篇《公论》又名动天下,却不为这些功名利禄而迷了眼,敢于站出来伸冤,更敢于揭露自己冒名之事,若他今时今日不站出来,谁知道他冒名了,谁知道?!

这样的人,心正!

贾监丞等国子监的人下场,令形势一片大好,就在那小拨人负隅顽抗之时,秦祭酒一力为莲沐苏的人品担保,更振大声势。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引得天下读书人一片沸腾。

那个人,便是传闻中早过世的书法大家——鹤公!

鹤公乃世人给的尊称,于书法上造诣登峰造极,听说写的文更好,只是少有人能见,性子超然尘世,天下读书人之中皆流传有鹤公的传说,只是人比之仙鹤更为神秘不能得见。

但少有人知晓,鹤公本人姓郑,在太宗皇帝之时年少成名,一篇《惊华赋》惊艳绝伦,同长公主相识相爱相杀后终得圆满,尚了长公主,即当今天子姑母。

自那时起便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偶有墨宝传出,后渐渐沉寂于世间,再无消息传出。

世人不知鹤公身份,更不知年纪几何,又过了多年不闻音讯无新墨宝流传在外,以致于有人猜测鹤公兴许已死,话在士林之中传来传去,竟传出鹤公早已死的消息,使其流传在外的墨宝更加珍贵无比。

没想到此情此景之下,世人所崇拜的鹤公,诈尸了!

这还是贾监丞发现的,他带着国子监的人去文会楼同那些人辩,角落里,坐了一对中年夫妇,男子举止洒脱秀逸,妇人美貌气质无双,不自觉便被这两人吸引,他便多看了几眼。

等他们国子监的人和那小拨人大辩特辩,歇气间歇,忽然窗前角落传来一声轻赞,那话他记得清清楚楚,乃:“不拘于形,不惧于行,不畏于心,端方君子,人如其文,好!”

声音正是来自那对夫妇,楼中顿时一静。

那两夫妇说完此话,似发现了什么,对楼中人视而不见,在楼外提着自家小儿上了马车便走了。

贾监丞不由疑惑,走去他们坐的那桌子一看,登时瞪大了眼睛,只见桌上还留了一副墨宝,只《公论》二字,字迹透峰壑之雄秀,排浪之慷慨,充满内蕴之秀。

贾监丞一眼便看出,那是鹤公之字,比之以前,更有沉韵之味,看得他大开眼界,如痴如醉,如获至宝。

等他要追出去时,那对夫妇早不见了踪影。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士林都沸腾了,传说中的鹤公出现了,现世便赞了莲沐苏端方君子,文如其人。

自此,那小拨人彻底歇了火,天下读书人对莲沐苏再无微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