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721)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她抬头看向皇帝:“爷,这是我们的小瓜瓜呢。”

“嗯,我们的孩子。”皇帝眉目温柔地看着身边的娘儿俩,心底油然而升的幸福满足,将他整个人淹没在其中,无法自拔。

他的小皇后真的生了,母子均安,幸甚至哉!

苏然和齐嬷嬷两人齐齐嗔怪,对着莲花提醒:“怎还叫小瓜瓜!”

莲花吐吐舌,情不自禁地笑了:“忘了嘛。爷,您给起个名吧。”她说过的,等生下来就不叫小瓜瓜了。

皇帝也笑了,他略一沉吟:“小名便由嬷嬷起吧,至于大名,待朕写下,送到钦天监算过再定。”

齐嬷嬷心中一震:“使不得使不得,老奴只是个奴婢,怎能让老奴起,小名也不得!”齐嬷嬷坚决反对,她一个奴婢给孩子起名,将来是要让孩子遭笑话的,便是寻常人家也不是这么算的。

皇帝知道她顾忌什么,郑重地朝齐嬷嬷道:“幼年之时得嬷嬷庇护,才有朕今日,在朕心里,嬷嬷便如同亲人一般。而今囡囡自有孕起便得嬷嬷一路护着,劳你一路费心周全,小名由嬷嬷来起,最合适不过了。”

齐嬷嬷连连摇头:“万岁爷抬举老奴,老奴心头感动,只是实在使不得……”

莲花抱着娃娃也劝:“奶奶,万岁爷说得对,若不是您,我和小瓜…娃娃还不知如何呢,您就是我奶奶,祖奶奶给小曾孙……咦,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呀?”

话说一半,莲花忽然记起,她还不知道是皇子还是公主呢,低头看怀中襁褓,一时半会却分辨不出来。

她连娃娃长得像皇帝还是她,都分辨不出来,只觉得是一团会呼吸的肉球,说实话,还丑巴巴的,但就是很奇妙,这么团丑丑的小肉球,抱在怀里却让她觉得很怜爱很安心,大概是母子连心吧。

莲花这么一问,皇帝也想起来了。或许是男是女,都同样欢喜,才让两个新晋父母,竟然双双忘了顶顶要紧的问题。

提到这个,齐嬷嬷整个人放松下来,心头止不住的欢喜,她和苏然对视一眼,齐声道:“恭喜万岁爷,恭喜小闺女/女儿,喜得皇子!”

“恭喜万岁爷,恭喜娘娘,喜得皇子!”

殿中其余宫人齐齐拜下祝贺,门外小吉子他们听见殿中动静,带着满脸喜悦和激动,朝着殿门跪下,大声祝贺。

一时之间整个苍澜院,响起此起彼伏的恭贺声,众人沉浸在新生的巨大喜悦之中。

与苍澜院紧张过后的喜悦轻松不同,此时理政殿到处弥漫着心焦。

张庆那声响彻大朝会的报喜,让群臣都炸开了锅,皇帝走了,这群大臣并没有散去,而是焦急地等待在大殿内外,都伸长脖子等着喜讯传来,皇嗣是否平安诞下,是男是女,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有人眼聪目明地看见了来不及跟着皇帝走的张庆,立即跑上前去抓着张庆问,其余人也不甘示弱,文臣武将在这一刻行动非常一致,全都拦住了张庆的去路。

报了信儿累瘫了的张庆,还没回过神来,便被一堆如狼似虎的大臣团团围住,纷纷打探皇嗣诞生的消息。

张庆确信莲花生产的第一时间就跑了过来,他自己还一头懵,哪回答得了这些大臣问的诸如皇嗣平安否、生得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只说一切安好,大人们耐心等待喜讯传来即可。

他好说歹说,让群臣先散去,生孩子没那么快,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还是先回去为好。

但群臣就是不干,尤其那些老大臣,边抹泪边等,劝都劝不走,意志十分坚定,焦急地在殿外走来走去,有时对着后宫方向又叩又拜,嘴里念念有词。

张庆劝不走这些大臣,兼之自己也心焦,便再也管不了那么多,赶着回苍澜院去了。

跑在路上,张庆心中极为忐忑,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想起离开苍澜院时听到产房内依稀传来“头快出来了”的话,又不断安慰自己,这应该是快生的兆头吧,莲主子身子那么好,一定母子均安,不会有事的。

如他所愿,等他回到苍澜院后,便见人人面带喜悦,小昆子引着太医院正和黄祖德迎面走来,喜气洋洋地给张庆传递喜讯,太医给生产过后的莲花和皇子看过了,母子皆壮实,都很好。

张庆浑身筋骨松散下来,沐浴在春末的艳阳之下,只觉一切都很美好。

宫门处有辆马车停驻,有一戴着兜帽穿着披风的女子,她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近十年的皇宫,眸中浮起轻柔的笑意,转身钻进了马车中。

“金喜,我们走吧。”

“是,小姐。”

一首诗,一知己,慰平生,足矣。

第952章 洗三礼

皇长子诞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从苍澜院飞出,快速飞向后宫前朝,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再迅速朝外蔓延至天下,引天下百姓欢欣鼓舞。

当日百官群臣喜极而泣,在理政殿外纷纷拜天朝贺,久久不愿散去,期盼三日后的洗三朝宴。

如今皇后已定,百官折服,即便先头心有疑虑的大臣,在得到皇长子诞生喜讯后,都已心悦诚服,新皇后福运深厚,一举生下嫡子,再次证实范公所说的福运深厚,朝中有此皇后,天下大兴之相,岂能不服?

尽管皇后新封的旨意是后发的,但从名义上看,在群臣百官见证之下,是先定的皇后,再生的皇子,所以莲花所生皇子,是长子,亦是嫡子,名正言顺,集万千期盼于一身,今生注定不平凡。

再说到皇子的洗三礼,皇帝亲厚长辈本就不多,先太皇太后还在之时,逢年过节或有重大喜事,皆宴请朝廷命妇诰命夫人进宫宴饮。

后来先太皇太后仙逝,中宫又空悬,后宫无人有资格以皇后或太后之尊延请朝廷命妇,即便是当年的薛贵妃亦没有资格,故而后宫已许久未向外承办大宴,只前朝皇帝宴请百官,好在这几年皆是喜庆节日,无其余大事。

但现下不同了,皇长子诞生乃天下头等大事,洗三礼、满月宴、周岁庆等桩桩件件皆是大事,还未参加封后大典的试用期皇后——莲花还在坐月子中,根本不可能操办洗三礼和满月宴。

此事皇帝早有准备,托了大长公主——皇帝的姑母进宫主持添盆之礼,后宫一切事宜皆有掌仪司依循定例安排,还有齐嬷嬷掌事,一切井然有序。

皇长子的洗三礼,前朝皇帝大摆宴席宴请百官,百官群臣皆做赞歌,贺喜得皇子;后宫中只宴请了三品及其以上的诰命夫人参加,在千秋殿观洗三之礼,凡是被请去参礼的夫人,无不与有荣焉。

宫里的洗三礼流程繁杂,但才出生三日的奶娃娃娇贵得很,在大长公主和齐嬷嬷的主持之下,抱出来溜了一圈,往御赐的金盆里蹭了蹭,便算走完了洗三礼,由新晋国丈夫人——亲外祖母苏然抱着,坐进防风挡寒的轿子里,抱回苍澜院去,奶娃娃的任务便算完成了,剩余的便是大长公主和掌仪司的事了。

见过皇长子的诰命夫人,皆纷纷夸赞,好久未曾见过如此壮实的大胖小子了,那小胳膊小腿看着就壮实有力,不必御医说,只瞧一眼便觉这奶娃娃很是康健,不愧是龙子龙孙啊,睁着一双黑溜溜眼珠,乖乖巧巧不哭不闹,惹得那些夫人哟,满心怜爱,个个都想伸手去抱抱。

来观礼的诰命夫人,能看皇长子一眼已经十分心满意足,对于神秘的新晋皇后,朝中命妇无人见过,不由十分好奇,不过再好奇也只能下次再见了。

苍澜院里,莲花让小宫女用篦子给她沾着药粉顺头发,十分百无聊赖,她的娃娃洗三,竟然跟她这个娘亲毫无干系一般,想凑热闹都没得法子,她是被齐嬷嬷、苏然和皇帝三人齐齐耳提面命过的,不坐完月子,不得出殿!

莲花十分庆幸是在春日末生的娃娃,天气不冷不热,否则她非疯了不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