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732)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依旧是轻松解压的文风嗷~

第961章 圣德皇后莲氏,与《农用种植大法》(一)

莲花不等小祐祐再咿呀吭声,直接拍板:“好了,母后会替你摸摸它,你若想摸,得让祖祖和父皇同意。”

祖祖是指齐嬷嬷,小祐祐唤她齐祖祖。

这么一说,小祐祐知道没有转圜余地了,才豆丁大的娃,已经充分显示出色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讨价还价,什么时候多说无用。

他也不纠结,高高兴兴地和莲花约定好,便去门口找等着他的小昆子玩了。

等人出去后,莲花对小吉子、小林子两人道:“方才说到哪了,咱们继续吧。”

“是,娘娘。”两人应了一声,接着道:“方才说到御兽园原有的东西都拆了,改成种植园,等将地都翻成一垄垄,再施肥保肥,便可以下种了……”

莲花听得连连点头,她最近在干一件大事,十分有意义的大事,所以马虎不得。

这事源于皇帝有次深夜回来,感叹农民处处难,候天时尽人力,一年到头还不保收,朝中准备广挖渠兴水利的同时,颁布一篇《致农书》推至天下,让地方重视起来。

莲花琢磨着,这事她能帮上一点点忙,她跟小青之前有不少种地的经验,反正平日她空闲那么多,除了处置宫务和带娃外,也没什么事干,于是萌生编一本农用书的想法。

她想将常见作物的种地经验都罗列下来,汇成册子,帮天下的百姓少走弯路,更好地耕种。

她将自己的想法与皇帝一说,皇帝便赞成了,让她若是想要什么支持,尽管吩咐底下的人去办。

在皇帝心里,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对莲花百利无一害,作为天下妇人的表率,皇后能躬行农事那是再好不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莲花愿意。

不过皇帝同样认为,这不过小打小闹,做表率的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能带动朝廷命妇、仕林阶层正视和重视农事,已经很了不得,不认为莲花真的能编出一本实用的农书。

故而在听到莲花要重新规划御兽园时,皇帝也不当回事,大笔一挥:准!

整个御花园、整个后宫,随便他的小皇后糟蹋!

莲花得到赞同后,拉开的阵仗也极大,轰轰烈烈地开始着手此事,第一步就是将废弃的御兽园改做试验地,莲花准备用这块地划成多片区域,每片实验不同的东西。

尚宫局一听,立即调遣了一批宫人去拆迁,得到差事的小太监小宫女高兴坏了,这可是挣宫章争优评的最好时机啊,都抢着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与此同时,莲花需要收集信息,寻找擅长种地的人来实践她的想法。

这个时候,她那在内卫司的三哥哥莲宝就派上用场了,听说自家小妹在宫里需要了解农事,立即撒开大网天南海北地寻找,源源不断的信息传回宫里,给莲花帮了极大的忙。

莲花非常务实,不认为自己那点斤两,比得过有天赋的种植老手,不过她有点皮毛经验,知道从哪着手,可以有效地规划进行这件事。

做这件事,莲花出奇地耐心,找来许多人询问了解,在思虑很久后,初步构思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写各种主粮、主菜的种植法子,将事情细化到什么节气适合种什么,都怎么种,亩产多少,按南北差异编写,把这些现有的、显而易见的编出来。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对吃饭的家伙百姓看得很重,不怎么传授给外人方法,隔条村隔个镇,两边种的菜和粮可能就不一样。

莲花想的是让天下的农民知道能种什么,该怎么种。

第二阶段,她会更进一步,让人将主粮实验出最优的种植法子,实验出不同土质肥力的地,最适合种什么,推广下去。

第三阶段,那就是怎么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与第二阶段同时进行。

许多日后,莲花通过细致的调查,将想法构思成熟后,兴冲冲地去跟皇帝说。

皇帝当下惊讶不已!

————————

新书推荐:《卷王娘娘来了,快跑》,卑微作者在线求收藏圣德皇后莲氏,与《农用种植大法》(二)

皇帝没想到他的小皇后能弄出这么复杂的事情,而且十分靠谱。

从前朝中从未有人这么做过,以前的种植法皆是百姓自我摸索,口口相传,朝廷没有牵头做过此事,即便每年下发的《致农书》,也不过重点在让人重视农事上。

他一下子便意识到此事的关键,能大大改善耕种效率,尤其培育出高产的种子,若做得好将成国之重器。

他的小皇后总能给他惊喜。

皇帝肃然重视起来,在莲花紧张期待的目光中,他不吝言辞地夸奖了莲花一番。

莲花十分高兴,她美滋滋地去找小祐祐炫耀,吹嘘他的母后有多厉害,以后会带他一起种地的。

小祐祐不太明白什么是种地,被莲花科普了一通后,觉得种地很好玩。

于是这娃两岁起就被亲娘坑去种地,三岁多点开始启蒙时,种地这项还被皇帝划进教育的范畴,直到许多年后登上皇位,还没脱离种地这个坑。

小祐祐精力充沛方面随了莲花,在聪明才智上却随了皇帝,长得玉雪可爱,小小年纪,眉眼间已依稀能预见,长大后必定俊逸非凡。

这娃跟他父皇一样知事早,学什么都快,一岁多时还能被莲花蒙住,两岁多却已能和莲花说起了大道理,为了多吃一勺羹,他能将日常齐嬷嬷与他说的话融会贯通,说出一二三点不得不吃的理由来。

莲花看得大为惊叹,大大地夸奖了小祐祐一番,狠狠揉了他肉嘟嘟的脸一把,在他沉浸在母后夸奖中时,使眼色让人快速收了残羹剩菜,娃儿不能再吃了,再吃要吃顶了。

等小祐祐反应过来,莲花两手一摊,碗碟都收了,没了,深刻地告诉他一个道理,跟母后斗是没有用的,他母后从小就是个孩子王,那点小九九弄得清清楚楚的。

皇帝一看,既然祐儿两岁多已那么能说会道,那便三岁时择个黄道吉日,正式送去南书房启蒙,省得白日到处乱逛,老去星辰殿外浪,闹得那些老大臣总想来个偶遇,见见皇长子的风采。

说回编农书这事,莲花走去和小祐祐炫耀后,皇帝手指习惯性地叩着桌子,沉思了许久后,最后决心将此事交予莲花,并派户部掌农耕的官员全力配合,不再另派人做此事。

他相信他的小皇后,一定能将此事做好。

皇帝没判断的没错,正是他的这一英明决定,才有了流芳后世、受益无穷的《农用种植大法》。

这名字是莲花想的,里头编写的内容也都是她拍板决定的,全用的大白话,并且还配有简单易懂的图。

原本被派去编撰此书的官员,看了直摇头,这时代讲究文采斐然,书写要雅,这么大白话的东西,他们看得实在难受,但他们呈上的内容,皇后全都否决了,唉……

而莲花否决的原因很简单,她看不懂呀,户部官员写得很好,但是下回不要这么写了,她瞧不明白。

实在是户部写的东西简洁深奥,譬如让农民准备锄头、犁耙、镰刀等农具,明明需要很具体地写该用什么器具,而官员只“具田器”三个字概括了。

看得莲花抓耳挠腮,半蒙半猜才知道啥意思,于是小手一摆,不行!

————————

新书推荐:《卷王娘娘来了,快跑》

狗作者拿着个破碗,看着仙女一样的小主们:新书,行行好,路过收藏一个吧圣德皇后莲氏,与《农用种植大法》(三)

为了让人懂她要什么,莲花还特地打了个样,写了一篇平实的大白话,她就要比白开水还白的大白话,别的不要。

谁知就这么简单的大白话,户部的官员竟然写不好,写得别别扭扭的,半白话半拽文。

同类小说推荐: